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昌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吸毒
  • 5篇疾病预防
  • 4篇吸毒人群
  • 4篇梅毒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高危
  • 4篇高危行为
  • 4篇艾滋病
  • 3篇吸毒者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钉螺
  • 2篇信息系统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蝇类
  • 2篇蝇类种群
  • 2篇网站
  • 2篇网站建设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机构

  • 19篇清远市疾病预...

作者

  • 19篇李昌海
  • 6篇孙小康
  • 5篇罗文玲
  • 5篇陈丽萍
  • 4篇陈文青
  • 3篇汤炜
  • 3篇徐国洪
  • 2篇何志礼
  • 2篇林燕锋
  • 2篇何涌波
  • 2篇刘晓明
  • 2篇黄桂锋
  • 2篇黄金英
  • 2篇黄燕琼
  • 1篇卢文涛
  • 1篇王国彬
  • 1篇叶浩风
  • 1篇林燕峰
  • 1篇海岗
  • 1篇周凯华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2005年预...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远市市区蝇类种群本底调查及消长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清远市市区2005年9月—2010年8月病媒生物蝇类的种群本底及消长情况,为开展病媒生物蝇类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煤生物监测方案》和广东省要求选点进行监测,监测采用笼诱法。结果在清远市市区共设蝇笼300笼次,共捕获蝇类14 731只,月平均密度49.10只/笼,隶属4科9属13种。捕获的蝇类中大头金蝇共捕捉11 931只,占80.99%,家蝇共捕捉1 279只,占8.69%;铜绿蝇共捕捉789只,占5.36%;市蝇共捕捉290只,占1.97%,为当地的优势蝇种。4种当地优势蝇种蝇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v=12,P<0.01)。1月蝇密度迅速上升,2—4月达第1个高峰,3个月的平均月密度为82.64只/笼,9月达第2个小高峰,为42.78只/笼,随后下降。不同场所蝇密度不同,农贸集市蝇密度最高,为125.66只/笼。结论基本掌握了清远市市区病媒生物蝇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何志礼王国彬李昌海朱旭豪何涌波周凯华黄燕琼
关键词:蝇类种群构成
清远市2006—2010年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情况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清远市血吸虫病的监测,掌握清远市近年来血防工作的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开展各项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5年的监测,在原血吸虫病流行区共查荒地1 688 305 m2,水沟76 020 m,螺框23 721框;设假螺点查可疑地区82 724 m2,设标记螺点1 947框,查获1 316框,标记螺点查获率为67.59%;放标记螺7 552粒,查获3 958粒,标记钉螺查获率为52.41%;对29 826 m水下诱螺,在可疑水沟里投放稻草框2 903框,回收2 404框,回收率为82.81%;回收杂螺65 125粒,平均27.09粒/框;螺情监测未发现活钉螺。抽查原流行区小学生血样3 466份,阳性79份,粪检均为阴性;抽查耕牛血样2 541份,均为阴性。结论在原疫区未发现残存的活钉螺及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及病畜,表明清远市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李昌海林燕峰杨普贤徐国洪
关键词:血吸虫钉螺
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 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间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 HIV、梅毒抗体检...
陈丽萍朱杏群李昌海曹晓月罗文玲汤炜陈文青孙小康刘皑莹
关键词:吸毒者HIV梅毒
文献传递
清远市辖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辖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清远市辖监狱(包括清远监狱和英德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全员调查,询问其危险行为史并抽取血液样本,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抗体筛查试验,筛查结果阳性的样本送广东省HIV确认中心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并报出结果。结果在14 862名服刑人员血样中检测出HIV抗体阳性61例,总体阳性率0.41%;其中有42名服刑人员有静脉吸毒史,占HIV抗体阳性人数的68.85%;在4275名清远监狱服刑人员血样中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为0.58%;在10 587英德监狱的服刑人员血样中检测出HIV抗体阳性36例,阳性率为0.34%。结论应加大对监狱服刑人员的疾病监测和防病知识宣传力度,降低艾滋病等疾病在监狱服刑人员中及返社会后传播的危险性。
陈丽萍李昌海罗文玲林燕锋刘皑莹徐国洪孙小康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病毒
2002~2009年清远市血吸虫病螺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监测清远市血吸虫病防治(下简称血防)中钉螺螺情变化,掌握清远市近年来血防工作的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清远市2002-2009年开展血吸虫病钉螺螺情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8年的监测,在原血吸虫流行区共查荒地2712017.9秆,水沟112661m,螺框244211框;设假螺点查可疑地区103618m2,设标记螺点3359框,查获2312框,标记螺点查获率为68.83%;放标记螺15083粒,查获8240粒,标记钉螺查获率为54.63%;水下诱螺对34526m,可疑水沟投放稻草框3736框,回收3156框,回收率为84.48%,回收杂螺78105粒,平均24.75粒/框。以上监测均未发现活钉螺。结论清远市在原疫区未发现有残存的活钉螺及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显示清远市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林燕锋杨普贤徐国洪李昌海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清远市不同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不同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月—2009年5月分别对清远市辖戒毒所吸毒人群、英德监狱服刑人员、清远市区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服务工作者及从事餐饮、旅业、桑拿按摩、美容美发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标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HBsAg血清学检测。结果调查和检测不同人群共11229人,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HBsAg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43%、1.59%、8.71%、5.15%;其中吸毒人群1073人,阳性率分别为3.08%、9.97%、45.01%、22.93%;监狱服刑人群4973人,阳性率分别为0.30%、0.62%、9.63%、2.03%;性服务人群551人,阳性率分别为0、3.63%、1.81%、3.81%;从业人群4632人,阳性率分别为0、0.45%、0.13%、4.53%。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和监狱服刑人群有较高的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性服务人群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静脉吸毒者和性乱是艾滋病等传染病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监狱服刑人群、性服务人群的疾病监测、宣传及行为干预,继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
李昌海陈丽萍陈文青罗文玲汤炜朱杏群曹晓月刘皑莹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乙型肝炎
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家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107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5.58%,其中共用针具占53.21%;曾有性乱经历的人数占53.22%(571/1073);安全套每次使用的人数占11.56%(66/571),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2.24%(127/571),从来不使用的人数占66.20%(378/571)。共检测3家戒毒所1073名吸毒者血清样本,HIV抗体阳性率为3.08%(33/107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9.97%(107/1073),其中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2例,感染率为0.19%。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传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传播。
陈丽萍朱杏群李昌海曹晓月罗文玲汤炜陈文青孙小康刘皑莹
关键词:吸毒者HIV梅毒
2010年清远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能力体系建设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清远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并力促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标准,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调查各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资料及绩效评估资料,对照卫生部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全市7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机构建筑面积比例的32.8%;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开展率74.9%;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装备率73.1%,按《绩效评估标准》装备率74.5%;设备装备率与检验项目开展率不呈相关关系。结论经过几年建设,实验室检验能力大幅度提高,但与卫生部相关标准仍有差距,各机构发展不平衡,需进一步采取持续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使实验室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达到标准。因疾控中心一些职能被调整等,建议国家标准制定部门对既往制定的标准作适度调整。
刘晓明詹巧莉李昌海黄新华黄奕标黄彩琼林立宜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站建设的要求及功能
Internet是一个提供信息共享与信息交互的开放式网络联接体系,建立中心网站可以达到广泛宣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为公众提供在线服务,从而方便社会、树立中心优良的服务形象.此外,在未来疾病控制中心各检验...
李昌海林立宜
关键词:疾病预防信息系统网站建设
文献传递
清远市旅游区蝇类种群的本底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旅游区蝇类种群群落结构特征厦不同季节数量动态,为制定蝇类旅游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笼诱法、现场观测描述法和形态分类法。结果2002—2005年在清远市旅游区共捕获各种蝇类6471只,获得蝇类4科15属28种;金蝇属、绿蝇属、家蝇属、黑蝇属、黑麻蝇属、花蝇属6种蝇属为旅游区各种环境的优势蝇属。分别占28.65%、17,18%、12.47%、7.46%、7,09%和4.04%;蝇类捕获最多的场所为垃圾池(箱),捕蝇2417只.占37.35%。结论本次本底调查研究为当地旅游区群众和旅游开发者防治蝇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旭豪何涌波李昌海何志礼孙小康
关键词:旅游区蝇类本底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