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专项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设备功率和工作时间的产品耗电量的分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功率和工作时间的产品耗电量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进行电耗数据收集,数据收集范围根据事先设定的核算边界确定;将数据分配为三个层次:生产设备电耗,生产辅助设备电耗和运营设备电耗:将第一层次的数...
- 丁雪梅李昕张音吴雄英冯文艳陈丽竹
- 文献传递
- 基于Cloud QDB的验证机制改进与实现
- QDB(Quality Dashboard)是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Siemens PLM Software)出品的交互式数字化模型开发平台NX(Unigraphics NX)的配套工具,是为用户提供报告展板的独立Ja...
- 李昕
- 关键词:关联规则挖掘用户体验
- 一种通过手机遥控变色的外置式LED手电筒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手机遥控变色的外置式LED手电筒,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包括外置手电筒和控制手电筒灯光颜色的应用程序;手机中设有控制手电筒灯光颜色的应用程序;外置手电筒中设有手电筒LED集成灯、蓝牙接收模块、微型处理器...
- 李昕谢颖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松弛强力的文胸肩带压力回归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采集了7种较具代表性的文胸肩带,分别通过定伸长5次反复拉伸试验和人台压力着装测试,获得肩带试样的弹性回复率、定伸长松弛强力,以及人台上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分别对弹性回复率、定伸长松弛强力和肩带各点压力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肩带弹性回复率与压力的回归模型,以及肩带定伸长松弛强力与压力的回归模型,并对两组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肩带的松弛强力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在拉伸时由形变产生的内应力对人体产生的束缚压大小,经检验利用松弛强力预测肩带的服装压力精度更高.
- 于晓坤李昕
- 关键词:弹性回复率服装压力
- 一种基于设备功率和工作时间的产品耗电量的分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功率和工作时间的产品耗电量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进行电耗数据收集,数据收集范围根据事先设定的核算边界确定;将数据分配为三个层次:生产设备电耗,生产辅助设备电耗和运营设备电耗:将第一层次的数...
- 丁雪梅李昕张音吴雄英冯文艳陈丽竹
- 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 工业化及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这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欧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标准规范,并积极推进产品碳标签的使用,我国也积极采取...
- 李昕
-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法
- 文献传递
- 纺织服装工业碳足迹核算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9
- 2013年
- 针对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特点,重点探讨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亟待解决的核算边界不清、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难以计量、公用能耗及物料碳足迹数据拆分不易、能源及物料的碳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产品分类质量基准庞杂、生产环境差异影响显著等几类基本问题,认为需从纺织服装工程、机械设备工程、信息工程和生产管理等多学科全面深入地探索碳足迹核算方法,确保核算方法有理可依。
- 李昕吴雄英丁雪梅
-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
- 电子智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3年
- 电子智能纺织品是电子技术与现代纺织技术融合的新型智能纺织品,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现从概念界定、发展阶段、连接技术方面对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探索目前电子智能纺织品在基础研究和产业研究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对电子智能纺织品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为今后的电子智能纺织品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李昕
- 关键词:智能纺织品电子元件连接技术
- 不同拉伸弹性表征指标的文胸肩带压力预测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探究文胸肩带拉伸弹性性能与服装压的关系,提出利用文胸肩带拉伸弹性表征指标——弹性回复率、松弛强力分别对文胸肩带压力进行预测,并用相关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预测文胸肩带压力的优劣。实验选择7种市场上较为主流且由锦纶/乳胶丝材料制成的文胸肩带,在不同伸长率下进行单次定伸长拉伸弹性实验和人台着装客观压力实验。结果表明:弹性回复率、松弛强力与肩带压力均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差异说明相对于弹性回复率而言,松弛强力能更好地对肩带压力进行预测,实验结论为企业在今后肩带材质的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昕李昕
- 关键词:文胸弹性回复率伸长率
- 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该文在对现场总线及其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后,详细阐述了PROFIBUS的组成,并对其协议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的FCS构成,开发了基于DP网络的实用系统.提出并开发了带有PROFIB...
- 李昕
- 关键词:现场总线PROFIBUS-DPSPC3STEP7WINCC从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