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树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3篇ERBB4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行为学
  • 1篇行为学变化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筛选
  • 1篇有效性
  • 1篇幼年
  • 1篇质粒
  • 1篇社会隔离
  • 1篇神经调节
  • 1篇神经调节素
  • 1篇前脉冲抑制
  • 1篇微RNAS
  • 1篇小鼠
  • 1篇小鼠海马
  • 1篇氯氮

机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李树玲
  • 4篇颜慧
  • 4篇宫泽辉
  • 1篇苏瑞斌

传媒

  • 2篇军事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ErbB4基因mi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和有效性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ErbB4基因特异性miRNA表达载体并检测其有效性。方法设计合成大鼠ErbB4基因特异性miRNA前体寡核苷酸,构建ErbB4基因特异性的重组miRNA干扰质粒。从大鼠脑分离提取总RNA,经RT-PCR构建靶序列质粒,并将其与miRNA干扰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经实时定量RT-PCR技术鉴定其干扰有效性。结果与结论针对ErbB4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有效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该质粒为后续ErbB4基因特异性m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ErbB4的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树玲颜慧宫泽辉
关键词:ERBB4微RNASRNA干扰质粒
NRG1/ErbB4表达调控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初探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类严重的致残性精神疾病,被称为“影响人类的最坏的疾病”,全球终身患病率约为1%。由于精神分裂症缺乏明显的病理学特征,迄今对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是在...
李树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行为学变化
文献传递
ErbB4基因mi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海马齿状回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靶向ErbB4的m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产生高滴度慢病毒并观察其感染小鼠海马齿状回基因的表达。方法将靶向ErbB4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利用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与慢病毒包装系统共转染HEK293T包装细胞,收获上清并浓缩得到慢病毒浓缩液,通过测定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测定其滴度。所得慢病毒浓缩液经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感染小鼠海马齿状回。观察鼠脑冰冻切片基因表达情况,并用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特异性抗体行免疫染色分析转导的细胞类型。结果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说明靶向ErbB4基因的m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收获慢病毒。浓缩的慢病毒包装上清感染HEK293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GFP阳性率,计算得慢病毒活性滴度为1.0×1012转导单位(TU).L-1。小鼠海马齿状回立体定位微量注射1.0×1012TU.L-1慢病毒6个月后,观察到注射部位外源基因的显著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慢病毒转导的细胞多呈NeuN标记阳性,并与GFAP的表达不重叠。结论靶向ErbB4的mi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获得了靶向ErbB4基因的高滴度miRNA慢病毒颗粒,并实现了脑实质的局部长期稳定转导,慢病毒转导的主要细胞类型为神经元。
李树玲颜慧宫泽辉
关键词:慢病毒ERBB4海马齿状回
幼年社会隔离对大鼠成年后行为表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考察社会隔离饲养大鼠模拟精神分裂症等神经发育性精神疾病的行为表征变化。方法自断乳起单笼饲养雄性大鼠幼仔至成年,依次进行自发活动检测、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社会交往实验。结果与对照比较,社会隔离饲养的大鼠表现出体质量增加、自发活动亢进以及社会交往增多等行为学改变,但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没有表现出空间学习记忆的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幼年时的社会隔离饲养对动物成年后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可用来建立精神分裂症等神经发育性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
李树玲颜慧宫泽辉
关键词:社会隔离动物模型精神分裂症
药物诱发性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混乱和情绪异常等症状,采用自发活动和前脉冲抑制(PPI)为评价指标,利用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为诱导剂,建立了药物致小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并考察了阳性药氯氮平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给予MK-801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增强,前脉冲抑制功能显著受损,预先给予氯氮平可显著改善两个指标的异常,使其恢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快速筛选。
颜慧李树玲苏瑞斌宫泽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氯氮平药物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