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梦雪

作品数:14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针灸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性
  • 2篇银质针
  • 2篇针法
  • 2篇针法治疗
  • 2篇睡眠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温针灸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骨性
  • 2篇膝关节骨性关...
  • 2篇急性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机构

  • 14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4篇李梦雪
  • 7篇何晓宏
  • 4篇刘慧敏
  • 3篇莫启功
  • 3篇洒玉萍
  • 3篇杨利
  • 2篇赵艳芳
  • 2篇李巧云
  • 2篇李永平
  • 1篇曹宁丽
  • 1篇高一可
  • 1篇薛清春
  • 1篇刘梅
  • 1篇李兵
  • 1篇胡文斌

传媒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中国高原医学...
  • 1篇益寿宝典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分析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实验组(n=58)。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社会活动和功能、疼痛、腰部功能改善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血栓素B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栓素B2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腰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独康复训练治疗。
李梦雪莫启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康复训练疼痛
交变磁场治疗对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血清褪黑素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对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血清褪黑素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失眠患者75例,按照系统随机抽样将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接受药物治疗、针灸及交变磁场治疗,在治疗3、10、30 d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并检测血清褪黑素含量。结果磁疗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而药物治疗组与针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中PSQI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P<0.01);3组HAMD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针灸组、药物治疗组、磁疗组(P<0.01),各时间点中HAMD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P<0.01);磁疗组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而针灸组与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中血清褪黑素水平随时间推移回升(P<0.01)。结论交变磁场在改善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方面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及针灸,有助于其远期恢复并改善预后。
李梦雪
关键词:交变磁场脑卒中睡眠障碍血清褪黑素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0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针刺为主的疗法得到了发展。查阅、总结近六年的相关文献,旨在为针刺为主的疗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吴佩峰何晓宏李梦雪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于发病72 h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于发病2周时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患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ACA/cVM⁃C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PCA/cVMC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钙结合蛋白β(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杨利何晓宏王小慧李梦雪姚生荣
关键词:针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脑血流
翳风穴透刺结合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36例临床报道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的疗效。方法:双侧翳风穴透刺为主,结合中频治疗仪电刺激颈项部。结果:总有效率达97.2%。结论:针刺结合物理电刺激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何晓宏刘慧敏李梦雪赵艳芳高一可莫启功
关键词:吞咽障碍翳风中频电刺激
中医防治乏氧性缺氧组织损伤被引量:4
2019年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乏氧性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疗效。本文将从中医防治乏氧性缺氧脑组织损伤、肺组织损伤、心肌损伤、胃肠道损伤和血液系统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靳华洒玉萍李永平李梦雪
关键词:缺氧中药针灸
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12年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高原膝关节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用银质针在患者膝部进行密集布针,后接银质针加热巡检仪加热。结果:治愈率33.3%。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何晓宏李梦雪刘慧敏李巧云杨利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银质针导热
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睡眠状况评分及血清学检查,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状况总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5-HT和GABA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显著。
刘莲李梦雪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温针灸耳穴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其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3
2020年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根据就诊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督调神针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5-HT、NE)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的PSQI、MESSS评分及血清NE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清5-HT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药物治疗卒中后失眠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其效果优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安全性较好,对机体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李梦雪张之毓王倩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羟色胺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被引量:14
2013年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的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诱发因素可为病毒感染、感受风寒或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而致〔1〕。本病发病急,男性多于女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2〕。由于体质及精神因素,
何晓宏刘慧敏李梦雪
关键词:脑苷肌肽注射液周围性面神经炎甲钴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