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聪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心脏
  • 4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心动图
  • 3篇心脏病
  • 3篇血流
  • 3篇手术
  • 3篇超声心动图
  • 2篇蛋白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多普勒超声心...
  • 2篇多普勒血流
  • 2篇多普勒血流显...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流显像
  • 2篇先天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第一...
  • 5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玉聪
  • 6篇张英子
  • 5篇曹玉文
  • 4篇刘建国
  • 4篇张芳
  • 4篇杜小明
  • 3篇于杰
  • 3篇李文琴
  • 2篇张伏生
  • 2篇李成林
  • 2篇李锋
  • 2篇付欣鸽
  • 2篇赵国珍
  • 2篇王玉芬
  • 2篇吴秀萍
  • 2篇于世英
  • 2篇苏庆立
  • 2篇陈晓文
  • 2篇李丽
  • 1篇梁伟华

传媒

  • 4篇中国超声诊断...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agged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性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Jagged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ALDI-TOF MS法检测2004-01-16-2009-06-25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20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2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和2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组织中Jagged1基因甲基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组乳腺组织中Jagged1蛋白表达状况,在IDC组中进一步分析Jagged1甲基化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Jagged1基因总甲基化率在IDC(0.127 6±0.067 5)、DCIS(0.138 9±0.093 1)、ADH(0.168 0±0.014 6)和UDH(0.223 3±0.060 9)中逐渐升高,并且IDC组甲基化率分别与ADH(P=0.015)和UDH(P<0.00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G-2、CpG-6、CpG-13、CpG-20.21.22、CpG-23.24.25、CpG-26位点的甲基化率在ID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Jagged1蛋白在IDC(58.7%,37/63)、DCIS(45.0%,9/20)、ADH(40.0%,8/20)和UDH(25.0%,4/20)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IDC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UDH组,P=0.003。Jagged1蛋白高表达与DNA低甲基化在IDC(P<0.001)、DCIS(P=0.003)、ADH(P=0.004)和UDH组(P=0.007)均有相关性。Jagged1基因低甲基化和蛋白高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1;P=0.019)和组织学分级(P=0.003;P=0.025)均有相关性。结论 Jagged1基因低甲基化和CpG位点低甲基化,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并且Jagged1基因低甲基化可能是调控蛋白高表达的方式之一,进而促进乳腺的癌变和进展。
李怡晓李锋张娜杜小明王留花李玉聪陈晓文曹玉文
关键词:乳腺癌JAGGED1甲基化基因表达
乳腺癌组织Slug和Snail细胞核抗原热修复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充分的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抗原修复处理方法和抗原修复液的选择。抗原修复包括酶修复法和热修复法,胰蛋白酶消化法近年来很少使用。石善溶认为从石蜡切片中提取蛋白质时选择适宜的加热条件进行处理,效果良好。
李文琴万国兴李锋梁伟华李玉聪李怡晓杜小明曹玉文
关键词:细胞核抗原EDTA枸橼酸
老年风心病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报道45例老年风心病,占同期风心病总数的12.53%。瓣膜损害以二尖瓣多见,主动脉瓣次之。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动脉栓塞为主要并发症。心衰、脑栓塞、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王玉芬李玉聪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老年人
Jagged-1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检测Jagged-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及对照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Jagged-1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Jagged-1 mRNA和蛋白质在60例乳腺癌和2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联系。结果:Jagged-1蛋白阳性表达在乳腺癌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Jagged-1 mRNA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TNM不同分期中有差异(P〈0.05)。Jagged-1蛋白阳性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Ⅱ和Ⅲ期临床分组、Ⅱ和Ⅲ级组织学分组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Ⅰ期组和Ⅰ级组(P〈0.05)。结论: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曹玉文杜小明李文琴李怡晓李玉聪李丽于世英付欣鸽
关键词:乳腺癌JAGGED-1MRNA蛋白质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02例临床分析
1997年
王玉芬李玉聪
关键词:老年人心脏瓣膜病退行性
应用彩超估测肺动脉高压12例与手术检测对比分析
2001年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5~40岁,平均为17.1岁. 测量方法: 1.使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多切面探查确诊后,采用右室流入道三尖瓣口上1cm彩色最亮处对三尖瓣返流进行测量,取三个心动周期中幅度最高,轮廓最清晰的血流频谱,由机内软件直接给出峰值流速及返流压差,结合右房增大程度判断右房压力(约5~15mmHg),进而估测出肺动脉收缩压(SPAP),即SPAP=三尖瓣返流差+右房压.无三尖瓣返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用袖带法测量动脉收缩压(BPS),再用连续多普勒技术(CW)测过隔流速、跨隔压差 (PG).SPAP=BPS-PG[1].
李玉聪赵国珍张英子张芳吴秀萍于杰刘建国张伏生杨晓春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彩色超声检查肺动脉收缩压手术治疗
乳腺癌中Bcl-w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54例乳腺组织中的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临床各期乳腺癌组中Bcl-w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mRNA表达均高于Ⅰ期(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之间Bcl-w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各期乳腺癌组中Bcl-w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均高于Ⅰ期(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之间Bcl-w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l-w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抗凋亡作用,抑制Bcl-w表达水平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点。
曹玉文李怡晓李玉聪杜小明李文琴李丽于世英付欣鸽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表达
彩超对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鉴别诊断良、恶性骨肿瘤。方法:对30例骨肿瘤病人进行了CDFI检查,分别测量肿瘤周边部及内部血流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DFI对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90%,特异度91.2%。结论:CDFI是一种简便的术前判断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
李成林刘建国张英子李玉聪赵锦
关键词:骨肿瘤良恶性鉴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36例手术对照分析
1999年
李玉聪张英子陈若岩张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
SIRT1蛋白在乳腺癌变过程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在女性乳腺增生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32例导管原位癌、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SIRT1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分布特点。结果SIRT蛋白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与浸润性导管癌、原位癌、普通型导管增生两组之间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χ^21=25.13,χ^22=8.54,χ^23=25.13,P〈0.05),UDH、DCIS、IDC两两比较中表达率无明显差异(χ^21=1.14,χ^22=2.78,χ^23=1.19,P〉0.05),SIRT1蛋白的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及PR性质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χ^21=4.56,χ^22=4.94,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无显著相关性(χ^21=1.68,χ^22=0.43,χ^23=0.26,χ^24=0.60,P〉0.05)。结论该研究提示SIRT1蛋白高表达可能起促癌作用,低表达起到抑癌作用,IRT1蛋白的表达可能会成为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标志物。
曹玉文李玉聪陈晓文任艳
关键词:SIRT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