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预后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显微血管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减压术
  • 2篇共济失调
  • 1篇地平
  • 1篇第10号染色...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机构

  • 8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8篇李真
  • 2篇孙锡波
  • 2篇李炳选
  • 2篇李伟
  • 1篇闫新玲
  • 1篇单丽妮
  • 1篇李丙选
  • 1篇陈恬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梗死后共济失调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2020年
目的: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新发脑梗死后共济失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160例,按照症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选择脑梗死后患者在临床上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病例,其中脑干梗死18例,小脑梗死42例,大脑半球梗死20例;对照组选择脑梗死后以偏瘫为主要表现而无共济失调症状的患者;对两组患者以及观察组不同梗死部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后各时间节点随访BI及减少的NIHSS百分数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与脑干梗死、小脑梗死后发生共济失调患者比较,大脑后半球梗死后发生共济失调患者院后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佳(P<0.05)。结论:脑梗死后共济失调对患者预后存在确切的不良影响,尤其应针对小脑和脑干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积极干预,加强康复指导、改善预后。
李真陈琦
关键词:脑梗死共济失调预后影响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并发症预防处理策略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预防处理策略。结果3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颅神经损伤5例(周围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鼻漏1例,口唇疱疹1例。结论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是实时的术中监测、娴熟的显微操作和术中对责任血管的正确判断。口唇疱疹、脑脊液鼻漏及周围面瘫等并发症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听神经损伤难以恢复,预防为主。
陈琦李真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并发症
共济失调康复训练与恢复时间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采用Frenkel训练法对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共济失调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配合Frenkel训练法。训练前后采用共济失调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项目评分标准(ADL)和改良Barthel指数(BI)来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共济失调同期对照15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90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更好。结论 Frenkel训练法对改善患者的共济失调有效,并能提高ADL水平。
李真陈琦
关键词:共济失调康复训练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下调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将SHG44细胞常规条件下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脂质体介导法将pBP-PTEN和pBP载体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HG44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将分别成功转染pBP-PTEN和pBP载体的SHG44细胞设为SHG44-pBP-PTEN和SHG44-pBP细胞.利用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HG44-pBP-PTEN、SHG44-pBP和SHC-44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在3种细胞中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44细胞有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SHC-44-pBP-PTEN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核碎裂,胞质浓缩;并检测到明显的凋亡小体,为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表现.SHG44和SHG44-pBP细胞超微结构未见异常.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且在G1期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SHG44细胞G1期、S期、G2期和凋亡(AP)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1.2%、28.2%、8.3%和2.3%,SHG44-pBP细胞分别为64.1%、24.6%、8.9%和2.4%,SHG44-pBP-PTEN细胞分别为75.3%、9.6%、2.2%和12.9%.SHG44-pBP-PTEN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另两组细胞明显降低.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bcl-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SHG44-pBP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IF)为对照细胞的100.4%(P>0.05),而SHG44-pBP-PTEN细胞的MIF为对照细胞的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44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李真李伟陈恬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关键词:脑胶质瘤脱噬作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给予微血管减压术、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A、B、C组,各17例。A组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B组采用药物治疗,C组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与药物配合治疗,并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三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改善。显微血管减压术与药物配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A组82.4%、B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与药物相配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传统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琦李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药物治疗
尼莫地平联合泛癸利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泛癸利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40 mg,口服,每日3次;泛癸利酮20 mg,口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40 mg,口服,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巴塞尔指数(Balthe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74/79)比79.5%(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低于对照组[(5.6±1.7)分比(10.3±2.9)分],MMSE、Bal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23±3)分比(20±3)分,(96±13)分比(7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7/79),对照组为11.5%(9/7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泛癸利酮治疗缺血性脑卒可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单丽妮闫新玲李真李丙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尼莫地平疗效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 L,iv,每日1~2次(或者20 m L加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 L中,ivgtt,qd)+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po,qd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和20 mg,po,qd(晚餐后)。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患者预后。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李真李伟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疗效炎症因子
大面积脑梗死不同内科治疗的疗效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治疗组(2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治疗组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5例表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头颅CT征象,动脉溶栓治疗者存活18例,死亡2例;内科保守治疗者存活13例,死亡17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介入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抢救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
李真陈琦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内科治疗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