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
- 作品数:9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二氢杨梅素对丙泊酚麻醉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二氢杨梅素(DMY)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观察DMY对丙泊酚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角度探讨其机制。10周龄SD大鼠先进行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一次,然后灌胃给药DMY(每天200 mg/kg),共7天。Morris水迷宫测试发现DMY改善了丙泊酚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Western blot分析发现DMY下调了丙泊酚诱导的大鼠海马组织中CD68和iNOS的表达,而上调海马组织中Arg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发现DMY降低丙泊酚诱导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水平,而增加IL-4和IL-10的水平(均P<0.05)。本研究结果阐明DMY改善了丙泊酚麻醉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
- 张倩璐李祥王波胡洁旷昕
-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丙泊酚认知功能障碍一氧化氮合酶
- 氟比洛芬酯对围术期根性神经痛的镇痛效果观察
- 2009年
- 目的为减轻围术期根性神经痛寻找较为理想的辅助药物。方法随机选择6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氟比洛芬酯(氟比洛芬酯组)、芬太尼(芬太尼组)治疗,另一组为未用药组,各组所用药物均在剥离椎间盘压迫的神经根前应用。观察各组患者的镇痛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切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剥离神经根时未用药组的MAP、HR明显增加,与术前及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在切皮时的镇痛质量相似(P>0.05),在剥离神经根时氟比洛芬酯及芬太尼组具有相似的镇痛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用药的患者则痛感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芬太尼组的6例患者在俯卧位时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它组病人则无此现象。结论氟比洛芬酯是减轻根性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 彭庆明刘文捷李祥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根性神经痛镇痛
-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麻醉科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5例,对照组患者65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观察组患者行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期间,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7.06%,优于对照组的16.9%(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2及T3时观察组的SDP、DB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改善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 肖志勇李祥
- 关键词:麻醉复苏呼吸道护理
- 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硫酸镁胃肠术后静脉镇痛
- 2010年
- 目的比较小剂量硫酸镁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行胃肠道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二组,每组30例,以一次性静脉镇痛泵(2ml/h)分别行静脉术后镇痛,S组:单纯舒芬太尼镇痛,2μg/kg舒芬太尼+3mg格拉司琼,MS组:硫酸镁联合舒芬太尼镇痛,2μg/kg舒芬太尼+50mg/kg硫酸镁+3mg格拉司琼,各组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各组患者镇痛48 h内的静息镇痛评分(VAS方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术后血清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二组患者的静息镇痛评分在MS组明显低于S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MS组显著低于S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硫酸镁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剂量,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且可改善术后镁离子浓度下降的程度.表3,参9.
- 李祥禹正杨马欣郭立平旷昕
- 关键词: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硫酸镁血清镁离子镁离子浓度静脉术后镇痛
- 两点法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选择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适当麻醉方式。方法 将 45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A组为两点法硬膜外阻滞 ,B组为一点法硬膜外阻滞 ,C组为全麻组。观察记录 3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记录硬膜外阻滞病人的辅助用药总量 ,计算其均值 ,对比分析子宫切下时血气变化。记录 3组病人术毕后的清醒时间。结果 3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均有影响 ,尤以硬膜外组变化较大 ,表现为SBP、PaO2 、SPO2 、SaO2 下降 ,HR、PaCO2 上升 ,较气腹前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一点法硬膜外组由于骶神经阻滞不全 ,在分离子宫时 ,较两点法使用更多的辅助用药 (P <0 .0 5 ) ,呼吸抑制作用更显著 ,与A、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全麻组由于肌松药的残留和全麻药的后遗效应 ,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 ,与硬膜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3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的要求 ,两点法硬膜外阻滞优势更明显。
- 彭庆明郭立平李祥李玉成胡啸林
- 关键词:两点法硬膜外阻滞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 EUS联合ERCP在梗阻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应用及对细胞因子和淀粉酶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EUS)联合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对梗阻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淀粉酶的影响。方法梗阻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US联合ERC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IL-6、IL-8、IL-10及淀粉酶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2、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梗阻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EUS联合ERCP治疗效果理想。
- 王刚王焱阳李祥
- 关键词:淀粉酶
- 常规超声与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小病灶甲状腺结节中的对比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于小病灶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小病灶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或者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判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于小病灶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中良性56例,恶性15例,可疑恶性5例,取材不满意4例。金标准检查结果证实,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18例。排除4例取材不满意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8.75%,特异度为96.67%,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96.36%,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小病灶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 刘燕龚业琼吴晓莉申俊玲李祥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在《麻醉学》案例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麻醉学对于麻醉学专业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在麻醉学专业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麻醉学教学既有一般临床医学课程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改进麻醉学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这是麻醉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焦点问题。
- 张倩璐李祥旷昕彭良玉侯子鑫
- 关键词:麻醉学案例教学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