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结合蒙特卡罗模拟优化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优化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万古霉素的经验给药方案。方法根据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对不同剂量的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罗模拟模拟,从而得出最佳的给药方案。结果随着万古霉素的日剂量增加,预期AUC_(0-24)/MIC>400的百分比亦相应增加。当MIC为0.5 mg·L^(-1)时,万古霉素的剂量为35 mg·kg^(-1)·d^(-1),AUC_(0-24)/MIC>400的比例即可达99.41%。当MIC为1 mg·L^(-1)时,剂量增加至65 mg·kg^(-1)·d^(-1)时,AUC_(0-24)/MIC>400才能达到97.55%。当MIC为2 mg·L^(-1)及以上时,没有剂量能达到AUC_(0-24)/MIC>400的要求。结论儿童MRSA感染时,当MIC为0.5 mg·L^(-1)时,万古霉素的经验治疗剂量应大于35 mg·kg^(-1)·d^(-1);当MIC为1.0mg·L^(-1)时,推荐剂量应大于65 mg·kg^(-1)·d^(-1)。
- 张宏亮黄振光丘岳李萌刘滔滔
- 关键词: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
- 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脓毒症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总结血液病患儿化疗后并发脓毒症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特点和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65例次化疗后合并脓毒症患儿为病例组,回顾分析其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特点,以同期55例化疗后发热但未合并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儿发热时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持续时间及其预后。结果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52例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0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12例次)、大肠埃希菌(11例次)、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例次)、肠杆菌(3例次)和沙门菌(2例次)。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最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唑最易耐药。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13例次,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例次)、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次)和肠球菌(3例次)。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最易耐药。ANC<0.5×109L-1或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的患儿更易合并脓毒症。脓毒症组患儿有7例合并感染性休克,预后差。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正常。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儿童血液病化疗后脓毒症的主要致病菌,脓毒症的发生与ANC及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有关。
- 何云燕罗建明刘强李萌
-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脓毒症儿童
- 广西地桃花水提物与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广西地桃花水提物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地桃花水提物,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单药时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试管棋盘法测定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以上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结果: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合用,对大肠杆菌的FIC分别为0.53、0.75、0.75,0.5
- 黄振光李萌杨玉芳覃巧杨莎莎黄小理刘新文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联合抗菌
-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D2与亚胺培南耐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D2(OprD2)的表达与亚胺培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法对提取出的10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进行电泳,并利用水杨酸盐抑制实验确定OprD2的位置,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成像并将其与敏感株比较进行分析。结果 106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99株细菌缺失OprD2。结论 OprD2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 闫玉兰郭世辉李萌吴晓宁梁宏洁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
-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变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变迁,为临床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住院患者所送标本分离培养出的558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其药敏结果及临床相关资料,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不同科室的耐药特点,分析耐药趋势。结果 558株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共391株占70.07%;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的前3位分别为:阿米卡星58.6%、头孢哌酮/舒巴坦40.8%、亚胺培南38.7%;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余药物耐药率均较2011年下降。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耐药率;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 闵利温汉春陈一强黄宏梁宏洁李萌晏奎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药敏分析
- 2013—2015年广西某医院P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加强PICU感染控制工作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03株,对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其临床分布状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间本院P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来源于痰标本,占51.46%。药敏结果显示:从PICU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其他种类抗菌药物高,对亚胺培南与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13%、19.44%;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分别为3.88%、5.8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应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性上升势头的同时,大力做好医院院内的院感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和传播,有利于保护PICU的儿童患者。
- 李萌李泰阶郭世辉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 磷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 晏奎温汉春陈一强梁宏洁李萌闵利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磷霉素左氧氟沙星杀菌作用
-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1
- 2017年
- 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Compact60自动分析仪与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对其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及常用2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非重复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3株,痰液标本检出最多,308株,占40.9%;其次尿液137株,占18.2%;分离自年龄>60岁患者菌株307株,占40.8%;检出率高的科室前2位的是ICU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26株(16.7%)和103株(13.7%);同期以呼吸系统感染收治入院者144例,分离得肺炎克雷伯菌103株,该菌感染率71.5%。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66.3%、60.8%和59.4%,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与2.0%;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410株(54.4%),耐碳青霉烯类菌株29株(3.9%);多重耐药(MDR)菌株492株(65.3%)。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其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标本,ESBL阳性菌株与MDR菌株检出率均较高,医院需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目标性监测,控制MDR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
- 覃金球丘岳郭世辉李萌林发全万瑞融温燕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G试验和GM试验对儿童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含量检测(GM试验)对儿童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儿童血液病患儿246例,根据是否诊断IFI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19例。采用动态试管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和半乳甘露聚糖含量。计算G试验、GM试验单独和联合应用诊断IF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G试验诊断儿童血液病IF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89%、91.78%、57.14%和98.53%;GM试验分别是66.67%、71.23%、22.22%和94.55%;G试验、GM试验并联分别是100%、65.75%、26.47%和100%;G试验、GM试验串联分别是55.56%、97.26%、71.43%和94.67%。G试验、GM试验串联诊断IFI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其他试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G试验、GM试验对儿童血液病患者IF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G试验和GM试验串联分析对IFI的诊断价值更高。
- 李泰阶李萌郭世辉梁宏洁李山秦雪刘志明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用药,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医院临床分离的IRPA 10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用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筛选;用PCR方法检测IRPA的金属酶基因、外排基因oprM以及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 106株IRPA中检出2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均为VIM-2基因;检出9株携带主动外排基因oprM;检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缺失99株,缺失率为93.4%。结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的缺失、金属酶的产生以及主动外排机制的表达。
- 闫玉兰郭世辉李萌吴晓宁梁宏洁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