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目的调查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效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62~89岁老年性聋患者行助听前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获取平均听阈和最大言语识别率,进行规范化和个性化助听器验配(其中双侧助听35例,单侧助听18例),助听至少3个月(3~48个月)后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进行助听效果满意度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因素对助听效果的影响。结果53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言语识别率为84.6%±15.1%,助听前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60.8±8.7 dB HL和34.8±5.6 dB HL,IOI-HA量表总评分平均为26.2±3.6分,其中双侧干预组平均26.5±4.0分,单侧干预组平均26.0±3.5分;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OI-HA总分与助听后平均听阈呈线性相关(P=0.02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仅助听前最大言语识别率对总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裸耳最大言语识别率是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满意度的主要因子,验配意愿和助听后听力水平对验配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中确诊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婴幼儿接受早期干预后的效果。方法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的听力障碍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接受听力干预,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共计20人为干预组,同样接受听力学评估而不愿接受干预者36人为未干预组,随机选取听力正常年龄相仿的36人为对照组,采用视觉强化行为测听评估他们的耳聋程度,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语言发育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裸耳平均听阈为73.81±20.63 dB HL,干预后平均听阈为24.33±10.9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92.25±17.32分;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为70.47±22.43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70.44±29.99分;对照组平均听阈为15.20±6.0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100.29±8.86分。中度耳聋以上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与语言发育商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效果良好,其听觉及言语能力明显高于未干预听障儿。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后的纯音听阈、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与国际助听器效果评估量表(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得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和佩戴并适应助听器6个月后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率测试及信噪比为10dB的噪声下言语识别率测试,并于助听后6个月进行IOI-HA评分,助听前的言语识别率测试采用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中的单音节词汇表,助听后的言语识别测试采用噪声下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语句表,将助听前后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的测试结果与IOI-HA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后平均听阈为38.1±2.4dB HL,较助听前(61.7±3.1dB HL)明显改善(P<0.05);助听前单音节词言语识别率为66.2%±5.2%,助听后安静时和噪声下语句识别率分别为85.9%±3.5%、69.2%±6.0%,IOI-HA总得分平均为25.30±4.77分。助听前后平均听阈与IOI-HA总得分均呈负相关,助听前后安静时言语识别率、助听后噪声下言语识别率与IOI-HA总得分均呈正相关,最终助听后噪声下语句识别率进入多元回归模型(P<0.001),噪声下语句识别率越高,助听器使用效果越好。结论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越好则助听效果越好;助听后模拟日常生活环境噪声下语句识别率测试有助于预估患者助听器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