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赛美

作品数:439 被引量:1,425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83篇期刊文章
  • 15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3篇医药卫生
  • 43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1篇伤寒
  • 133篇糖尿
  • 133篇糖尿病
  • 132篇伤寒论
  • 109篇中医
  • 98篇《伤寒论》
  • 61篇教学
  • 46篇辨证
  • 38篇经方
  • 30篇心肌
  • 27篇加味
  • 27篇辨治
  • 25篇桃核
  • 24篇桃核承气汤
  • 24篇六经
  • 23篇医经
  • 23篇三黄
  • 23篇三黄片
  • 23篇仲景
  • 22篇中医药

机构

  • 27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8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4篇燕山大学
  • 9篇广东省中医院
  • 8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广东药学院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广东省第二中...
  • 4篇广州市中医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湖南中医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4篇江西中医学院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佛山市妇幼保...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38篇李赛美
  • 59篇王保华
  • 44篇朱章志
  • 41篇方剑锋
  • 39篇熊曼琪
  • 34篇刘超男
  • 32篇徐笋晶
  • 29篇刘敏
  • 20篇何敏
  • 20篇王志高
  • 19篇邓烨
  • 18篇洪文学
  • 17篇林安钟
  • 15篇凌家杰
  • 15篇蔡文就
  • 14篇林士毅
  • 13篇储全根
  • 13篇吴浩祥
  • 13篇万晓刚
  • 13篇莫伟

传媒

  • 25篇新中医
  • 24篇中医药通报
  • 2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9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中医杂志
  • 13篇全国第十九次...
  • 10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上海中医药杂...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中医药学刊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燕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医教育
  • 6篇全国第十八届...
  • 6篇全国第二十一...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5篇国医论坛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8篇2017
  • 17篇2016
  • 22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29篇2012
  • 28篇2011
  • 31篇2010
  • 24篇2009
  • 24篇2008
  • 37篇2007
  • 15篇2006
  • 20篇2005
  • 20篇2004
4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浅析
针对当前中医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对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进行分析。当代岭南中医传承主要由师徒相授传承、院校教育传承、多学科交叉传承以及民间经验传承模式构成。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中医发展基础及历史人文环境,对以往的中医传承模式...
李赛美金小洣郑身宏
关键词:中医药学传承模式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伤寒论》“躁烦”辨析被引量:8
2015年
躁烦的出现提示表闭阳郁、里热炽盛、水热互结、热扰于心、阳虚阴盛和传变及转归等。表闭阳郁之躁烦源于发汗不彻,表邪未尽,然病邪并不内传,始终羁留于太阳之表,形成邪微而正虚之表郁轻证。宜选用辛温发散之剂,得小汗即安,服桂枝二麻黄一汤,取其微发汗。里热炽盛之躁烦源于太阳病误火后的变证。太阳病二日不应有躁而现躁,故曰反躁,既然有躁,表明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当解散表邪,清里透热,切勿用辛温或火攻发汗。水热互结,热扰于心之躁烦源于误下后胃中空虚,邪气乘虚而犯胸膈,致心神不安,甚至懊恼不安。此时宜泻热逐水,方用大陷胸汤。阳虚阴盛之躁烦源于少阳阳气脱绝,残阳外扰,神不守舍。临床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递,随证治之。
林海雄王晓彤刘牧秋李赛美
关键词:《伤寒论》
李赛美运用六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被引量:13
2014年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是一种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等为临床表现。本病病情反复、诊断困难、疗效欠佳,当属疑难病范畴。西药治疗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为主,或加用中药为辅。目前,单纯以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极少。现将李赛美教授运用六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报告如下,供同道分享。
李日东刘煜洲魏德全李赛美
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疑难杂病六经辨证医案
定性定量分析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异同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异同。方法收集《伤寒论》中有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不同剂量、炮制方法不同的同种药物需分为不同的对象处理。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每个药物的功效权值,进而计算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功效权值以及判定强度级别,最终得出治疗两者各自的特点。结果真武汤Ⅲ级功效有祛风、利水、消肿、化饮、化痰;Ⅱ级功效有健脾、温胃;Ⅰ级功效有补脾、温脾、补肝、燥湿、止痛、固表、温阳、安神、散寒、止汗;-Ⅰ级功效有清胃、滋阴、生津;-Ⅱ级功效有润燥、清热。真武汤偏温散,其势向外,并调和脾胃肝等脏腑。附子汤Ⅲ级功效有健脾、养血、化痰、安神、消肿、化饮;Ⅱ级功效有补脾、补阳、温阳、利水、止汗;Ⅰ级功效有燥湿、化湿、止痛、温脾、益胃、温胃、补肝、补气;-Ⅰ级功效有润燥、发汗;-Ⅱ级功效有清热。附子汤偏温补,其势向内,具有较好的安神之功。结论仲景用药精当,定性定量分析类方能更好传承其精华。
邓志远刘敏罗广波李赛美朱章志
关键词:真武汤附子汤
从《伤寒论》谈临床辨治九步曲
本文立足于,《伤寒论》,将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与过程概括为九步曲,即归纳、鉴别、探究、融会、变通、制控、预测、结合、善后,并结合个人临床与教学心得进行了阐述。
李赛美
关键词:《伤寒论》辨证论治中医病机
文献传递
试论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
张仲景于东汉年间著《伤寒论》,经过两晋、唐宋的整理和流传,伤寒学术流派系统理论形成。于明清时期得到广泛研究,百家争鸣,形成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清末民初至今,在继承与创新的前提下,发展产生了火神派,寒温统一...
李赛美郑身宏金小洣
关键词:历史演变辨证论治
从泻热祛瘀论治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为中心的多种代谢异常的集合,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它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从中医角度分析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调是MS的始动...
方剑锋李赛美林士毅王保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病理变化中医论治
文献传递
浅析伤寒论中三阴经分治厥逆
厥逆,即手足冰凉之意,亦有以厥,厥冷,厥寒代之,本文将厥、厥逆综合论述,均指代"手足冰凉"。临床上常见手足冰凉患者,不应见手足冰凉,即以虚寒一概而论。《伤寒杂病论》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厥逆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伤...
庞琳蓉王丽琴郝艺照李赛美
关键词:厥逆伤寒论六经辨证
黄连-干姜药对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连-干姜药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干姜低、中、高剂量(1.2,2.4,4.8 mg·kg^(-1))组,黄连-干姜各剂量组预防性灌胃给药7 d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在继续给予相应干预的同时,模型组和中药组分别给予3%DSS水溶液自由饮用,连续饮用6 d,正常组小鼠给予自来水自由饮用。记录每日疾病活动指数(DAI),取材后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记录病理组织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上皮细胞中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从第2天开始DAI较正常组均升高;黄连-干姜低剂量组DAI较模型组在第2,4,6天降低;黄连-干姜中剂量组除了第4天,均低于模型组;黄连-干姜高剂量组第2天即低于模型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正常组显著缩短(P<0.01),黄连-干姜各个剂量组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显著增长(P<0.05)。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炎症损伤明显较正常组严重;黄连-干姜组炎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中、高剂量组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小鼠血浆中IL-6,TNF-α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各剂量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组织中JAK2和STAT3蛋白活化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各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黄连-干姜药对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从而预防DSS诱导的结肠炎症状及结肠组织炎症损伤。
李阳郝艺照傅熠俊李赛美
关键词: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
银翘柴桂汤治疗小鼠FM1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实验研究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已受到医学界关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多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现代研究...
段豪李赛美
文献传递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