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黄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缺损
  • 8篇骨折
  • 6篇皮瓣
  • 4篇动脉
  • 4篇内固定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四肢
  • 3篇皮瓣修复
  • 3篇组织缺损
  • 3篇肱骨
  • 3篇肱骨髁
  • 3篇外科
  • 3篇显微外科
  • 3篇复位
  • 2篇血管
  • 2篇再造拇
  • 2篇支皮瓣
  • 2篇指骨
  • 2篇手术

机构

  • 23篇东莞市黄江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23篇李鹏
  • 16篇曾志超
  • 12篇刘海棠
  • 5篇叶锦发
  • 1篇罗锦辉
  • 1篇黄楷
  • 1篇饶小英
  • 1篇谭卓
  • 1篇谭旭明
  • 1篇陈宜良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在上肢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讨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上肢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上肢管状骨(锁骨、尺桡骨、肱骨以及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单独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57例患者术后经过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2个月,经过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是治疗上肢管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而且创伤小,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能早期活动,是上肢管状骨骨折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吉赵勇李鹏曾志超欧治平
应用(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探讨以单一趾背动脉为蒂的(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以趾背动脉为蒂的躅趾腓侧趾背皮瓣并临床应用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6例,切取皮瓣大小为2.5cm×1.5cm~4.5cm×6.0cm。结果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滔;随访3个月~1年,修复手指外观颜色正常,质地良好,感觉恢复S,~S。,修复患指外形满意,供足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应用以单一趾背动脉为蒂的(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进行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曾志超李鹏吉赵勇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简易支架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简易床边支架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利用自制简易床边架辅助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石膏托外固定。结果16例均得到随访,除2例出现针道感染外,骨折均顺利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和内固定松动,元Volkmann挛缩、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周,无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参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9例。结论利用自制简易床边架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简化手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曾志超李鹏欧治平刘海棠谢沛军
关键词: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骨折固定术儿童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体会
2016年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实验组则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评估两组创面愈合率、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用药时间、控制感染所需时间,观察首次清创后3、5、7 d时两组Mc Gill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率96.7%优于对照组80.0%(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1.84±0.55)次少于对照组(14.92±4.88)次,抗生素用药时间(3.77±1.14)d、控制感染所需时间(10.64±2.33)d短于对照组(7.61±2.16)、(18.81±3.52)d(P<0.05);实验组首次清创后3、5、7 d时Mc Gill疼痛评分(5.12±1.36)、(4.11±0.49)、(1.31±0.79)分优于对照组(6.88±2.11)、(5.34±1.61)、(4.14±0.71)分(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创面修复速度更快,愈合率更高,控制感染所需时间更短,较传统多次换药方案更佳。
李鹏欧治平刘海棠谢沛军叶锦发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感染换药治疗
足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8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足趾断层甲床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手指甲床缺损的38例(38指)患者,取第一足趾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缝合固定,加压包扎,12d拆线。结果本组38例(38指)患者术后移植甲床除一例中心小面积坏死外,其余病例全部一期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按吕桂欣甲床修复评分标准,优14例,良19例,差5例,优良率为86.84%。结论足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能有效保留受伤指体完整,恢复指甲外观,效果理想。
曾志超李鹏欧治平刘海棠谢沛军
关键词:甲床缺损足趾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骨缺损长度平均5.5 cm,切取腓骨长度平均10.8 cm.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且管径逐渐增粗.平均随访3年1个月,在患肢活动、负重后无移植骨骨折,供区踝关节无畸形.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是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李鹏曾志超欧治平罗锦辉
关键词:创伤四肢腓骨胫骨显微外科
LCP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中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60例研究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LCP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中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20例中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LCP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评分差异不大,术后1 w观察组的疼痛度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术前的DASH上肢功能评分差异不大,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指标均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LCP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中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利于患者康复,功能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李鹏欧治平谢沛军刘海棠叶锦发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老年患者
静脉动脉化皮瓣在复杂手指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中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7月应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移植修复同时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患者11例12指,缺损面积0.5 cm×2.0 cm-2.0 cm×4.5 cm,术中行静脉动脉化皮瓣10指,静脉干动脉化皮瓣2指。结果除1例合并真菌感染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所有患者获得2-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皮瓣皮质接近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指,良7指,中2指,差1指,优良率为75%,皮瓣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是修复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曾志超吉赵勇李鹏
关键词:静脉皮瓣手外伤
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唑来膦酸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和骨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序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臂骨的DBMC(远端骨矿含量)、DBD(远端骨密度)、PBMC(近端骨矿含量)、PBD(近端骨密度)以及其S-ALP(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S-Ca(血钙)的水平、S-P(血磷)的水平、U-Ca与Cr(尿液尿钙与尿肌酐)的比值、U-HOP与Cr(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的比值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臂骨的DBMC、DBD、PBMC和PB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LP的水平、S-Ca的水平、S-P的水平和U-Ca与Cr的比值、U-HOP与Cr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人数大体相当,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矿含量,提高其血液中钙、磷等物质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选方法。
谢沛军欧治平李鹏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激素骨肽序贯治疗安全性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干预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44<0.05)。干预组患者病理学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刘海棠欧治平谢沛军曾志超李鹏叶锦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