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放射性
  • 3篇肿瘤
  • 3篇显像
  • 3篇亢进
  • 3篇亢进症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功能
  • 3篇甲状腺功能亢...
  • 3篇甲状腺功能亢...
  • 3篇功能亢进
  • 3篇功能亢进症
  • 3篇骨显像
  • 3篇核素
  • 3篇放射性核素
  • 3篇I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血清
  • 2篇治疗甲亢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机构

  • 12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李鹏
  • 3篇刘长江
  • 2篇唐静
  • 2篇杨健
  • 2篇苏敏
  • 2篇肖亚景
  • 1篇杨拉维
  • 1篇何香红
  • 1篇曾荣
  • 1篇黄海丽
  • 1篇刘秀千
  • 1篇杨腾
  • 1篇刘秀芊
  • 1篇萧亚景
  • 1篇洪伟平
  • 1篇王亚红
  • 1篇梁伟娟
  • 1篇刘志军
  • 1篇高翔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情况. 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双侧股骨、胫骨骨髓,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培养出原代骨髓间充质...
李鹏黄成硕高翔陈广谋刘志军曾荣楚佳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折愈合疗效评价
AZD8055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促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AZD8055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肝癌细胞系huh7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和加药组(AZD8055),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AZD8055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AZD8055处理导致肝癌细胞克隆数目减少以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AZD8055处理引起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上升,但对总蛋白表达水平影响不大。AMPK蛋白抑制剂Dorsomorphin通过抑制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而降低AZD8055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AZD8055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且主要通过调节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实现其对增殖的抑制作用。
李鹏王亚红杨拉维杨腾何香红黄海丽
关键词:肝癌AMPK增殖
肝癌骨转移的特点及核素骨显像的价值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癌骨转移的特点及核素骨显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6例经CT或病理学证实的肝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骨显像表现。结果 :①肝癌骨转移率为 2 0 .3 % ( 5 6/2 76) ,最常累及部位为椎体 ( 2 8/5 6) ,依次是肋骨、肩胛骨及四肢、骨盆、颅骨和胸骨 ,其中多发性转移 67.9% ( 3 8/5 6) ;②相同部位CT或X线平片检出的病灶数较骨显像少 ,均表现为溶骨性 ,核素骨显像对溶骨性转移灶的检出率为 95 .5 % ( 4 4/4 6) ;③ 3 5 .7% ( 2 0 /5 6)的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 ,其中80 % ( 16/2 0 )伴有骨痛 ,15例骨痛患者骨转移灶数在 2个或以上。结论 :晚期肝癌骨转移常见 ,好发部位为椎体 ,常多发转移 ,肝癌术前分期检查应常规包括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肖亚景苏敏杨健刘长江李鹏
关键词:肝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肿瘤转移
肺癌脊柱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肺癌脊柱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0例病理证实为肺癌、核素骨显像诊断脊柱骨转移病例的骨显像表现。结果 :(1)肺癌转移好发部位是胸椎 ,其次是腰椎。腺癌、早期肺癌及病程短者胸椎转移率较高 ,晚期肺癌以腰椎转移为主 ;(2 )腺癌、晚期肺癌及病程长的患者椎体转移范围广 ,手术较未手术患者椎体转移数少 ;(3)病灶常呈圆形或类圆形 ;(4)肺癌常合并脊柱外骨转移 ,以胸部骨常见。结论 :肺癌患者尤其是腺癌 ,确诊后宜尽早作骨显像检查 ,并注意定期随访 ,以早期发现脊柱骨转移病变 ,早期治疗 。
肖亚景刘长江李鹏
关键词:肺癌
血清CA19-9的检测及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血清CA19-9水平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探讨其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发光分析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以及经明确诊断的20例胰腺癌、18例胰腺炎、19例肝癌、16例肝硬化、17例胃癌、17例结肠癌、1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血清CA19-9检测。结果:各组log(x-±S)值是:正常对照组为0.78±0.36,胰腺癌组为2.82±0.72,胰腺炎组为1.22±0.50,肝癌组为1.70±0.67,肝硬化组为0.98±0.89,胃癌组为1.30±0.88,结肠癌组为1.18±0.75,直肠癌组为1.44±0.70。胰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中,血清CA19-9对胰腺癌的灵敏度最高。结论: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CA19-9都有增高,因此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对多种消化系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有一定的意义;CA19-9是胰腺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有较好的特异性,且能与胰腺炎鉴别。
李鹏揭育丽
关键词:肿瘤
^(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6例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对早发甲低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暂发性甲低患者均未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98例1年内恢复正常,3例在6月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论: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发甲减的患者以观察为主。
李鹏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8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131I治疗,并对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42例甲亢症状、体征消失,T3,FT4,TSH正常;10例甲亢症状、体征部分消失,FT3,FT4,TS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暂发性甲低30例,经过3~6月观察甲低症状消失;永久性甲低5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症状消失。结论:131I是目前治疗甲亢理想、有效、安全的方法。
李鹏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PSA、FPSA与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与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的检测结果及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PSA和FPSA的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62例前列腺癌中骨显像阳性47例,42例确诊为骨转移,转移率为67.8%,其中有1例PSA<10μg/L,2例PSA在10μg/L~20μg/L之间,4例PSA在20μg/L~50μg/L,35例PSA在50μg/L以上(占83%)。结论:PSA<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小;PSA>50μg/L的患者发生的骨转移的可能性大。骨显像与血清PSA和F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揭育丽唐静刘长江李鹏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骨显像骨转移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131I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对16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131I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35例甲亢症状、体征消失,FT3、FT4、TSH正常;16例甲亢症状、体征部分消失,FT3、FT4、TS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8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治疗3月后亚临床甲低3例,患者无甲低症状和体征,6月后恢复正常。7例出现FT3、FT4低于正常,TSH高于正常,需长期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论:131I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但是对患者应随访。
李鹏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IGF-1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定量检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的含量并探讨其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 4 1例前列腺癌 (PCa) ,6 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和4 8例健康男性 (正常对照组 )血清中IGF - 1、PSA和fPS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IGF - 1、PSA、fPSA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IGF - 1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有增高趋势 ,但各分期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P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IGF - 1水平随前列腺增生体积 (PV)的增加而有所升高。结论 :IGF - 1的高低与前列腺增生程度有关 ;IGF - 1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
揭育丽梁伟娟刘秀千唐静李鹏洪伟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