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粳稻
  • 4篇不育
  • 3篇雄性不育
  • 2篇育性
  • 2篇育种
  • 2篇质核互作
  • 2篇质核互作雄性...
  • 2篇细胞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定位
  • 2篇不育系
  • 1篇代换系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雄性不育细胞...
  • 1篇叶枯病
  • 1篇育性恢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粳稻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机构

  • 6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篇汤述翥
  • 6篇张宏根
  • 6篇顾铭洪
  • 6篇李鹏
  • 5篇梁国华
  • 4篇刘超
  • 3篇刘巧泉
  • 3篇朱正斌
  • 3篇许作鹏
  • 2篇严长杰
  • 2篇钱凯
  • 1篇于恒秀
  • 1篇裔传灯
  • 1篇李波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2篇现代分子植物...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HL型粳稻恢复系与更多HL型不育系复测,并进行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L型和CL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十分一致,测交F1小穗育性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HL型和CL型粳稻不育系的可恢性虽不如BT型不育系,但明显优于WA型粳稻不育系;以测交F1小穗育性达到85%以上作为选择标准,从BT型恢复系和广亲和恢复系中筛选出25个HL型(CL型)粳稻恢复系。3)不育系的核背景对杂种育性有影响,HL型六千辛A可恢性最好,其次为HL型陵香A,HL型珍5A可恢性最差。4)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相比,HL型和C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育性稳定性相对较差。5)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与BT型、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在播种至抽穗历期、株高、产量及品质性状上均无明显差异;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粳稻结实率正常,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说明HL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是可行的。
汤述翥张宏根朱正斌刘超李鹏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于恒秀顾铭洪
关键词: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
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研究及新的育性恢复基因定位
三系杂交稻利用的雄性不育是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交粳稻中主要以利用包台(B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一复杂的遗传性状,在水稻BT型不育细胞质的育性遗传方面,多数研究认为BT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受1对显性基因控...
钱凯许作鹏李鹏张宏根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基因定位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的思考与初探被引量:5
2009年
部分BT型粳稻不育系存在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杂交种的纯度;WA型粳稻不育系虽然不育性稳定,但开花习性差,育性最难恢复,应用难度较大;HL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粳稻不育系无显著差异,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BT型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明显好于WA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提出了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用红莲(HL)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通过测交鉴定,已筛选和育成一批HL型粳稻恢复系。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组合的鉴定结果表明,将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可行的。
汤述翥张宏根朱正斌刘巧泉梁国华严长杰刘超李鹏顾铭洪
关键词:粳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红莲型杂种优势利用
利用染色体片断代换系定位BT、HL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恢复是一复杂的遗传性状,它由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基因间存在互作,环境对目标性状表型的影响较大。因此,已有的研究仅能准确定位其中的主效基因,而对微效基因研究较少。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是一有效的QT...
许作鹏钱凯李鹏张宏根汤述翥梁国华刘巧泉顾铭洪
关键词:恢复基因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武运粳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被引量:4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改良武运粳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2004年,在江苏扬州对江苏省1981—2002年间审定的25个迟熟中粳品种进行产量鉴定,从中筛选出直立穗高产品种武运粳8号作为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受体亲本。利用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葵风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同时利用4个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TS11-31、STS11-71、STS11-19和STS11-43进行辅助选择,至2008年正季,共计获得70个BC3F5以及115个BC4F4抗条纹叶枯病的稳定株系。经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的系统鉴定,从中筛选出10个BC4F5株系和2个BC3F6株系,这些株系综合性状与武运粳8号已十分相近,保持了武运粳8号的丰产性和优良品质,明显提高了条纹叶枯病的抗性。
张宏根许作鹏李鹏李波刘超朱邦辉徐洁芬钮中一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粳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四种细胞质六千辛A粳稻不育系育种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结实率为0.60%,生产应用的安全性较差;HL型、CL型六千辛A无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较BT型六千辛A稳定。(2)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影响倒一节间长度,花粉败育越彻底,倒一节间越短,从而使穗伸出度和株高相应缩短;因此,WA型六千辛A表现包颈,而BT型、HL型、CL型六千辛A均无包颈。(3)WA型六千辛A开花不集中,花时明显滞后,花期明显拉长,异交结实率低;HL型、CL型六千辛A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六千辛A无显著差异,明显好于WA型六千辛A。(4)BT型六千辛A的可恢复性最好,HL型、CL型六千辛A次之,WA型六千辛A最难恢复;从BT型粳稻恢复系中可以筛选到HL型或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系。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选育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可能是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问题的突破口。
朱正斌张宏根刘超李鹏裔传灯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粳稻不育性开花习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