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章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液
  • 1篇循环血
  • 1篇循环血液
  • 1篇厌食
  • 1篇厌食症
  • 1篇一次性静脉留...
  • 1篇胰腺炎模型
  • 1篇隐匿
  • 1篇隐匿转移
  • 1篇幼鼠

机构

  • 5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杜章
  • 4篇李丽军
  • 3篇邵峰
  • 3篇陈腾高
  • 3篇吴伟林
  • 2篇朱少俊
  • 2篇吴丹
  • 1篇吴昊
  • 1篇李利义
  • 1篇张磊
  • 1篇金洲祥
  • 1篇蔡振寨
  • 1篇陈捷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囊癌63例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分析
杜章吴丹李利义朱少俊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体内外定位方法的比较及其隐匿转移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外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法各自的检出率、准确性和特异性并分析淋巴结隐匿转移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结直肠癌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体外和体内法分别为40例和46例,所有获得的前哨淋巴结及非前哨淋巴结均给予连续切片及以CK20为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检出率、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率及病理分期提高率。结果体外组和体内组在肿瘤大小、位置、分期及分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59、0.97、0.67、0.76,P均>0.05)。体外组和体内组前哨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分别为2.62±1.95和2.33±0.91,检出率分别为87.50%和89.13%,准确性分别为90.00%和85.71%,假阴性率分别为10.00%和14.2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χ2分别=1.13、1.82、0.63,P均>0.05)。两组患者病理分期提高率分别为15.38%和2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全组病例总体分期提高率为18.18%。结论体外法和体内法具有相似的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但体外法简单易行,可减少手术时间;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发现隐匿转移从而提高部分患者的病理分期,最终使患者从综合治疗中获益。
李丽军陈腾高邵峰杜章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体外法隐匿转移
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每组18只,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行胰胆管逆行性穿刺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分别于造模后3、6和1 2 h处死大鼠,观察两组大鼠死亡率、腹水量;取血清,检测血清淀粉酶变化;取胰腺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胰腺组织出血,腺泡细胞坏死,符合SAP的病理变化,造模成功;模型组各个时间点腹水量、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淀粉酶含量均显著性高于S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可成熟的运用于SAP大鼠模型的制作中,且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创伤小、造模时间短、操作简单、不易胰漏等优点,造模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符合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杜章吴伟林邵峰陈腾高李丽军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静脉留置针动物模型
健儿散对厌食症幼鼠外周循环血液中Ghrelin和Obestatin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健儿散对厌食症模型幼鼠循环血中Ghrelin(生长激素释放肽)和Obestatin(血浆肥胖抑制素)以及体重和进食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5~40天龄SPF级SD大鼠幼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健胃消食片对照组和健儿散干预组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江中健胃消食片混悬液和健儿散溶液灌胃。观察记录每只幼鼠的体重和进食量,2周后采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循环血中Ghrelin和Obestatin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健儿散干预组中的幼鼠厌食症状逐渐改善,即进食量增加(P<0.05),体重增加(P<0.05);健儿散干预组循环血液中的Ghrelin水平较之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健儿散干预组循环血液中的Obestatin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儿散能改善小儿厌食症症状,其机理之一可能是增加了Ghrelin分泌有关。
吴伟林陈捷蔡振寨杜章
关键词:厌食症幼鼠GHRELINOBESTATIN
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大鼠IL-17、IL-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6):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轻型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SAP+地塞米松组和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O)。造模成功后3h、6h和12h分批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鼠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结果与SO组相比,SAP组、MAP组和SAP+地塞米松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造模成功。与MAP组及SAP+地塞米松组相比,各个时间点SAP组的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L-17、IL-23和AP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6,P<0.01;r=0.855,P<0.01)。结论 IL-17、IL-23的表达水平能较准确地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对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杜章吴昊吴伟林金洲祥吴丹朱少俊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咀嚼口香糖对结直肠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手术后咀嚼口香糖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咀嚼口香糖组,6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7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拔除胃管后开始观察记录恶心、呕吐、腹胀、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术后肠梗阻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部症状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术后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且实施过程简单、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杜章李丽军严景凤
关键词:咀嚼结直肠手术肠功能恢复
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高频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重点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肛周切缘水肿程度、术后尿潴留、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远期并发症(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50、33.46、5.25、χ2分别=16.99、8.32、4.11,P均<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程度、尿潴留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94、4.65,t=12.58,P均<0.05),在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和肛门失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5、2.80、1.39,P均>0.05)。结论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而且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也少于传统高频电刀。
杜章李丽军陈腾高邵峰张磊
关键词:超声刀痔切除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