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
- 作品数:25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椎管内、颅内多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正>报告1例极为罕见的椎管内、颅内多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PNETs),进行文献复习,并对其治疗学及预后进行探讨。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6岁。因"胸背...
- 张黎于炎冰袁越刘江徐晓利许骏任鸿翔李放张哲杨冬
- 文献传递
- 放化疗同步与单纯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RT)与放疗加替莫唑胺(RT-TMZ)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局控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首次术后的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接受单纯放疗、放疗加每天持续的替莫唑胺治疗以及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每组30例。主要研究目标为整体生存率。结果RT-TMZ组与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26.6%;1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3.3%和90.0%,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7%和10.0%,1年生存率分别为56.7%和16.7%(P〈0.05)。RT-TMZ组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但仅限于Ⅰ~Ⅱ度。结论在提高局控率、延缓肿瘤复发与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面RT-TMZ组要优于RT组,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反应均较轻微。
- 杨冬王忠诚邱晓光张亚卓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放射疗法替莫唑胺
- 胶质瘤的神经分子病理学检测指标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脑胶质瘤是比较常见的脑肿瘤,侵袭性强,治疗的敏感性差,预后不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及耐药机制认识逐渐深入。神经分子病理是近年来在传统组织病理学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肿瘤细胞的受体、生长因子、染色体、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等的变化,并根据以上检查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生长速度、转移侵袭性及对抗化疗和放疗的可能性等相关信息,较传统病理客观,且简便易行,在分析和判断胶质瘤的生长,分化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 杨冬王忠诚
- 关键词:脑胶质瘤耐药
- 岛叶胶质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07年
- 岛叶胶质瘤解剖部位隐蔽,临床症状轻微,多以癫疒间大发作为首发症状,发现肿瘤时体积多已较大。手术是目前治疗岛叶病变的主要手段,但岛叶紧邻重要的神经结构和脑血管,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当病变位于优势半球时,有效切除病灶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结构有一定难度,不适当的手术操作往往造成额叶或颞叶损伤,引起失语或新的癫疒间灶。手术成败与显微外科技术和解剖熟悉程度以及术中监测手段等密切相关。
- 杨冬王忠诚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岛叶癫痫
- 微血管减压术中椎动脉作为主要责任血管的处理方法
-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中椎动脉作为主要责任血管的处理方法,并对悬吊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8例应用悬吊法处理的椎动脉作为...
- 杨冬袁越
- 文献传递
- 硬膜修补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杨冬李庆国刘恩重
- 关键词:硬膜中枢神经系统生命中枢生命活动脑组织大脑
- 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胶质瘤易感基因ERCC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筛选和鉴定脑胶质瘤易感基因———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 (ERCC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法应用PCR扩增179例胶质瘤病人肿瘤及血液标本和44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标本ERCC2基因第23外显子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限制性酶切及DHPLC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变异检测,直接测序不同类型的PCR片段,并与参考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此片段中验证了一个已知白种人存在的SNP位点。结论黄种人亦存在rs13181,并影响蛋白编码;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联。DHPLC相对于RFLP来说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SNPs筛选方法。
- 杨冬李庆国张亚卓王红云罗亦男蒋传路柯杨戴钦舜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137例分析
- <正>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指颈肌受到中枢神经异常冲动造成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从而使头颈部向一侧痉挛性倾斜扭转,致使出现多动症状和姿势异常。中日友好医院自2001年7月至2008...
- 于炎冰刘江张黎徐晓利许骏任鸿翔李放张哲杨冬
- 文献传递
- FasL基因转染NIH3T3细胞诱导BT325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FasL基因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将FasL基因转染NIH3T3纤维母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NIH3T3/FasL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转录,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共培养条件下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BT325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NIH3T3/FasL细胞能有效表达FasL,与NIH3T3细胞(对照组)相比,有显著诱导BT325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转染了FasL基因的NIH3T3细胞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 李俊杰戴钦舜张亚卓孙梅珍王红云李庆国杨冬
- 关键词:胶质瘤FASL凋亡
- 脑胶质瘤易感基因PLA2G4C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 2007年
-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筛查脑胶质瘤易感基因PLA2G4C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并进一步确定这些多态性与脑胶质瘤发病的关系。方法以天坛医院为主收集入院脑胶质瘤病人和对照组的血液及肿瘤组织,对肿瘤和血液标本分别进行DNA提取,对基因PLA2G4C的特定片段进行PCR扩增,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推测突变的意义。结果本组共收集标本223份,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了短串联重复序列,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到了纯合峰及杂合峰。结论PLA2G4C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胶质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并可通过血液标本进行此多态性的筛查。DHPLC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基因多态性的筛选方法。
- 杨冬王忠诚朴明学张亚卓戴钦舜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