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安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 2000年
-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静脉溶栓前后QT 离散度(QTd) 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对77 例老年AM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和非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及溶栓治疗2 周后QTd 变化,并与非溶栓组比较,同时比较三组治疗2 周时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发现溶栓治疗再通后QTd 显著减小,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其与未通组及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而未通组、非溶栓组治疗前后QTd 变化不显著且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QTd 增大者,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比率增大。说明老年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再通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 减小,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而溶栓未通组和非溶栓组QTd 增大者其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 杨勇安娄彩云刘翔陈振伦
-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心肌梗塞
- 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细胞对IL-18的表达及氟伐他汀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单核细胞对IL -18的表达及氟伐他汀对其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培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对IL -18mRNA的表达。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表达IL -18mRNA ,0 1μmol·L-1 、1 0 μmol·L-1 浓度氟伐他汀干预时 ,IL -18mRNA光密度分别从 5 4 1±9 9降至 5 0 1± 12 6(P <0 0 5 )、41 2± 9 8(P <0 0 1) ,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可表达IL -18mRNA 。
- 杨勇安刘启明郑春华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氟伐他汀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8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误诊31例原因分析
- 1998年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误诊31例原因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415003)杨勇安陈振伦娄彩云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不困难,而非典型AMI诊断则较棘手。临床上有20%~30%AMI患者症状不典型,尤以老年人多见[1],常因此误诊而影响有效治疗及预后...
- 杨勇安陈振伦娄彩云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误诊老年人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瘦素 (L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 (INS)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测定 40例CHF患者的血清LP、TNFα、空腹胰岛素 (FINS)浓度、体重指数 (BMI)等指标 ,并与健康人作对照。LP、FINS用放免法测定 ,TNFα用ELISA法测定。结果 ⑴轻度心衰患者 (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 )的血清LP、FINS浓度与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重度心衰患者 (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 )的血清LP、FINS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0 0 5 )。⑵CHF患者的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与心功能分级无关。结论 ⑴CHF患者血清LP、FINS浓度与NYIIA心功能分级有关 ,轻度心衰患者体内存在合成代谢 ,而中、重度心衰患者体内以分解代谢为主。⑵CHF患者体内TNFα浓度升高 ,但与NYHA心功能分级无关。
- 杨勇安邓志明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