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超

作品数:53 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政治法律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主义
  • 9篇马克思主义
  • 8篇中国共产党
  • 8篇共产党
  • 8篇国共
  • 7篇文化
  • 5篇逻辑
  • 4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党的建设
  • 3篇意识形态
  • 3篇政党
  • 3篇政治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思想政治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文化思想
  • 3篇理路
  • 3篇逻辑理路
  • 2篇党建

机构

  • 53篇兰州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作者

  • 53篇杨志超
  • 9篇刘先春
  • 1篇孟永华
  • 1篇张玉芳
  • 1篇刘羽薇
  • 1篇吴阳松
  • 1篇李向晖

传媒

  • 3篇新疆社科论坛
  • 3篇中共山西省委...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攀登(哲学社...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理论导刊
  • 2篇实事求是
  • 2篇探索
  • 2篇桂海论丛
  • 2篇宁夏党校学报
  • 2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党政论坛
  • 1篇理论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思想战线

年份

  • 1篇2025
  • 1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科学化水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重点被引量:7
2009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党的建设总体思路和部署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面临的"四大考验",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性要求,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重点。
刘先春杨志超
关键词:党建工作党的建设总体性执政
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现代化探索的结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斗争中开启现代化探索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现代化的探索持续推进,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启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杨志超欧阳雨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坚持“四个统一”: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的逻辑理路
2020年
制度意识内生于制度体系肌体,外化为制度执行的行为标识,是影响、制约领导干部制度价值理念和制度行为的深层次、机理性要素。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深刻反映其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并深刻影响着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效能的转化以及制度优势的发挥。新时代,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要统筹推进,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制度教育与制度实践、制度守正与制度创新、制度维护与制度执行、制度自信与制度自觉相统一。
杨志超张玉芳
关键词:领导干部逻辑理路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学理探析
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阐述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问题。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中提出并逐步完善的,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中更加明确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意义、不断强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自觉、持续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重点,同时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锻造领导核心、明确方向价值、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增进自我革命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领航、思想指引、制度保障,善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社会革命,善于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使党的自我革命更好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
杨志超余航
深刻把握“四史”宣传教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三重批判
2021年
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是新时代强化唯物史观指导,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四史”宣传教育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逻辑,引导全党全社会在学习历史事实和把握历史规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认知,从而为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四史”宣传教育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有力抵制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错误逻辑;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力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错误立场;科学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力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
杨志超杨志超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4
2010年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新名词,它所涵盖的意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原因是理论的内在要求、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把握世情,客观立足国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是紧扣时代特征,创新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选择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刘先春杨志超吴阳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2022年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起就始终坚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依据新的实践发展需求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以坚定的理论自觉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断形成新的认识。
杨志超刘富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与综合治理被引量:9
2022年
当前,受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的话语传播主体、传播向度、传播方式和传播效能等均已产生重要变化,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全新传播语境。在这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传播主体、受众、内容、方式和影响上呈现出多重样态变化,加剧了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历史文化认同风险、网络安全生态风险。因此,必须分析和把握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样态变化和现实风险,构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综合治理体系,从而全面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
杨志超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五维探析被引量:3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理论定位上的全局战略性、价值导向上的深厚人民性、布局建构上的科学协调性、思维视野上的包容开放性和方法要求上的鲜明实践性,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独特品格,是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理论指引和行动纲领。
杨志超余航
关键词:理论特质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研究述评
2010年
2007年至今,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条件、历史进程、基本内容、理论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杨志超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