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科 作品数:33 被引量:14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揭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切皮后1h、术毕拔管各时点HR、MAP、血糖、术毕至拔管时间。结果 HR、血压(MAP)、血糖,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杨文科 翁建东 周东贤 张欢楷 黄瑞鑫关键词:麻醉 神经传导阻滞 甲状腺切除术 心血管系统 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 3种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探索异丙酚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12 0例无痛人流病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30 )静注异丙酚 2mg/kg、B组 (n =5 0 )静注异丙酚 2 5mg/kg、C组 (n =4 0 )静注异丙酚 3mg/kg。静注异丙酚速率均为每 10秒注射 4 0mg。对 3组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HR、MAP、SPO2 、RR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时间B、C组少于A组 (P <0 0 1) ,苏醒时间B、C组小于A组 (P <0 0 5 ) ,呼吸抑制发生率A、B组少于C组 (P <0 1,P <0 0 5 ) ,呼吸抑制平均时间B组最小。结论 静注异丙酚 2 5mg/kg麻醉效果好 ,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较为安全有效的剂量。 袁银英 杨文科 陈国强关键词:异丙酚 人工流产术 静脉麻醉 支气管修复术一例麻醉处理 2002年 杨文科 郑昭平 翁建东关键词:麻醉 呼吸道阻力 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岁~8岁患儿40例,分别行会阴部及下肢手术,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A组20例,0.25%左旋布比卡因;B组20例,0.25%布比卡因。用量均为0.8mg/kg。结果所有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两者术中HR、BP、SpO2,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和有效的。 黄志良 郑昭平 杨文科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小儿骶管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对食管贲门癌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相同浓度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胸段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贲门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0.1%罗比卡因组(Ⅰ组)、0.1%左布比卡因组(Ⅱ组)、0.1 %布比卡因组(Ⅲ组),每组20例,局麻药等量,均复合等量吗啡、氟哌利多,速率均为4 ml/h。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VAS)、PCA按压次数与有效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16、32、48 h VAS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下降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罗比卡因、0,1%左布比卡因、0.1%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老年患者PCEA镇痛效果一样,0,1%罗比卡因对循环影响小。 杨文科 翁建东 周东贤 张欢楷 黄瑞鑫关键词:罗比卡因 左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镇痛 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应用 2009年 目的观察早孕妇女进行无痛人工流产中使用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7月自愿终止妊娠妇女3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190例,未用药组190例。丙泊酚组术前给予丙泊酚2.5mg/kg静脉注射,未用药组为人流时不用任何静脉药物。观察术中及术后疼痛、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扩宫器扩张宫颈容易程度及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术中镇静、镇痛作用效果显著。结论丙泊酚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可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张欢楷 杨文科关键词:丙泊酚 人工流产 帝视内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估和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DS)和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FO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经鼻气管插管,DS组采用DS引导插管,FOB组采用FOB引导插管。记录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总成功率。记录术后24h患者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S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5)。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h声音嘶哑、咽痛、黏膜损伤、牙齿松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或FOB均有助于口腔颌面骨折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两者插管成功率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相似,但使用DS插管时间较FOB缩短,且操作和维护方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张隆盛 张欢楷 罗琪琛 杨文科 林耿彬 杨铎 黄熙扬 黄志良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0.25%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0.2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LB)组、0.375%罗哌卡因(R)组和0.25%布比卡因(B)组3组各20例。3组患者均采用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深丛4ml,浅丛6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LB组与R组,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镇痛质量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镇痛维持时间LB组与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颈丛神经阻滞。 黄志良 郑昭平 杨文科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 颈丛 麻醉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每组30例。术中采静脉血测量血糖、度质醇和胰岛素浓度。结果两组术中胰岛素呈上升趋势。血糖、皮质醇浓度亦均升高, 在手术开始后120 min时均达高峰,但Ⅱ组低于I组(P<0.05)。血压、心率在手术开始后30 min和60 min Ⅰ组显著升高,拔除气管导管时达高峰,同时Ⅱ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全麻药物用量少,应激反应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翁建东 陈少湖 杨文科 陈国强 周东贤关键词:食管肿瘤 异氟醚 硬膜外阻滞 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最低有效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选择30例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例,ASAⅠ~Ⅲ级。手术后均于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5ml负荷量并以此浓度持续泵入(5ml/h)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选择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根据上下序贯的方法,上一个患者的镇痛效果决定下一个患者所用的罗哌卡因浓度。结果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此浓度使患者得到镇痛而不产生运动阻滞。 刘红梅 翁建东 杨文科 韩红 王榕生关键词: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