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微光夜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GD06-011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关键性能的实验研究
- 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采用激光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Nd:YAG激光器和距离选通ICCD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选通信号的时间延迟和脉冲宽度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关键性能的影响...
- 陈超杨鸿儒袁良杨斌吴磊俞兵吴李鹏黎高平
- 关键词:成像系统距离选通脉冲宽度
- 文献传递
- 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同步触发模块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损伤阈值测量装置是强激光技术的重要技术指标,主要用于强激光光学元件的研制和测试,而同步触发模块作为模块之间时序的控制器,是研制损伤阈值测量装置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种用于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的同步触发模块及方法。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为主控芯片的硬件方案,通过上位机操控软件设置同步触发参数,来控制各路输出同步信号的宽度和各路信号之间的时序,可极大提高同步触发的精度和效率。通过实验验证,同步脉冲信号之间的调节精度为2 ns,同步脉冲信号的最小宽度为10 ns,满足激光损伤阈值测量装置的要求。
- 杨科薛媛元贾波白宣庆于东钰陈超赵俊成宫经珠杨斌李辉陈娟
- 关键词:损伤阈值同步触发FPGA
- 基于朗伯原理的斜入射倍频晶体吸收系数测量方法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朗伯定律得斜入射倍频晶体吸收系数测量方法。给出了斜入射状态下入射光偏振态与晶体o、e光关系模型,提出采用迭代方法计算晶体e光折射率。详细分析了该方法测量过程中各项误差来源,经过计算该方法测量误差优于0.0...
- 高波杨斌李强姜昌录黎高平柴立群
- 关键词:斜入射倍频晶体
- 文献传递
- 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关键性能的实验研究
- 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采用激光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Nd:YAG激光器和距离选通ICCD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选通信号的时间延迟和脉冲宽度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关键性能的影响...
- 陈超杨鸿儒袁良杨斌吴磊俞兵吴李鹏黎高平
- 关键词:成像系统距离选通脉冲宽度
- 文献传递
- 现场激光能量计量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由于激光能量计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温度条件有关,在温差较大时,有的传感器灵敏度偏差可达到16%,因而在靶场、野外现场温度条件下,现有的激光能量计无法进行准确测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现场激光能量计。在现有激光能量计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相对透明、吸收层相对较厚(毫米量级)、热敏面不易损伤的激光吸收材料,对激光能量计内置温度传感器及数字处理电路进行了重新设计,满足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现场能量测量的需求。
- 杨冶平黎高平杨斌王雷
- 关键词:激光能量计量技术能量计
- 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关键性能的实验被引量:2
- 2013年
- 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关键性能参数—选通长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运用激光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Nd:YAG激光器和ICCD系统搭建了一套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在改变选通信号宽度和选通延迟时间条件下,通过对视场内不同距离处的白板成像,获得了一系列实验图像。基于白板图像强度分析了选通信号宽度和延迟时间对距离选通成像系统选通长度的影响,并测量了当选通信号宽度为10ns时,该选通成像系统的有效选通时间长度为35ns。
- 陈超杨鸿儒吴磊俞兵袁良杨斌黎高平
- 关键词:成像系统距离选通
- 基于双重模型客观评价微光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被引量:6
- 2013年
- 以光学调制度模型和归一化互相关模型为基础,以模板匹配和光学调制度双重判据为核心算法,研究了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客观评价方法,构建了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客观评价系统。光学调制度模型和归一化互相关模型既互相独立又相辅相成。首先,利用归一化互相关模型中的模板匹配系数进行定位和初步评价;然后,用光学调制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先定性后定量的图像处理模式提高了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实现了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客观、准确的评价,避免了目视观察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弊端。实验结果表明,由CCD采集得到的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与人眼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高了本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也可推广至CCD、ICCD、EMCCD等可见光探测成像系统分辨力的客观评价。
- 史继芳杨斌韩占锁解琪孙宇楠
- 关键词:微光像增强器图像处理分辨力调制度
- 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的连续微弱激光功率测量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的连续微弱激光功率测量装置,结构为:连续激光器发射的连续激光经过斩波器转换为脉冲激光,脉冲激光经过光电二极管转换为脉冲电流信号,脉冲电流信号经过I/V转换电路转换为脉冲电压信号,脉冲电压信号...
- 康臻薛媛元孙帅牛静吉晓赵俊成李玲许开銮李颖娟杨科马世帮刘建平卢飞吴磊杨斌陈颖鱼奋岐李辉
- 适用于非常规工作环境中热释电型激光能量计的研制被引量:6
- 2012年
- 现有的激光能量计传感器灵敏度系数都与其所处环境温度有关,在-50℃~70℃的温度范围内,灵敏度偏差较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为了达到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采取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热释型能量计的灵敏度进行校准的研究方法。该校准方法与普通激光能量计的校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热释电型能量计进行校准时,温度由室温扩展到-50℃~70℃的温度范围。利用环境试验箱,每隔10℃固定一个温度点,进行激光能量的测量实验,得到各个温度点所对应的灵敏度修正系数,再借助最小二乘法建立起各个温度点上能量计灵敏度系数同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了-50℃~70℃的温度范围内激光能量的准确计量。研制能直接工作于非常规工作环境下的热释电型激光能量计,对解决激光能量测量的外场需求有一定现实意义。
- 杨冶平侯民黎高平杨斌于帅
- 绝对吸收式激光能量计高准确度校准技术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量热法的高能激光能量计用于测量能量大于50kJ的连续波高能激光能量,通常用已知功率的连续激光开展激光能量计的光电校准需要激光照射时间超过20min,而由于热损失等原因,进行长时间激光能量校准时,校准不确定度高达12%。以量热式平面吸收高能激光能量计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热辐射、热对流对连续波高能激光能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准确的平面吸收腔激光能量计冷却数学模型,实现了能量计热损失补偿,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实验装置验证了该模型,用其对装置的测量结果加以修正,可使光电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到1%以下。
- 黎高平杨鸿儒杨斌岳文龙阴万宏于东钰谢毅
- 关键词: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