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芳

作品数:60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3篇细胞
  • 16篇干细胞
  • 11篇分化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教学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脂肪干细胞
  • 7篇人脂肪干细胞
  • 7篇生理学
  • 7篇病理生理学
  • 5篇定向分化
  • 4篇心肌
  • 4篇脂肪间充质干...
  • 4篇肿瘤
  • 4篇流式细胞
  • 4篇流式细胞术
  • 4篇内皮
  • 3篇蛋白

机构

  • 50篇牡丹江医学院
  • 18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口腔...
  • 3篇牡丹江市第一...
  • 2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江西总队...
  • 1篇黑龙江省中西...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长春市南关区...

作者

  • 59篇杨旭芳
  • 22篇陈培
  • 15篇冯华
  • 13篇王莞
  • 12篇何旭
  • 8篇李玉林
  • 8篇何牮
  • 7篇杨云芳
  • 6篇张丽红
  • 5篇滕艳杰
  • 4篇杨晓帆
  • 4篇任春慧
  • 4篇马英智
  • 3篇周延民
  • 3篇张海英
  • 3篇王悦
  • 3篇韩继成
  • 3篇李琳
  • 3篇赵永光
  • 2篇朱喆

传媒

  • 13篇牡丹江医学院...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全科口腔医学...
  • 2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马区Fas蛋白表达与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探讨海马区Fas蛋白表达与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各10只。采用线栓法构造大鼠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CA1神经元缺失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蛋白表达量。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中,正常对照组未观察到细胞凋亡和神经元缺失,而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观察到细胞凋亡和神经元缺失,其中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元缺失较为严重;正常对照组仅观察到极少量的Fas染色阳性细胞,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可以较为明显地观察到Fas染色阳性细胞,且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脑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神经元Fas蛋白的表达较为明显,Fas蛋白介导的细胞凋亡是海马神经元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陈培滕艳杰杨旭芳杨晓帆
关键词:FAS蛋白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参皂甙Rg3对喉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喉癌细胞系(Hep-2)铺展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参皂甙Rg3作用于Hep-2细胞3 d后,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铺展情况;利用CCK8法检测其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 Hep-2在人参皂甙Rg3作用后,生长状态差;用药组较对照组铺展及黏附能力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g3能抑制Hep-2的铺展及黏附能力。
赵永光韩英杨旭芳陈培冯华
关键词:人参皂甙RG3喉癌细胞
医学相关专业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4
2014年
基础医学概论是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微观—宏观(正常机体)—异常(病变)—机体保护"为主线。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其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课程考核成绩分析看出,该课程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效果较好。
王莞杨旭芳冯华陈培滕艳杰赵洪涛张晓莉
关键词:医学相关专业基础医学概论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王莞包海花杨旭芳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磷酸肌酸肌酸川芎嗪心肌病
应用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模块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运行中模块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及其实践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随机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8个班级共245名学生,分为观察组(4个班级,n=120)与对照组(4个班级,n=125),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教学结束后均参加考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模块化教学团队建设对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运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综合实验考核、理论考核及形成性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教学效果问卷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合作学习、学习效果、科研思维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课外教学满意度、实践教学满意度、教学管理满意度及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杨旭芳陈培杨云芳冯华何志鹏李丽
关键词:整合课程模块化教学医学院校以学生为中心
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本文利用Ficoll-Hypague法自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出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并对其成脂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各代hUCBMSCs的形态学特点;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代hUCBMSCs免疫学表型;取P3代细胞进行成脂肪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是否出现脂滴。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形态均一的hUCBMSCs;流式结果显示hUC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即CD44、CD73、CD105阳性;成脂诱导后4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分别于诱导后1周、2周胞浆中出现明显脂滴。结论成功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出了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高效的成脂分化能力,未来在整形医学领域种子细胞的研究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旭芳冯华杨云芳陈培李福娟
关键词:成脂分化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治疗组按8mg/kg/d剂量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w。检测血糖、血胰岛素、血内皮素(ET)、脑组织中ET含量及治疗前后脑组织内ET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胰岛素及血浆、脑组织中ET含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ET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胰岛的修复及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保护微血管,增加脑组织血供有关。
杨旭芳赵永光杨云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2型糖尿病
桑黄灵芝UE-1对Lewis肺癌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桑黄灵芝UE-1对Lewis肺癌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实体瘤模型,观察其抗肿瘤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采用新生血管计数实验检测UE-1对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通...
张海英何旭杨旭芳何牮李荣贵
关键词:肿瘤生长血管新生
文献传递
青年教师如何上好动物实验课
2002年
杨旭芳陈艳昕冯华
关键词:青年教师医学教育
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分化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分化鉴定方法,即通过I型胶原酶消化联合组织块培养法提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酶消化时间缩短为30min,使组织块变得疏松,利于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从而降低常规方法中的胶原...
杨旭芳梁军陈培杨云芳王文婷王慧杨月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