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洪

作品数:10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沉积物
  • 2篇营养化
  • 2篇富营养化
  • 1篇氮磷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水平
  • 1篇有机碳
  • 1篇藻毒素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气界面
  • 1篇水华
  • 1篇碳含量
  • 1篇碳收支
  • 1篇填土
  • 1篇通量
  • 1篇通量研究
  • 1篇内源磷
  • 1篇内源磷负荷
  • 1篇浅水湖泊
  • 1篇人工填土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大学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省水利厅

作者

  • 10篇杨洪
  • 6篇邢阳平
  • 5篇易朝路
  • 5篇谢平
  • 3篇倪乐意
  • 2篇郑利
  • 1篇王松波
  • 1篇郭志高
  • 1篇徐军
  • 1篇杨华
  • 1篇林匡飞
  • 1篇汪丙国
  • 1篇张敏
  • 1篇谢平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荆江大堤盐卡险段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Visual Modflow软件,通过对荆江大堤荆沙市盐卡险段不同水位条件下以及在高水位下(10和13 m水头差)不同处理模式(存在天窗模式、改变人工填土渗透系数模式、减压井模式和防渗墙模式) 的模拟,结果表明:(1) 在高水位下,减小人工填土的渗透系数可明显减少渗透破坏。(2) 当存在渊塘或天窗时,减压井对防止管涌发生有更为明显的效果。(3) 防渗墙对防止渗流破坏也有一定的作用,防渗墙深度达到中间的粘土层(20 m的深度),能达到彻底治理险情的效果。
易朝路汪丙国郭志高杨洪徐贵来
关键词:荆江大堤管涌防渗墙减压井人工填土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被引量:59
2004年
建立了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剖面年代序列框架,研究了碳氮磷的垂向分布,并对碳-氮和碳-磷耦合进行了讨论。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分别为3.00%和2.44%,总氮(TN)分别为0.45%和0.34%,总磷(TP)分别为1.11mg/g和0.69mg/g。东湖Ⅰ站和Ⅱ站沉积物TOC与T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OC/TN质量比的变化是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氮比有机碳分解速度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TP与TOC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差,由于污水大量排入Ⅰ站,导致东湖Ⅰ站TOC/P质量比明显低于Ⅱ站,表层沉积物中磷比碳降解速度快导致TOC/P质量比升高。
杨洪易朝路谢平邢阳平倪乐意
关键词:沉积物
武汉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武汉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和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环境生态因子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以MC-LR为主,在水华消亡时大量释放到水体中,且较高的藻毒素含量能持续数天。对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与铵氮、总磷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统计进一步分析,筛选出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及合并共线形因子。经显著性检验,逐步回归统计结果为MC=13.62+5.77×NH4+-0.48×TN/TP,复相关系数为0.93,综合F值为21.0,说明铵氮和氮磷比是影响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郑利谢平林匡飞王松波杨华杨洪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大型浅水湖泊——巢湖内源磷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26
2005年
通过对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湖水、间隙水以及沉积物中磷形态及吸附行为时空变化的研究发现,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巢湖西区湖水、间隙水中的正磷酸盐(orthophosphate,Ortho-P)、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显著高于东湖区,这与西湖区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通过入湖河道输入有密切关系;此外水柱中颗粒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亦有同样的空间分布规律,且PP的含量与微囊藻的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微囊藻在吸收与储藏磷方面比其它藻类更具优势。夏季浮游藻类爆发性增长引起湖水pH的升高以及对磷的大量需求是促使沉积物中的磷(特别是Fe-P)向间隙水中释放的关键因子。沉积物TP、磷形态及吸附行为的空间变化及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与人类活动、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矿物组成等的差异有密切关系。此外,即使沉积物磷含量相同,Fe-P含量的增加将会带来更高的磷释放风险。
张敏谢平徐军刘兵钦杨洪
关键词:富营养化巢湖蓝藻水华
^(210)Pb和^(137)Cs法对比研究武汉东湖现代沉积速率被引量:42
2004年
对采自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物采用210Pb和137C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沉积速率,210Pb法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8.73mm/a和6.90mm/a,137Cs测出东湖 站和 站的沉积速率为7.4mm/a和5.8mm/a.分析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与以往的研究相对比,探讨东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沉积速率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沉积速率与扰动的关系.
杨洪易朝路邢阳平杨涛
关键词:沉积速率
武汉东湖沉积物孔隙度与含水量被引量:4
2004年
对采自武汉东湖Ⅰ站、Ⅱ站的沉积物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孔隙度:拍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采用局部区域阈值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化(thresholding)处理,运用自编程序求出孔隙度的垂直变化.结合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分析孔隙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它们垂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EM图像局部区域阈值化法是研究沉积物孔隙度的有效方法;孔隙度与含水量表层较大,从表层到底层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孔隙度(K)与含水量穴H雪有比较好的正相关.运用拟合的相关方程式,可以由较易获得的东湖Ⅰ站和Ⅱ站的含水量反推较难获得的孔隙度.
杨洪易朝路邢阳平谢平
关键词:沉积物孔隙度含水量
长江中下游不同营养水平浅水湖泊碳含量的比较研究
<正> 全球变化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碳循环研究的重视,但对湖泊中碳含量的研究极少,国内更是没有大规模进行过此类研究。本文首次对长江中下游不同营养水平浅水湖泊碳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湖泊中碳与湖泊富营养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杨洪邢阳平谢平
文献传递
武汉东湖碳循环过程和碳收支研究
该文对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富营养型湖泊东湖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收支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水-气界面CO<,2>和CH<,4>通量的过程、水柱中DOC、TOC和DIC的过程和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碳收支等方面,主要研究结果如...
杨洪
关键词:碳收支
文献传递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被引量:20
2004年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区域内TOC、TN等营养物质向湖内大量输入.东湖I站沉积物中TP在0~5cm的高值区主要与建国以来东湖周围的人类活动作用加强有关,是湖泊营养程度逐步提高的结果.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湖泊藻类大量繁衍,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也相应大量增加.
杨洪易朝路谢平邢阳平倪乐意郑利
关键词: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硅藻富营养化
武汉东湖夏季水-气界面CO2、CH4通量研究
由于内陆水体在全球面积中所占的份额较低,因此湖泊中CO、CH通量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盲点,我国更是没有进行过此类研究。本文首次采用国际通用的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武汉东湖夏季水-气界面(6月、7月和8月)CO、CH等温...
邢阳平杨洪倪乐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