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博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飞虱
  • 3篇虫源
  • 3篇虫源性质
  • 2篇台风
  • 2篇迁飞
  • 2篇种群
  • 2篇褐飞虱
  • 2篇白背飞虱
  • 1篇稻区
  • 1篇灯诱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盛夏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生育
  • 1篇水稻生育期
  • 1篇种群动态
  • 1篇种群消长
  • 1篇灰飞虱
  • 1篇个例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5篇杨海博
  • 5篇翟保平
  • 4篇张孝羲
  • 3篇刁永刚
  • 2篇瞿钰锋
  • 2篇张国
  • 2篇陈晓
  • 2篇张海燕
  • 1篇方源松
  • 1篇吴颖
  • 1篇郝振华
  • 1篇胡高
  • 1篇程遐年
  • 1篇陆明红
  • 1篇赵悦
  • 1篇史金剑
  • 1篇吴蔚

传媒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安徽徽州个例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水稻田罩笼试验研究了白背飞虱起飞迁出与世代、田间成虫密度的关系以及降水对起飞的影响,采用系统田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系统解剖分析了各代翅型分化、迁出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以及各世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1)早中稻田白背飞虱起飞迁出以第2、3代为主,后期迁出较少;(2)白背飞虱起飞迁出数量与田间成虫密度有关;(3)降水影响白背飞虱的起飞;(4)白背飞虱各世代以长翅型为主,世代间翅型分化模式不同于褐飞虱,表现为"长—长—长";(5)白背飞虱起飞与水稻生育期关系不大;(6)白背飞虱虫源性质分为基本迁入型、部分迁入滞留与部分迁出型、基本迁出型。
刁永刚张国杨海博瞿钰锋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水稻生育期翅型分化虫源性质
台风莫兰蒂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2010年10号台风莫兰蒂(Meranti)进行流场分析和过程分析,阐明了此次台风对浙江稻区9月上中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迁飞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过境前,其外围前方的强东南气流及高空下沉气流为褐飞虱提供了运载工具和降落条件,虫源基本来自浙江东南部和迁入区附近区域;(2)台风过境时,由于天气恶劣,部分站点上灯虫量很小,但金华和遂昌处于台风眼范围内,天气较好,风速较小,为之前随大风和降雨迁入的大量虫群提供上灯的机会,造成上灯高峰,虫源地主要来自浙江省南部;(3)台风过境后,受台风后部西南风和降雨影响,福建中北部和南部有褐飞虱随降雨迁入浙江稻区,但虫量较小。(4)根据浙江为东部临海的地理位置和台风的气旋式辐合流场的特点,从本研究结果看,莫兰蒂台风的影响仅为中小尺度范围。
郝振华杨海博张海燕吴蔚方源松盛仙娇张发成陈燕芳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褐飞虱台风
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及虫源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徽州稻区作为我国白背飞虱北迁与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分析其中、晚稻田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对皖南稻区乃至江淮稻区白背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徽州稻区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2009年白背飞虱主要迁入期的天气背景,并利用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在中、晚稻以第3代危害为主。中稻田第2—4代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出型,同时第3代前半期还存在部分滞留本地繁殖或者是外地白背飞虱迁入现象;而晚稻第3代后半期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入型,第4—5代属于基本迁出型。风切变、下沉气流和强降水可作为徽州稻区预测白背飞虱迁入的气象背景。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湘南、赣中及赣南。
刁永刚杨海博瞿钰锋陈晓方春华吴颖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种群消长虫源性质
2012年盛夏多台风发生对褐飞虱迁飞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台风能极大地改变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的迁飞路径和落区分布,阐释连续登陆的台风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可为其异地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12年盛夏的台风"韦森特"、"苏拉"、"海葵"等影响时期的多站点灯诱数据和风场做轨迹分析,解析台风影响下褐飞虱迁飞动态的变化。【结果】2012年盛夏,多个台风在华南江南早稻黄熟收割和褐飞虱羽化迁出高峰期连续登陆我国,高空气流场和雨带分布发生了不利于褐飞虱北迁的变化。华南地区多盛行东北风或偏东风,即使在台风过境后有利北迁的风向影响时,持续强降水、风切变和下沉气流多发而不利北迁。西南季风受台风影响始终无法主导大气流场,北迁通道难以建立,而褐飞虱的第5次北迁进程受阻。【结论】2012年盛夏台风多发严重阻滞了褐飞虱的第5次北迁过程,大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褐飞虱的危害程度。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的风场条件和雨带位置是决定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发生程度的重要预警指标。
史金剑陈晓陆明红张国杨海博胡高翟保平
关键词:褐飞虱台风
山东济宁灰飞虱春季种群动态及迁飞特性被引量:13
2011年
通过灯诱和田间系统调查以及长翅型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山东济宁灰飞虱Laodelphaxs triatellus(Fallén)在灯下、麦田和秧田的种群消长动态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了2009年6月7日迁入峰和2010年6月15日迁出峰的天气学背景,并运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模拟了这2个时期灰飞虱的迁飞路径。结果表明:(1)2009年6月7日、8日,2010年6月3日至7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入高峰期;2009年6月2日至4日、9日,2010年6月8日,6月15日至18日为济宁灰飞虱的迁出高峰期。(2)回推轨迹分析显示2009年6月7日迁入济宁的灰飞虱的虫源地主要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及丹阳市,而顺推轨迹分析显示2010年6月15日济宁灰飞虱迁出可能降落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连市与丹东市交界及朝鲜江原道。(3)降雨是导致灰飞虱迁入或迁出降落的最主要因子,灰飞虱降落于降水区的边缘。
张海燕刁永刚杨海博赵悦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灰飞虱种群动态虫源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