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林

作品数:33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2篇地质
  • 10篇矿床
  • 8篇地质特征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铝土矿
  • 5篇金矿
  • 5篇成矿
  • 4篇找矿
  • 4篇同位素
  • 3篇流体
  • 3篇铝土矿床
  • 3篇成矿流体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球化学研究
  • 2篇地质特征及成...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地质灾害
  • 2篇滇东南
  • 2篇滇西

机构

  • 3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昆明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作者

  • 33篇杨海林
  • 6篇薛传东
  • 4篇董旭光
  • 4篇董振
  • 4篇童文辉
  • 3篇陆芳芳
  • 2篇周真恒
  • 2篇潘家永
  • 2篇于文修
  • 2篇向才英
  • 1篇刘勇强
  • 1篇李小清
  • 1篇田世洪
  • 1篇姜朝松
  • 1篇眭素刚
  • 1篇韩润生
  • 1篇李峰
  • 1篇吕正航
  • 1篇张玉兰
  • 1篇李敬

传媒

  • 4篇化工矿物与加...
  • 3篇价值工程
  • 3篇河南科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矿产与地质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 2篇中国水运(下...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中国锰业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同位素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千龟山丹霞地貌成景机理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千龟山独有的"千龟朝圣"丹霞地貌景观,从基础成景和主导成景两个方面分析其成景机理,研究总结认为垂直节理是形成龟背的前提和基础,冰川的冻融作用是千龟山形成的关键,差异风化是千龟山形成的重要因素。
车越新杨海林刘威谭松松杨道闯
关键词:丹霞地貌
基于IV-IOE-LR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云南省泸水市为例
2023年
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当地滑坡风险管控水平。以云南省泸水市241个滑坡点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形起伏度、坡向、岩组类型、断裂缓冲区、河流缓冲区、年均降雨量、道路缓冲区等10个影响因子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将建模数据划分为70%的训练数据和30%的测试数据,分别利用信息量模型(IV)、信息量-熵指数耦合模型(IV-IOE)、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IV-LR)和信息量-熵指数-逻辑回归耦合模型(IV-IOE-LR)进行了滑坡预测,并通过ROC曲线对模型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较理想,A UC值均大于0.7,3种耦合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IV模型,其中IV-IOE-LR耦合模型的精度最高,预测效果最好;对未参与训练的30%滑坡栅格进行预测精度分析,得到IV、IV-IOE、IV-LR模型和IV-IOE-LR模型的A UC值分别为0.725、0.736、0.741、0.794,IV-IOE-LR模型较其他3种模型的预测成功率分别提高了9.5%、7.9%、7.2%。
陈羽杨海林钟延江
关键词:滑坡熵指数逻辑回归
鹤庆—松桂地区上三叠统中窝组含矿岩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被引量:2
2014年
鹤庆—松桂地区隶属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夹持于马鞍山与金沙江之间,属于金沙江西岸的鹤庆—松桂盆地。本文以该地区上三叠统中窝组含矿岩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相特征、划分与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野外露头、探槽揭露及钻井岩芯等的岩性组合、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粒度等的详细观察,认为研究区主要为有障壁局限海湾—澙湖沉积环境。其含矿岩系发育有顶部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潮上—沼泽等沉积相,各类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在对剖面结构及岩层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北西—南东、南南西—北北东、东西向三条沉积相剖面进行对比研究,恢复其岩相古地理面貌及演化特征,并认为中窝组底部的含铝岩系受下伏北衙组灰岩上段顶部不整合面古地形、喀斯特地貌的严格控制,为以后铝土矿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董振杨海林杨洋
关键词:沉积相含矿岩系
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的多样性及地质地理分布被引量:1
2017年
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普遍被认为是真蕨纲、观音坐莲目、莲座蕨科植物,中国晚古生代除冈瓦纳植物区之外,华夏植物区、安加拉植物区以及欧美植物区广泛分布着该属植物。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共计49种,其多样性及时空分布在我国南、北方存在明显区别:华北地区,该属在早石炭世出现,多样性及分布范围在晚石炭世进一步增加,并在早二叠世分布范围达到顶峰,中二叠世多样性达到最高而产地数量降低,晚二叠世多样性及产地数量急剧衰退;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开始出现该属,经过中二叠世发展多样性和产地数量在晚二叠世达到顶峰。且栉羊齿属在晚古生代时期的地质地理分布与古气候、古环境及古构造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周煜郭芸杨海林浮耀坤
关键词:晚古生代多样性
老挝爬奔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爬奔金矿位于丰沙里-帕府(泰国)中生代拗陷带与琅勃拉邦-梨府(泰国)华力西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属于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矿床。文章通过对爬奔金矿床含金方解石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热液流体来源主要是岩浆水与地层封存的古大气降水。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13)C_(V-PDB)(‰)值分布在-4.5^-5.2之间,^(18)O_(V-SMOW)(‰)值分布于20.0~20.8之间,表明含金方解石矿物为热液流体与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产物。
牛英杰刘威高亚龙刘智勇杨海林于文修
关键词: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
鹤庆照壁山铝土矿地质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照壁山铝土矿赋存于中三叠统北衙组与上三叠统中窝组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富矿围岩为上三叠统中窝组灰岩。沉积相为局限海湾-泻湖-潮间相。铝矿物主要为一水软铝石。矿石结构主要为豆状-鲕状结构,矿床成因为古风化壳沉积型。
董帅薛传东杨海林董旭光
关键词:铝土矿地质特征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深部矿体矿化剂CO_2来源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棉花坑铀矿床是我国华南重要的大型花岗岩型铀矿床,该矿床碳酸盐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本研究对棉花坑铀矿床深部矿体不同期次的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该矿床矿前期、成矿期、矿后期都发育方解石,从早到晚,方解石的δ^(13)C_(PDB)值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而δ^(18)O_(SMOW)值矿前期最低,成矿期与矿后期方解石的δ^(18)O_(SMOW)值变化范围与平均值相似。棉花坑矿床矿前期方解石δ^(13)C_(PDB)为-4.9‰^-6.0‰,平均值为-5.5‰,与幔源的CO_2的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和平均值相似,而成矿期与矿后期由于CO_2发生脱气作用引起同位素分馏而降低,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碳来自地幔去气作用,方解石的δ^(13)C_(PDB)-δ^(18)O_(SMOW)组成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棉花坑铀矿床成矿流体中CO_2矿化剂由地幔去气作用形成。
潘春蓉杨海林潘家永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氧同位素组成矿化剂深部矿体
老挝爬奔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期次划分研究与探讨
2017年
爬奔金矿是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发现的一个大型的韧脆性剪切型金矿。琅勃拉邦断裂贯穿全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构造期次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及矿石的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为中心式环带结构。矿体由内部向外部连续发育为硅化、褐(菱)铁矿化→褐(菱)铁矿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厘定了矿区的脉体的类型及生成序列,划分出了成矿期次的阶段,依次为浸染状网脉状的红化、菱铁矿脉、纯净的方解石脉、马尾丝状透明的方解石微细脉等4个成矿期次阶段。对该地区寻找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浮耀坤杨海林杨福志童文辉董振
关键词:围岩蚀变蚀变类型成矿期次
湖北三峡地区黄陵隆起北缘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及古环境演化
2024年
黄陵隆起北缘震旦系灯影组不仅记录了震旦纪晚期环境与生命的协同演化,而且大量发育微生物碳酸盐岩,成为研究新元古代—古生代转折期古环境的重要对象。文中通过对黄陵隆起北缘震旦系灯影组开展详细的野外勘查及室内岩相分析解释,识别出云质微生物岩、云质微礁岩、云质微屑岩等的9个岩石微类,以云质微生物岩为主。根据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分析,认为发育多种向上变浅的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沉积序列以及若干颗粒滩、微生物丘构成的米级沉积旋回,并以此为基础详细刻画出4次海侵—海退次级旋回,建立了黄陵隆起北缘震旦纪晚期以潮坪相、丘滩体、颗粒滩为典型沉积特征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模式。该发育模式与现代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相似,明显特征为凝块石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以下的潮下带低能环境,较深于云质层纹石和云质叠层石。综合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沉积组合特征及沉积相演化规律,认为该地区古环境演化主要受次级海平面波动影响。推测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发育程度可能为新元古代氧化事件之后氧含量增高以及微生物大量发育的海洋岩石形成的响应,同时也可能与石板滩生物群的出现和以微生物为食的后生动物演化导致微生物含量减少密切相关。分析黄陵隆起北缘震旦系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类型,不仅可以约束震旦纪晚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古海洋环境演化,而且对于研究早期生命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下一步油气储集层的探索提供有力的依据。
范承蒙杨海林杨洋温汉捷樊海峰张洪杰李方会肖蛟龙周煜
关键词:震旦系古环境海平面变化
不同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坝渗流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以上世纪修建的均质土坝白石冲水库大坝为研究对象,基于土体渗流的基本理论,结合水工分析系统软件,分析了不同水位条件下坝体内部的浸润线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坝渗漏问题严重,坝体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且不会产生渗透破坏;上游坝坡在各水位条件下趋于稳定,下游坝坡在正常蓄水位和允许最高水位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大坝后期的除险加固提供了参考。
李泽川谭展杨海林
关键词:均质土坝渗流浸润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