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端志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汉语
  • 2篇训诂
  • 2篇训诂学
  • 2篇清末
  • 2篇清末民初
  • 2篇周易
  • 2篇小说
  • 2篇新词
  • 2篇新词语
  • 2篇民初
  • 2篇科学小说
  • 2篇词汇
  • 2篇词语
  • 1篇得意
  • 1篇得意忘言
  • 1篇训释
  • 1篇易传
  • 1篇易经
  • 1篇语词
  • 1篇语言文字

机构

  • 1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2篇杨端志
  • 1篇王毅
  • 1篇陈辉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文史哲
  • 2篇周易研究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民俗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诠释学视域下的“得意忘言”论被引量:1
2012年
王弼"得意忘言"论蕴含丰富的诠释学思想。关于"言"、"象"、"意"三者关系的论述,体现出读者主导观。王弼摆脱汉易庞杂的象数语境,援入玄学语境,借语境间的转换和融合,阐发新义理。王弼探索出一条发散型诠释模式,建立起魏晋时期经典诠释的规范。
王毅杨端志
关键词:诠释学得意忘言周易
中国尚黄文化及“黄”词族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2003年
汉民族的祖先,居住、采集、耕种的土地是黄的,洪水期饮的河水是黄的,到了晚期智人阶段,自己的皮肤也是黄的.应该说,我们的祖先,在和森林对比中,在和禾苗对比中,在和蓝天白云对比中,很早就认识了黄色.
杨端志
关键词:封建王朝儒学伦理
从字的训释看两部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
1997年
研究、编制辞书,古代训治学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丰富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成功经验。简单地概括,可以叫做“两大资料”(训沽专著和训释资料)和“两大经验”(说文系著作的经验和雅学系著作的经验)。我们现代编写字书辞书,尤其是历史性字书辞书,应当汲取这份文化遗产。因此,《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都把“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继承前人的成果”,“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等,写在自己的“前言”中,作为最高目标。现在,拿了这种标准来检查这两部辞书,基本达到了它预期的目标。但是,从严要求,仍不无遗憾,还有一些好的传统没有继承下来。我们以这两部工具书对“放”字的解释为例,谈几点看法。
杨端志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训诂学
“误读”与新义——经学文本诠释刍议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的文本诠释学产生于战国时期。从文本诠释的内容、性质和体例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义理诠释学,一般称为"传"。另一类是语言诠释学,一般称为"训诂"或"诂训"。传的特点是"解说经义","并经文所未言者而引申之","多离经"。诂训的特点是"第就经文所言者而诠释之",追求文本原貌、原义。但是,在文本诠释的历史实践中,传往往离不开训诂,训诂也离不开传。"传"的内容在西方诠释学中又称作"误读"。我们借用"误读"的概念只是为了吸收西方文本诠释中的合理成分,并不是同意放弃追求文本原貌、原义的真理性原则。在中国文化史上,"误读"是创建新义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为汉语增加新质要素的一种方式。"误读"源于春秋战国间"断章取义"、"以意逆志"、"诗无达诂"的文本阅读诠释理论,是一种理论创新、语言创新的手段。"误读"在易学发展史上,尤其《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有着突出的解释力。
杨端志
关键词:易经易传误读
论词义与词的区别被引量:3
2000年
词义和词是语言中两个不同层面的元素。词是语言音义的结合体,词义是这个结合体中的意义部分。词的本质是语音的物理性和语义的社会性,词义的本质只有语义的社会性。因此,词和词义不同:一,数量不同。古今汉语词汇约有40万条,而古今词义的有2000万个。二,结构不同。词的结构只有独立。联合、定中、述补、述宾、主谓、重叠等几种类型,千千万万的词可以共用一个结构形成。词义一个意义就有一种结构形式,语言中有多少个词义就有多少个结构形式。词义的结构十分复杂。三,构成成分不同。词的构成成分只有词素一种成分,而词义的构成成分有义库、义位、义素三级单位,三级单位又各有自己的构成成分,各级单位的构成成分也十分复杂。
杨端志
关键词:词义
竹书《易》、帛书《易》与传世本《易》语言文字研究中的问题被引量:1
2005年
《周易》研究,在历史上分象数、义理两大学派,因而形成《周易》研究的象数易和义理易两大领域,但由于不重视语言文字,造成了“狐不守丘,叶不归根”的局面。《周易》的现代研究,应当接收历史的教训,以语言文字研究为基础,包括象数、义理、语言文字三大内容。针对《周易》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帛书《易》、竹书《易》语言研究的现状,目前亟需解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版本问题,《周易》语言文字的性质特点、时代性问题,《周易》语言的口语性、社会性问题,古音通假问题等,以纠正《周易》语言文字研究中一些错误倾向。
杨端志
关键词:语言文字研究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被引量:9
2003年
训诂学是我国古代学者从认知方面研究汉语语义的传统学科,词汇词义是其核心。词汇学是近百年来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新学科,其研究中心也是词汇词义。但是,这两个学科产生的条件不同,哲学基础不同,研究汉语的历史阶段也不同。因此,对词汇词义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研究的都是词汇词义,它们又有一定的内同性。差别和内同都反映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当中就包含了汉语词汇词义研究的原创性。其重点在于汉语语言单位、汉"字"的性质、汉语词汇的单位、结构和理据以及词汇系统等问题。
杨端志
关键词:训诂学词汇学
周人文化英雄的诞生与农耕文化的成熟被引量:2
2015年
无论是远古的伏羲氏、神农氏,还是周始祖后稷,他们身上都具有文化英雄的特质,即文化英雄是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集中代表,他集才华、远见、厚德于一身,以时代先驱者的身份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中国广博的土地与悠久的农耕文化正是这些文化英雄的生发点,周人始祖后稷的传说便是由远古土地膜拜意识衍生出的谷神信仰的历史化,谷神便是周人文化英雄后稷的原型。所以,在人与土地的对话中,人与土地的关系逐渐战胜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文化英雄诞生、农耕文化也随之成熟。
陈辉杨端志
关键词:周人文化英雄后稷农耕文化
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看现代汉语新词语的发展
汉语史,从细致一点说,一般包括远古、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五个历史阶段。在远古、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这几个时代的关系中,弄清楚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即近代汉语是怎样演变为现代汉语的。本文主要是想对词汇是怎样由近代汉...
杨端志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汉语词汇历史演变
汉语词汇理论、词典分词与“词”的认知被引量:6
2003年
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语音、语法、词汇、文字等几个主要方面中,"词"的问题最困难,主要是划分"词"的标准问题。词的确定标准,在现有词汇理论方面存在异质因素,每一种标准都很难贯彻到底,表现在词典分词上则更为混乱。其实,"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命名的心理现象,划分"词"的标准要循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命名的心理去寻找。造词之初本义理据的整合性为汉语划分"词"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杨端志
关键词:词汇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