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内镜
  • 5篇胃镜
  • 3篇黏膜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迟发性出...
  • 2篇切除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无痛胃镜
  • 2篇无痛胃镜检查
  • 2篇息肉
  • 2篇息肉切除
  • 2篇麻醉
  • 2篇内镜黏膜
  • 2篇镜检
  • 2篇护理
  • 2篇肠镜
  • 2篇超声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杨莹莹
  • 10篇兰春慧
  • 7篇沈小春
  • 6篇曹艳
  • 6篇陈东风
  • 3篇刘海燕
  • 3篇李平
  • 3篇周银斌
  • 2篇孙文静
  • 2篇兰丽
  • 2篇沈晓春
  • 2篇毕玉田
  • 2篇陈东风
  • 2篇敖兴
  • 2篇刘凯军
  • 1篇刘丁
  • 1篇王雪琴
  • 1篇王春华
  • 1篇闫庆军
  • 1篇刘馨蔓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The 14...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服二甲基硅油后水平翻转360°可提高胃镜下黏膜清洁度
目的 探讨服用内镜祛泡剂二甲基硅油后水平翻转360.可否有助于提高胃镜下黏膜可视度,并确定相对准确可达到最佳效果的翻身时间点.方法 遴选所有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人组,常规空腹10h,口服100 mL(100 mg)二甲基硅...
王春华刘海燕王秀明沈晓春孙文静杨莹莹闫庆军曹艳王雪琴兰春慧陈东风
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及出血患者处理方法,为防治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1 24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部位、术后病理并评估出血患者术后处理方法。结果 1 243例行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1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13%。出血组有1例发生再次迟发性出血;有2例在迟发性出血止血后,因再次血便而行第3次肠镜检查。迟发性出血发生的时间为(4.73±2.49)d。出血组息肉好发部位为直肠(7/14,50%)。出血组息肉直径为(16.65±4.91)mm,大于未出血组的(8.07±4.2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中幼年性息肉和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多见(P<0.05)。出血组患者创面经荷包缝合、止血夹夹闭、电凝止血或注射止血后均达到止血效果。结论患者年龄大、伴高血压或糖尿病,息肉较大、位于直肠,幼年性息肉或管状腺瘤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是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在发生迟发性出血时,在肠镜下根据创面不同选择荷包缝合、止血夹夹闭、电凝、注射止血均能达到理想效果。
周银斌沈小春杨莹莹陈东风兰春慧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迟发性出血肠镜
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疗效探索及手术配合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ME)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疗效及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22日至11月3日住该院消化科内镜中心住院并明确诊断的贲门失迟缓症患者13例,进行POME手术。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术后第1、3、6个月Eckardt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ME术中配合同样重要,对手术能否成功有一定影响。结论贲门失迟缓症患者接受POME手术症状明显缓解,掌握好术中配合要点,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曹艳兰春慧杨莹莹刘凯军陈东风毕玉田刘蕾
关键词:贲门失迟缓症手术配合
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200例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对老年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 年9-11 月收治的200例60~80 岁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按照常规的术前准备,通过静脉注射瑞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药品,待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后开始插入胃镜.然后对患者进行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保证检查顺利完成.结果 200 例老年患者检查结束后均安全离开检查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观察和细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刘馨蔓杨莹莹曹艳
关键词:胃镜检查麻醉围手术期护理无痛胃镜
639例胃内胆汁反流与禁食时间相关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时胃内胆汁反流与禁食时间的关系,探讨胃镜下诊断病理性胆汁反流的最佳禁食时间。方法将2016年1~6月我院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6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胃镜检查前禁食时间长短分为上午组(禁食12~17 h)和下午组(禁食18~24 h)。比较2组患者胃内胆汁反流程度与禁食时间的关系,根据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BRI)及胃内胆汁反流严重程度判断是否为病理性反流,探讨胃镜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合理禁食时间。结果纳入639例患者,其中上午组55例(16.98%,55/324)、下午组75例(23.81%,75/315)发生胆汁反流。下午组Ⅰ级胆汁反流发生例数显著高于上午组(50例vs 27例,χ~2=8.823,P=0.003),2组间Ⅱ级及Ⅲ级反流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级χ~2=0.02,P=0.89;Ⅲ级χ~2=0.07,P=0.89)。上午组有35例BRI≥14,下午组有29例BRI≥14。结合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及BRI值,上午组确定为病理性胆汁反流人数显著高于下午组(χ~2=7.915,P=0.005)。根据BRI值,上午组发生反流患者中Ⅰ级有20例为生理性,7例为病理性,Ⅱ级和Ⅲ级则全部为病理性;下午组Ⅰ级中有45例为生理性反流,5例为病理性反流,Ⅱ级中有1例为生理性反流,16例为病理性反流,Ⅲ级则全部为病理性反流。下午组发生生理性胆汁反流人数多于上午组(χ~2=7.915,P=0.005)。自禁食12 h起,按照每小时出现胆汁反流人数分组,结合BRI值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胆汁反流,患者禁食时间过长(下午组)被误诊为病理性胆汁反流可能性更大。结论患者禁食时间过长易被误诊为病理性胆汁反流,内镜检查时间在禁食12~14 h内完成最为合适。
周银斌文良志刘凯军兰春慧沈小春杨莹莹陈东风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禁食时间
17肽胃泌素与TFF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杨莹莹
58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护理方法。方法58例患者于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术前饮食准备;治疗中做好术中护理;术后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中心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E治疗。病变直径5~30mm,均一次性完整挖除病变,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开始至完整剥离病变的时间)40~135min,平均(51.7±14.2)min,术中出血5例(8.6%),经氩离子凝固术、电活检钳凝固术或金属夹闭合创面止血成功,有7例术中并发穿孔,穿孔发生率12.1%(7/58),应用金属夹夹闭缝合穿孔,腹腔穿刺抽气,术后给予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抗炎等治疗,均保守治疗成功。58例患者均无术后出血。ESE治疗后住院5~14d,平均7.5d,穿孔患者术后1个月胃镜复查见穿孔均闭合,所有患者接受随访3~26个月,未见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李平王军刘海燕王晓敏兰丽曹艳沈晓春杨莹莹陈东风兰春慧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挖除术胃肠道间质瘤护理体会
消化内镜清洗及消毒质量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分析本院内镜洗消效果不合格原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确保内镜诊疗安全。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至5月和2015年10至11月本院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和980镜次的监测结果。后者每镜次监测结果不合格者均进行溯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追踪并落实,直至重新采样监测结果为合格。结果 2015年4至5月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合格率为97.87%,有21镜次不合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2015年10至11月再对清洗、消毒后的胃肠内镜随机采样检测980镜次,合格率提高到99.69%,仅3个不合格的镜次,与采取干预措施前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引起院内镜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及时溯源分析,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完善内镜洗消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追踪落实,能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曹艳杨莹莹韩然李佼高灼沈小春兰春慧陈东风毕玉田刘丁
关键词:内镜干预措施
超声内镜联合经内镜微探头在食管癌T、N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和经内镜微探头(TEMP)检查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食管癌术前进行T、N分期中的准确性,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在食管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47例初治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EUS和TEMP及EUS联合TEMP检查,并同时进行T、N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结果 EUS、TEMP和EUS联合TEMP组判断食管癌侵犯深度即T分期的正确率分别为77.8%、79.5%和92.5%,EUS联合TEMP组较单用EUS和TEMP的正确率高出14.7%和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周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即N分期的正确率分别为75.0%、56.4%和90.5%,EUS联合TEMP组较单用EUS和TEMP的正确率高出15.6%和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联合TEMP能更准确地对食管癌进行T、N分期,EUS对食管壁增生显著,但未狭窄者以及淋巴转移的判断更具优势,TEMP对早期病变及食管腔梗阻者更适合,采用何种超声诊断应根据患者普通胃镜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并结合各自优势进行诊断能显著提高食管癌T、N分期的正确率。
杨莹莹沈小春樊玲兰春慧
关键词:超声胃镜超声微探头食管癌TN分期
不同麻醉方式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静脉麻醉及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对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镜中心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吞入异物的268例患者在表面麻醉、静脉麻醉及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下经胃镜取出异物的临床资料。其中表面麻醉组106例,静脉麻醉127例,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组35例。比较3组手术成功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视野清晰度、治疗完成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表面麻醉、静脉麻醉与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检查前与检查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不同程度增加,手术操作前与手术操作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手术操作中SBP、DBP、HR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手术操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组血压、HR、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静脉麻醉与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组的视野清晰度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与经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组的治疗完成时间、呕吐、呛咳反应、黏膜损伤率均低于表面麻醉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患者痛苦少,手术时间短,具有安全、快捷、舒适的优势。
沈小春杨莹莹李春霞兰丽李平敖兴肖前松司颖兰春慧
关键词:麻醉胃镜回顾性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