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镜
  • 5篇超声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4篇黏膜
  • 4篇膜下
  • 4篇内镜黏膜
  • 4篇超声内镜
  • 3篇黏膜切除
  • 3篇黏膜切除术
  • 3篇黏膜下
  • 3篇黏膜下剥离术
  • 3篇膜切除术
  • 3篇镜检
  • 2篇直肠
  • 2篇上消化道
  • 2篇食管
  • 2篇术前
  • 2篇微创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12篇林世永
  • 11篇徐国良
  • 8篇罗广裕
  • 7篇单宏波
  • 7篇李茵
  • 6篇张蓉
  • 5篇高晓燕
  • 4篇黎建军
  • 2篇李传行
  • 2篇高小燕
  • 2篇杨箐
  • 2篇王菁
  • 2篇贺龙君
  • 1篇钟碧绿
  • 1篇万德森
  • 1篇欧燕妮
  • 1篇纪海玲
  • 1篇谢路萍
  • 1篇王国宝
  • 1篇王辉云

传媒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提高下咽及喉部病变检出率的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胃镜检查时采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模式是否能够比白光模式提高下咽及喉部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在我院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选取18岁及以上人群或既往有食管癌、鼻咽癌等病史人群,胃镜检查中均先后分别采用白光及NBI模式进行下咽及喉部的观察、记录。若进镜时无法完成上述部位观察,则待退镜时再进行相应观察、记录。最终,将白光模式与NBI模式的病变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共入组1287例患者,其中男性761例,女性526例,共检出病变43例(检出率3.3%),其中肿瘤性病变28例(65.1%),恶性肿瘤20例(46.5%)。NBI模式检出全部43例病变,白光模式检出24例病变,统计学结果提示差异具有显著性。进一步对病变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男性及患有食管癌为下咽及喉部病变检出的危险因素。研究中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NBI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下咽及喉部病变检出率,此技术有望在食管癌高发区推广应用以促进下咽及喉部肿瘤的早诊早治。
王菁邴雪陈宇帆黎建军徐国良林世永
关键词:胃镜检查窄带成像
大肠癌精筛1031例结肠镜检查报告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大肠癌结肠镜精筛的前期结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强烈建议通过初筛确定的大肠癌高危人群行结肠镜检查。详细记录结肠镜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12月共有1 031例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其中男374例(36.3%),女657例(63.7%)。结肠镜检查发现异常380例(36.9%),其中息肉、炎症或肿瘤361例(35.0%),大肠癌13例(检出率1.3%),息肉327例(检出率31.7%),腺瘤239例(检出率23.2%),进展期腺瘤140例(检出率13.6%)。大肠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腺瘤及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腺瘤及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也显著提高。结论结肠镜检查是检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筛查手段;同时应加强对男性高危人群的宣教,提高其参加筛查的顺应性。
林世永杨箐刘倩雯李茵罗广裕单宏波高晓燕黎建军张蓉万德森徐国良
关键词:大肠癌结肠镜
重度吸烟对术前放化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度吸烟是否影响接受新辅助同期放化疗并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8-07-01-2011-06-30所有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患者资料,患者入组标准为:放射总剂量46Gy/23次,同期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2个周期,随后行直肠癌根治术。根据吸烟指数(包/d×年数)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5例患者分为重度吸烟组(≥20包年)83例和非重度吸烟组(〈20包年)42例。统计分析重度吸烟与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吸烟组与非重度吸烟组在放化疗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39;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5,P=0.037。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吸烟是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5.00,P=0.026。非重度吸烟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明显好于重度吸烟患者,χ2分别为4.719和5.729,P值分别为0.030和0.01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吸烟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Wald=6.20,RR=3.52,95%CI为1.31~9.47,P=0.013)和总生存期(Wald=5.21,RR=3.18,95%CI为1.17~8.58,P=0.023)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患者治疗前的吸烟情况与直肠癌的同期放化疗疗效无相关性,而与患者治疗后的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
张锦亮王辉云徐国良杨箐林世永单宏波
关键词:吸烟直肠癌预后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2.5cm,平均1.45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1.5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R、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病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张蓉李传行高小燕罗广裕林世永李茵徐国良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黏膜下肿瘤
结直肠腺瘤组织Axin2和Cyclin D1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隆起型腺瘤和平坦型腺瘤组织Axin 2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64例结直肠隆起型腺瘤和47例结直肠平坦型腺瘤的活检组织标本,统计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中Axin 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平坦型腺瘤中Axin 2的表达明显弱于隆起型腺瘤中的表达,而平坦型腺瘤组织Cy-clin D1的表达强于隆起型腺瘤组织CyclinD1的表达(Axin 2:z=-2.390,P=0.017;Cyclin D1:z=-3.103,P=0.002)。结论:结直肠平坦型腺瘤组织Axin 2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与隆起型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结直肠平坦型腺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不同于隆起型腺瘤。
林世永徐国良王菁
关键词:CYCLIND1
实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肺癌的诊断作用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46例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和/或胸内气管旁肿块(≥1 cm)的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其中临床拟诊为肺癌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25例,纵隔和/或肺门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21例),统计实时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率。结果:46例患者中,其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患者38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结炎3例,结节病1例,淋巴瘤1例。46例患者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34例,淋巴结核2例,淋巴结炎3例,结节病1例。38例肺癌患者共穿刺48组淋巴结,1例气管旁肿物,其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34例,假阴性4例,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7%,诊断率为87.0%。EBUS-TBNA过程安全,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一过性发热。结论:实时EBUS-TBNA,并发症少,可在门诊进行,且诊断率、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高,是诊断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当常规支气管镜未能取到阳性病理结果时,亦可尝试通过对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或肺内肿块行EBUS-TBNA来诊断。
罗广裕徐国良李茵单宏波高晓燕林世永贺龙君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肺肿瘤淋巴结
超声内镜辅助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术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135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患者(食管68例,胃55例,十二指肠12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内镜治疗方案再择期行内镜下治疗。现对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护理配合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超声内镜检查后认为可行内镜下治疗的97例病变经病理检查均获得完整切除,其中食管平滑肌瘤48例,食管脂肪瘤2例,胃平滑肌瘤21例,胃间质瘤9例,胃类癌2例,胃异位胰腺10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1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3例,十二指肠脂肪瘤1例。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5%。切除病变最大直径3.5cm(平均1.3cm)。6例病变术中出血较多,予内镜下处理后均成功止血;术中、术后未见穿孔发生。所有切除病变基底和切缘未见肿物残留。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2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是安全而有效的,且术中熟练、灵敏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且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内镜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婉华欧燕妮谢路萍纪海玲林世永李练钟碧绿高宗娥
关键词:超声内镜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3年5月~2009年12月门诊工作中发现的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病例及外院转入的此类病例中,选择符合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者70例,在全身麻醉(非气管插管)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所有病例行内镜下切除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物局限于黏膜层,并且无淋巴结转移。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结果共完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9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0例。发生术中出血2例,出血量均少于100mL,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发生术中食管穿孔1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未发现术后出血及术后穿孔病例。随访3个月~4年未发现局部复发及食管狭窄病例。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国良罗广裕林世永高晓燕李茵单宏波张蓉黎建军贺龙君王国宝
关键词:上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肠支架在结肠恶性肿瘤造成的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 既往的临床研究表明,结肠支架是一种缓解恶性肿瘤造成的肠梗阻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急诊手术的可能性,提高部分不宜行手术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化疗争取机会,使得患者能够做好充分...
陈宇帆林世永罗广裕徐国良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恶性肿瘤
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食管平滑肌瘤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0例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对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根据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对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结果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直径0.4—2.5cm(中位直径1.45cm)。24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直径超过1.5cm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中位时间30min)。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束凝固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R或ESD切除病变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个月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准确地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并指导其治疗。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的EMR治疗是简便和安全的。对于病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可行ESD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它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张蓉李传行单宏波高小燕罗广裕林世永李茵徐国良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平滑肌瘤食管镜检查内镜黏膜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