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德喜

作品数:43 被引量:1,049H指数:2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3篇阔叶
  • 12篇施肥
  • 11篇马尾松
  • 10篇阔叶树
  • 9篇混交
  • 9篇混交林
  • 8篇养分
  • 8篇杉木
  • 5篇松林
  • 5篇土壤养分
  • 5篇人工林
  • 5篇物量
  • 5篇马尾松林
  • 5篇长期施肥
  • 4篇凋落
  • 4篇凋落物
  • 4篇针阔混交
  • 4篇针阔混交林
  • 4篇生态

机构

  • 2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3篇福建林学院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昌工程学院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43篇林德喜
  • 12篇樊后保
  • 6篇李燕燕
  • 5篇范晓晖
  • 5篇刘春华
  • 4篇蒋宗垲
  • 4篇游水生
  • 4篇胡锋
  • 3篇沈宝贵
  • 3篇杨林章
  • 3篇张国防
  • 3篇袁照年
  • 3篇孙新
  • 2篇黄玉梓
  • 2篇钦绳武
  • 2篇陈爱玲
  • 2篇张华
  • 2篇汪帆
  • 1篇何育城
  • 1篇周健民

传媒

  • 11篇福建林学院学...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土壤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8
  • 3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尾叶桉营养元素动态和循环分析被引量:22
2002年
在福建平和天马林场 ,对尾叶桉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 5a的研究 .结果表明 ,尾叶桉平均每年胸径增长 2 .46cm ,树高增长 2 .5 0m ,枝、叶、干 (干材和干皮 )和根中 5种主要营养元素的总量 (N +P +K +Ca +Mg)分别为 17.11gkg- 1 、33.38gkg- 1 、9.6 6gkg- 1 和 12 .75gkg- 1 ,平均每年吸收 5种主要营养元素量 338.31kghm- 2 a- 1 ,平均每年纯吸收 5种主要营养元素量 188.2 1kghm- 2 a- 1 ,平均每年归还 5种主要营养元素量 15 0 .10kghm- 2 a- 1 ,平均循环率为 44.37% .表 4参
林德喜刘开汉罗水发
关键词:尾叶桉养分循环
甘蔗关键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宿根甘蔗在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比较甘蔗品质、产量及根系的差异性,选出最佳施肥方式,为科学种植甘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ONPK)、缓释袋控(NPKD)、单施复合肥(NPK)、单施有机肥(O)、对照(CK)5个处理,观测在不同生育期内甘蔗的生理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并比较分析。【结果】ONPK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蔗茎产量提高38.12%~76.59%,产糖量提高33.97%~80.42%;在甘蔗分蘖期,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中ONPK处理较其他施肥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其他处理分别高1.94%~22.52%,6.54%~15.93%,3.26%~24.13%,11.79%~32.93%;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在成熟期最高,但在整个生育期变化差异不明显,ONPK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提高7.90%~28.13%,12.23%~20.06%,10.00%~46.67%;NPKD处理甘蔗产量和产糖量与其他处理相比没有显著优势,与其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一致,介于NPK处理和O处理之间,但是土壤酶活方面仅低于ONPK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与其他三个处理相比分别提高2.70%~18.75%,5.14%~6.98%,33.33%~21.21%。【结论】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有助于促进促进甘蔗根系发育,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缓释袋控施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酶活性。
魏鑫林德喜袁照年郑梦雅白小芳
关键词:甘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
模拟酸雨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将杉木种子和当年生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观测和分析其生理和生长变化。结果表明,pH2.0和pH3.5的模拟酸雨严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成活,其它处理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在pH2.0的模拟酸雨条件下,杉木幼苗叶片表现明显的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透性增加,叶汁液酸化,从而使幼苗生长严重受阻。pH3.5的处理对幼苗叶片的伤害也比较明显,导致叶汁液pH值下降,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pH5.0的处理对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pH6.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樊后保黄玉梓李燕燕林德喜
关键词:杉木模拟酸雨种子萌发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Ⅰ.凋落物量及其动态被引量:39
2002年
在马尾松成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 ,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 .通过对森林凋落物的分析表明 ,上述 5个群落的年凋落物量分别为 61 49.1、 75 33.2、6741 .1、71 5 1 .5和 80 4 1 .7kg· hm-2 ,而马尾松纯林的年凋落物量为 3442 .8kg· hm-2 .各混交群落总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呈双峰型 ,第 1次峰值出现在 2~ 4月份 ,第 2次峰值出现在 8、 9月份 .在 6个群落 (包括马尾松纯林 )的凋落物组成中 ,枯叶占绝对优势 ,在凋落物总量中占5 0 %~ 71 % ,其余依次为枯枝 ( 6%~ 2 6% )、其它组分 ( 5 %~ 1 7% )、树皮 ( 9%~ 1 9% )和繁殖器官 (≈ 1 % ) .各混交群落中来自马尾松的凋落物占 5 0 %~ 5 8% ,而来自阔叶树的凋落物占 42 %~5 0 % 。
樊后保林德喜苏兵强刘春华蒋宗垲沈宝贵
关键词: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森林凋落物
马尾松林混交阔叶树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被引量:18
2004年
在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人工林下分别种植闽粤栲Castanopsisfissa,拉氏栲C.lamontii,苦槠C.sclerophylla,格氏栲C.kawakmii和青栲Cyclobalanopsismyrsinaefalia,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林分生物量的分析结果表明,5个混交群落的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59 882,200 875,221 745,221 652和245 941t·hm-2,马尾松纯林的总生物量为204 374t·hm-2。乔木层生物量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其次为根系、树枝和树叶。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粗根主要分布在0~20cm和60cm以下,而马尾松和阔叶树的细根都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内。马尾松纯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为3 678t·hm-2。混交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别为0 937,0 801,1 816,1 625和0 987t·hm-2。除马尾松与拉氏栲混交的群落外,其他群落的林下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
李燕燕樊后保林德喜苏兵强刘春华孙新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
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通过对福建省武平县天然阔叶林砍伐后火烧山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表明: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比原始林,土壤容积质量增加;总孔隙度下降;而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以及自然含水量变化比较复杂,有的增加,有的下降.而人工更新比自然更新其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林德喜游水生何育城
关键词:天然阔叶林自然更新土壤变化
模拟酸雨对福建四种山地土壤的淋溶与风化作用被引量:19
2002年
在不同pH值 (2 .0、3.5、5 .0、6 .0及蒸馏水 )的模拟酸雨作用下 ,对福建四种类型山地土壤进行了为期 12 0d的淋溶试验。结果表明 ,盐基离子的淋溶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 ,尤其当pH≤ 3.5时 ,增加最明显。 4种类型土壤中各离子淋失量大小均为 :Ca2 + >Mg2 + >K+ >Na+ ,这与原土壤中交换性盐基含量一致。在pH≥ 3.5的酸雨作用下 ,土壤中铝的淋失较少 ,而当酸雨pH =2 .0时 ,铝的淋失骤然升高。pH2 .0的模拟酸雨不仅增加了土壤铝离子的释放 ,而且加速了矿物的风化。在pH2 .0的模拟酸雨淋溶下 ,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和紫色土中由矿物风化输入的 5种阳离子总量分别为 2 .94、4 .33、4 .35和 6 .0 4 (cmol kg)土 ,显著大于其它酸雨处理。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由阳离子交换、氢氧化铝水解以及原生矿物风化缓冲作用三部分组成 ,其相对重要性不仅决定于土壤酸度、盐基饱和度和矿物组成 。
樊后保林德喜
关键词:风化作用酸雨山地土壤酸沉降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被引量:62
2006年
在25a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等阔叶树种的1a生幼苗,16年后形成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土壤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除青栲外)明显增加了林下表层土壤(0~20cm)的有机质含量。各林分下土壤全K、全Mg、全Ca、全N和全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1,6.64,4.33,1.45.0.46g/kg,表明土壤K、Mg、Ca的含量比较丰富,而N和P则相对缺乏,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N、P含量。所有混交林深层土壤(20~60cm)的有效N、P含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而有效K的含量则相反。混交林下0~20cm,20~40cm和40~60cm土壤的平均pH值分别为4.40,4.61和4.68,而马尾松纯林下各土层的pH值则依次为4.39,4.41及4.42,说明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0cm以下土层的活性酸度。套种阔叶树(除苦槠外)后由于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度,增加了土壤盐基离子浓度,从而明显提高了土壤盐基饱和度。
樊后保李燕燕黄玉梓林德喜袁颖红黄荣珍
关键词: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
炼山后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5
1998年
通过研究天然阔叶林砍伐后炼山,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2年后与原始林地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相比都对土壤养分有影响,尤其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速效磷都下降,速效钾却增加,人工更新比天然更新对保持土壤肥力作用更大.随着更新时间的增长土壤养分逐年下降。
林德喜游水生程一森
关键词:天然阔叶林自然更新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Ⅱ.凋落物养分归还动态被引量:19
2003年
在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上述5个混交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纯林的凋落物进行每月定期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N、P、K、Ca、M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25%~1.298%、0.024%~0.097%、0.037%~0.655%、1.277%~3.540%、0.235%~0.610%.枯叶中N、P、K的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格局,但Ca和Mg的动态规律不明显.不同的群落类型,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年归还总量大小均为:Ca>N>Mg>K>P,其大小范围依次为99.3~188.18kg·hm-2、20.62~67.46kg·hm-2、16.24~40.59kg·hm-2、3.9~13.08kg·hm-2、1.95~4.07kg·hm-2.上述5个混交林群落凋落物中的养分年归还总量分别为238.05kg·hm-2、213.77kg·hm-2、223.93kg·hm-2、289.90kg·hm-2、304.12kg·hm-2,而马尾松纯林为142.01kg·hm-2.所研究的5个混交林群落,其养分归还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双峰型季节动态.各养分元素之间稍有不同,但总的来说,第1峰值出现在2~4月份,第2峰值则出现在8~9月份.
樊后保苏兵强刘春华林德喜蒋宗垲沈宝贵
关键词:马尾松林凋落物林下套种阔叶树养分归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