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GRP78和IL-6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肝内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结石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RP78和IL-6在48... 唐文超 李志远 王刚 陈向东 陈昆仑 梁志伟 翟文龙关键词: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白细胞介素-6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后肠漏癌变1例报道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一种较理想术式,其优势在于可预留一条通道,用以取石、冲洗、引流、造影等,理论上可多次、反复使用,解决术后胆道残石及结石复发的问题。但此术式应注意皮下盲袢长短、肠管吻合口血供等问题... 朱广灿 范正军 梁志伟关键词:疾病预防 乌司他丁对肝癌患者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大范围肝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情况,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 d治疗组患者炎症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t=4.520,P=0.000;IL-6:t=17.982,P=0.000;TBIL:t=9.843,P=0.000;ALT:t=11.913,P=0.000;AST:t=4.520,P=0.000)。治疗组患者大量腹水发生率(χ^2=4.212,P=0.040)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t=9.994,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炎症因子的生成,保护肝功能,降低大量腹水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邓毅磊 梁志伟 杜帅 张伟博 冯伟 周梦豪 赵龙栓关键词:肝切除术 肝功能试验 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行过渡性ICU监护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行过渡性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8例大范围肝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过渡性ICU监护,分为ICU组(92例)和非ICU组(4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大量腹水、肝功能衰竭、胆漏、感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组患者总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ICU组[(72019±24516)元比(67002±2137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是患者术后行过渡性ICU监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过渡性的ICU监护不会降低大范围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反而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李健 梁志伟 邓毅磊关键词:肝切除术 重症监护 手术后并发症 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胆汁引流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不同大小胆肠吻合口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胆管炎(9.4%)和胆漏(9.4%),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反流性胆管炎(15.6%),无吻合口再狭窄、结石形成或癌变。与术前相比,随访期间总胆红素(t=19.455,P=0.000)、直接胆红素(t=18.479,P=0.000)、碱性磷酸酶(t=3.229,P=0.002)和γ-谷氨酰转肽酶(t=3.057,P=0.003)均明显下降。胆肠吻合口直径2~3 cm组与>3 cm组患者胆汁引流效果相当(t=0.284,P=0.778),近期胆管炎(χ^(2)=0.121,P=0.728)、胆漏(χ^(2)=0.121,P=0.728)及远期反流性胆管炎(χ^(2)=0.205,P=0.65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疗效肯定,胆肠吻合口直径>2cm即可。 梁志伟 赵龙栓 周梦豪 邓毅磊关键词:肝切除术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部位罕见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血管母细胞瘤及内脏肿瘤.因其早期无症状并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结合文献,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仅以胰腺、肾囊肿为表现的希佩尔-林道综合征. 叶健文 傅哲 李仁锋 周闯 梁志伟 翟文龙关键词:综合征 血管母细胞瘤 内脏肿瘤 无症状 肾囊肿 急性胰腺炎合并脾梗死破裂出血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29岁,因腹痛3d入院。患者于3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上腹部疼痛,当地医院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脾周、肝周积液。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以内科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持续性下降.原因不明,遂来我院就诊。 唐文超 叶健文 傅哲 王刚 李志远 梁志伟 翟文龙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脾梗死 破裂出血 上腹部疼痛 油腻食物 腹部CT 肾上腺髓质素诱导上皮-间充质化促进胆囊癌细胞侵袭转移 2015年 目的 探讨在人胆囊癌中肾上腺髓质素(ADM)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影响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分析ADM在25例胆囊癌及其对照组织中基因水平的表达;在人胆囊癌细胞株中进行细胞增殖、侵袭等功能实验,并分析ADM过表达后细胞上皮间质表型的变化.结果 ADM在人胆囊癌中较胆囊炎组织表达上调(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示pWPI-ADM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数(57.1±8.5)个显著高于对照组(27.7±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能促进胆囊癌细胞迁移,过表达ADM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外实验显示慢病毒转染的ADM高表达胆囊癌细胞株GBC-SD发生EMT,其表现为间质化表型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上调和上皮化表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下调.结论 ADM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其进展有直接联系,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EMT促进胆囊癌的转移复发. 周闯 李仁峰 梁志伟 乔兵兵 赵龙栓 翟文龙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 胆囊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基于血清学指标构建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鉴别诊断模型 2024年 目的借助常规血清学指标,构建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鉴别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纳入2021-06—2023-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0例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收集肝炎病毒病史、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穿刺或术后病理等临床数据。使用Lasso回归与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具有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鉴别诊断意义的关键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构建列线图并进行模型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共线性诊断,筛除VIF>5的变量,并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性别、肝炎病毒病史、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血清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7个关键变量。通过逐步回归法进一步缩小为性别、肝炎病毒病史、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血清碱性磷酸酶5个核心鉴别变量。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AUC值为0.986,灵敏度为0.942,特异度为0.958。校准图表明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值拟合良好,且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优良的净效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常规血清学指标的鉴别模型,在鉴别诊断HCC与ICC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 杨超豪 马鹏飞 梁志伟 王红飞 张娣 赵龙栓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列线图 内质网应激诱导钙网蛋白膜转位促进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衣霉素刺激肝癌细胞SMMC-7721、HepG2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指标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及钙网蛋白、MMP-9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并用小干扰RNA沉默钙网蛋白联合衣霉素处理后观察肝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及MMP-9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衣霉素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I及HepG2后BIP、细胞膜上钙网蛋白、MMP-9表达量增加,且转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沉默钙网蛋白联合衣霉素处理后,与衣霉素单独处理相比,沉默钙网蛋白联合衣霉素组肝癌细胞SMMC-7721及HepG2MMP-9表达量降低,且转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诱导钙网蛋白发生膜转位增强肝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 翟文龙 叶健文 梁志伟 阎冰 杨佳 李仁锋 周闯 冯若关键词:内质网应激 钙网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