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拉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超高效
  • 4篇超高效液相
  • 4篇超高效液相色...
  • 2篇香茶菜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对映
  • 1篇盐制
  • 1篇盐炙
  • 1篇药材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大理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韩国中央大学

作者

  • 11篇武拉斌
  • 6篇黄林芳
  • 5篇黄波
  • 5篇姜北
  • 4篇陈士林
  • 4篇李雯
  • 4篇黄振元
  • 4篇付娟
  • 2篇降雪
  • 2篇肖朝江
  • 1篇任伟光
  • 1篇曾锐
  • 1篇王增绘
  • 1篇郑司浩
  • 1篇韩冰洋
  • 1篇田新雁
  • 1篇黎胜红
  • 1篇董相

传媒

  • 3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七届(西部...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豨莶草及其酒炙品UPLC-Q-TOF/MS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正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杉烷-19-酸、木犀草素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负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豨莶苷、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矢车菊黄素、豆甾醇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酒炙后其主要活性成分奇壬醇、豨莶酸、豨莶酮、槲皮素的量均明显升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结论各成分量的变化可能是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变的物质基础;建议将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作为区分豨莶草生品与炮制品(酒炙)的指标成分,并在商品酒炙豨莶草上得到了成功验证。
任伟光武拉斌降雪黄林芳
关键词:豨莶草奇壬醇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补骨脂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究补骨脂盐炙前后成分变化,从化学角度阐释补骨脂盐炙后缓和其"性本大燥毒"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监测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结合Markerlynx软件分析。结果:补骨脂盐炙前后成分差异显著,盐炙品中补骨脂素(psoralen)、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异补骨脂查尔酮(isobavachalcone)、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含量明显升高,补骨脂色酚酮(bavachromanol)、补骨脂酚(bakuchiol)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是补骨脂盐炙后增效减毒和药性变化的物质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盐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鉴定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补骨脂查尔酮(bavachalcone)及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可做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成分。本实验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补骨脂盐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补骨脂盐炙品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增绘付娟武拉斌降雪黄林芳陈士林
关键词:补骨脂黄酮
UPLC-Q-TOF/MS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成分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橘核及其盐制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盐制前后成分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盐制品中圣草枸橼苷、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含量升高,发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鉴定为柠檬苦素、黄柏酮、诺米林,可作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成分。
曾锐付娟武拉斌黄林芳
关键词:橘核
基于UPLC-Q-TOF/MS技术盐炙橘核炮制机理研究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进行橘核及其盐炙品的成分分析,并比较盐炙前后成分变化。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100 mm×2-1 mm,1.7μm,Wat...
付娟黄林芳武拉斌陈士林
茴香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茴香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茴香干燥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莳萝脑(1)、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2)、β-谷甾醇(3)、亚油酸(4)、亚油酸甘油三酯(5)。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茴香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
武拉斌黄波肖朝江董相姜北
关键词:化学成分
基于UPLC-Q-TOF/MS技术盐炙橘核炮制机理研究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进行橘核及其盐炙品的成分分析,并比较盐炙前后成分变化。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100 mm×2-1 mm,1.7μm,Wat...
付娟黄林芳武拉斌陈士林
基于化学成分及分子特征中药材肉苁蓉生态型研究被引量:38
2014年
中药材生态型多样性是道地药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地药材—"沙漠人参"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干旱区濒危药用植物和关键物种,新疆和内蒙古是其重要主产区和传统道地产区.前期研究表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新疆北疆是肉苁蓉两大生态适宜生产集中区(两类生态型),本文进一步对两大产区肉苁蓉化学成分、分子地理标识及生态因子进行考察.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肉苁蓉苯乙醇苷及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基于psbA-trnH序列对不同产地肉苁蓉进行分子鉴别及分析;通过"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获得两大产区包括温度、水分、光照等生态因子数据;运用生物统计、数量分类等分析方法,对肉苁蓉进行生态型划分.UPLC-QTOF/MS分析表明,内蒙古与新疆产肉苁蓉明显不同,鉴定出16种成分,其中2′-乙酰毛蕊花糖苷可作为区分两大产地肉苁蓉的指标成分;psbA-trnH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肉苁蓉不同产地间序列位点存在差异,新疆产肉苁蓉在191位点为G,内蒙古产则为A,NJ tree分析表明,肉苁蓉两个产地明显分为两支,差异显著;生态因子数据亦表明,肉苁蓉的两大气候地理分布格局.本文为研究不同生态区域中药生态型及品质变异的生物学本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深化道地药材理论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黄林芳郑司浩武拉斌降雪陈士林
关键词:肉苁蓉生态型化学成分地理分布
腺花香茶菜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根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腺花素(2)、乌索酸(3)、β-谷甾醇(4)、7α-羟基豆甾醇(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获得,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武拉斌李雯黄振元黄波姜北
关键词:腺花香茶菜萜类化合物
异长齿黄芪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异长齿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对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油三亚油酸酯(1)、羽扇豆醇(2)、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3)、二十四碳酸(4)、β-谷甾醇(5)、异甘草素(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黄振元黄波武拉斌李雯姜北
关键词: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神黄豆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对神黄豆Cassia agnes Brenan茎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阿夫儿茶精(1)、12,13-dihydromicromeric acid(2)、白桦脂醇(3)、8(17),12E,14-labdatrien-19-ol(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二十四烷酰单甘油酯(7)、sitoindoside I(8)、9Z,12Z-octadecadienoic acid(9)和间苯三酚(10)。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神黄豆中发现。
黄波黄振元武拉斌李雯姜北黎胜红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