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永建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淮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文学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学史
  • 3篇文学史
  • 2篇地方高校
  • 2篇学者
  • 2篇意象
  • 2篇症候
  • 2篇中国现当代
  • 2篇现当代
  • 2篇现当代文学
  • 2篇小说
  • 2篇校长
  • 2篇纳新
  • 2篇固守
  • 2篇高校
  • 1篇当代散文
  • 1篇底层文学

机构

  • 13篇黄淮学院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段永建

传媒

  • 5篇天中学刊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传记文学
  • 2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作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越与固守——论王英琦对当代散文的贡献
2010年
王英琦的散文不但充溢着强烈的情感和阳刚之气,而且还从宗教的内省中寻找着人性的大限,把生命的深层体验与人类神圣的认知之谜融为一体,积极追求人的终极价值,并从内省中思考着人生、社会、宇宙之谜。王英琦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她的散文创作从情化到理化、从实化到虚化的转变。她的创作和思考远离了消遣性和非理性,这使她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段永建
关键词:散文固守
文学主体回归与灾难镜像再现——论“文学豫军”灾难叙事的转向
2022年
“文学豫军”的灾难书写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主要呈现出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定胜天的灾难意识;在新时期则表现出以多元杂糅的手法对灾难生成原因的探究以及对灾难发生的反思与批判;进入21世纪,灾难叙事表现出由单一现实主义向多元杂糅、由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由人定胜天思想向生态意识转变的诗学特征。“文学豫军”的灾难叙事,不仅再现了创作主体心路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流变,而且还勾勒出当下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变化及内在机理的表征。
段永建
关键词:灾难叙事文学豫军
论文学史的遮蔽“症候”——以抗战文学入史为中心被引量:1
2019年
由于受文学史观、价值评估体系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文学史在编撰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遮蔽症候。就抗战文学入史而言,遮蔽症候即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对相关抗战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新成果、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等内容的入史过程中存在的遮蔽和忽略现象。而要复魅被遮蔽的抗战文学历史真相,祛除文学史的遮蔽症候表征及其同质化书写的不良影响,除了要纠正治史中文学史观、价值评估体系等使用的偏颇之外,还需要采取尊重文学史实和彰显文学“肌质”的治史策略。
段永建
关键词:抗战文学文学史遮蔽症候
河南现代文学式微探究
2016年
河南省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古代曾出现过杜甫、韩愈、李商隐、程颢、朱熹等为数众多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当代文坛又涌现出姚雪垠、李准、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刘庆邦等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在现代文学时期,河南文坛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河南文学中心地位南移、文学生产体系滞后、文学对外交流受阻等原因所造成的。
段永建
关键词:文学中心文学交流
论李佩甫小说对乡土叙事的固守与突破被引量:1
2007年
李佩甫作为一位主要从事农村题材创作的作家,在创作中自然衣钵了传统乡土叙事中守望乡土、拒斥城市的情结。进入新时期,他聚焦社会现实、挖掘生活本质,以官本位思想为突破口,既对封建传统积习进行批判,又本着启蒙、救赎与建构的思想,借助其小说文本,在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探讨,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乡土叙事的超越。
段永建
关键词:乡土叙事官本位
“底层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底层文学"的兴起,其在中国文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文学期刊也对"底层文学"的关注度随之提高,这对"底层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底层文学"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不断增多。本文基于底层文学和症候式分析法,对底层文学的现状进行描述,从"底层文学"精神价值和超越现实生活的精神境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症候式分析。
段永建
哈代和张爱玲小说风景意识探析
2008年
哈代和张爱玲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他们在其文学创作中,借助于月亮、太阳、鸟等各种意象,表达了强烈的风景意识,并进而彰显了创作的主旨。
段永建
关键词:哈代意象
刘中树:守正纳新的学者校长(上)
2018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界,卓有建树的学者为数不少,同样,在中国重点高校中政绩卓著的校长也不乏其人,但身兼中国现代文学知名学者和中国重点大学校长双重身份者则屈指可数。刘中树就是这样一位并蒂双修的学者和校长。可以说,正是凭着对学术的挚爱和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满腔热情,刘中树在治学与治校之间寻找到了适于自己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从教近60年来。
段永建
关键词:鲁迅思想鲁迅研究
浅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作为区域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地方高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地方高校无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地方高校应以创新驱动为中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段永建
关键词:高校区域经济
论鲁迅作品幽默笔法的三维度
2014年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在创作中往往把含蓄深邃的讽刺与抒情、比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机智、凝练的语言,对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人性中虚伪、迂腐、麻木等痼疾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在沉郁且饱含深情的讽刺中形成了幽默的新颖性、内省性和悲剧性,使人们在笑声中愤慨、深思、反省和清醒,从而使幽默笔法达到全新的高度,产生出新颖的表达效果。
段永建
关键词:幽默笔法讽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