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宜萱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小麦
  • 7篇锈菌
  • 7篇叶锈菌
  • 4篇锈病
  • 3篇侵染
  • 3篇侵染过程
  • 3篇小麦品种
  • 2篇叶锈病
  • 2篇小麦叶
  • 2篇小种
  • 2篇过氧化物
  • 2篇过氧化物酶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条锈病
  • 1篇多酚氧化酶活...
  • 1篇选育
  • 1篇亚细胞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叶片
  • 1篇生理分化

机构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陕西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汪宜萱
  • 4篇王智炘
  • 3篇刘娟
  • 3篇张凤国
  • 2篇朱之堉
  • 2篇王焕如
  • 1篇王智所
  • 1篇赵兰波
  • 1篇原宗英
  • 1篇王冬梅
  • 1篇谢俊雪
  • 1篇郑文杰
  • 1篇李艳芳
  • 1篇李艳芳
  • 1篇杜恩强
  • 1篇袁文焕
  • 1篇刘敏英

传媒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和小麦品种抗叶锈性研究
王焕如汪可宁何家泌张景春刘泉姣李艳芳朱之育汪宜萱袁景顺
该项目由农业部科技司组织国内研究小麦叶锈病的8个主要单位组成协作组,针对小麦生产中的塑病害-叶锈病进行了10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首次建立了一套适于中国用的鉴定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寄主,结束了过去沿用国际鉴别...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生理分化
小麦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49
1989年
叶锈菌侵染引起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现出两个高峰,峰Ⅰ出现在接种后60小时,峰Ⅱ出现在接种后84或132小时。不亲和组合的峰Ⅰ显著高于亲和组合,而峰Ⅱ则相反。慢锈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有自身的特点:自接种后36小时起活性急剧升高,其峰Ⅰ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多酚氧化酶在接种后36小时不亲和组合出现活性峰,而此时亲和组合的活性却低于对照。侵染后期的活性恰好相反。鉴于抗、感、慢锈品种在感染叶锈菌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因而可用来作为鉴定小麦品种抗叶锈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刘娟王智炘汪宜萱谢俊雪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过氧化物酶
叶锈菌侵染过程中Ca<'2+>在小麦叶片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刘娟汪宜萱郑文杰王智所王冬梅
关键词:亚细胞
文献传递
陕西省小麦品种与陕西省不同年份的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1989年
用来自陕西省1982—1987年6年的146个小麦叶锈菌株分别对陕西省34个小麦品种接种,分析毒力频率、毒性公式、联合抗病性。结果表明①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8个生产品种中有13个高感叶锈病,占72.2%。②在12个抗源材料中,有9个对抗叶锈没有利用价值。③用不同年份的菌株进行试验所得的毒力频率、毒性公式和联合抗病性的结果都有差异,因此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研究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应具有“时态观点”。
汪宜萱朱之堉王焕如张凤国袁文焕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河北省冬小麦条锈病及白粉病一般抗性选育探讨
1992年
在美国小麦锈病专家威廉·雷格林(Willian Q.Loegering) 的生物间遗传学观点启迪下,用选育一般抗性的方法,对河北省优良生产品种和主要抗源进行初探,希望能快速选出适合我省既抗病、农艺性状又好的优良品种及抗源。通过本试验选出冀麦23、原冬3号、CA841、CA8519、冀植88—5067、唐86—4043、88中54、小偃6号、遗4050等,可供进一步测试。
汪宜萱赵兰波侯淑芳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抗性选育
山西省小麦品种与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1993年
199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温室用1989年从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中部晚熟冬麦区、北部春麦区的13个县(市)的不同生态区采集的181个叶锈菌菌株与山西省的33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亲本材料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具有不同的毒性.例如丰抗13在各生态区表现的抗、感反应不一致,即使在表现抗病的地区,其抗性也不一致.
汪宜萱刘敏英李艳芳原宗英杜恩强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生态区
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被引量:7
1989年
本文研究了抗叶锈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和毒力不同的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亲和组合在接种后48小时出现新酶带3,酶带4活性明显增强,120小时后又出现新酶带9。但亲和组合没有新酶带出现,而在接种后96小时酶带4活性也明显增强;(2)慢锈品种在接种后120小时以前,酶带4活性稍有增强,在120小时后其活性骤然增强。这可能是慢锈品种的特点。如果这些特点在更多的品种上得到验证,则POD同工酶谱分析有可能作为鉴定品种抗叶锈性和区分感病或慢锈品种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王智炘汪宜萱刘娟祖君鸣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不同亲和性的小麦品种和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8
1991年
用整叶透明染色法系统地观察了不同亲和性的小麦品种和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表明,(1)从气孔下泡囊形成迟早和初生侵染丝的生长开始,各组合间呈现明显的差别,暗示着品种——小种相互识别和抗性表达从这个阶段开始;(2)除了不亲和组合和慢锈组合出现过敏性反应外,在亲和组合的感病品种5389与叶锈菌小种互作中也观察到了少数侵染点有坏死细胞出现,但出现时间较晚,坏死细胞数目很少,并不影响菌丝的扩展。根据上述现象,本文讨论了过敏性坏死细胞形成的专化性和利用生理和组织学某些特征作为品种抗性鉴定的指标的意义。
张凤国王智炘汪宜萱朱之堉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小种组织病理学
几种整叶透明染色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1989年
1 研究目的在植物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工作中,显微观察是关键的步骤。六十年代初期,许多工作者是通过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关系,但这种方法很赞时间,不适宜观察大量样本和观察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顺序性和整体动态。1962年 Shipton
张凤国汪宜萱王智炘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