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丽
- 作品数:2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常常”和“往往”被引量:10
- 2006年
- “常常”和“往往”是一对容易被混淆使用的词。通过实例讨论它们在语义特征、句法分布、句类选择上的不同,并对两者进行区分。
- 沈桂丽
- 关键词:语义特征句法分布
- 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
- 语词定义作为语词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的研究对象,也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不足,尤其是传统逻辑一直未能明确语词定义,未能有效地对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进行区分,对语词定义的定义方法...
- 沈桂丽
- 关键词:语词定义
- 文献传递
- 谈谈略语的界定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目前对"略语"的认识模糊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略语在形式上、内容上应具备的条件,并将略语与简称、数字略语、缩略词、总称、合称、泛指、代称及复合词等其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 沈桂丽
- 关键词:略语缩略词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义中逗号、分号使用的逻辑问题
- 2009年
-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了《现代汉语词典》,并与时俱进,进行了多次修订。无庸质疑,这部词典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下面就最新修订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说说释义方面的一点瑕疵,以求释义的科学、规范。
- 沈桂丽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逻辑问题逗号分号汉语规范化
- 释义语言应注意的个点问题
- 2009年
- 词典释义在语言上应注意:一、词典释义应避免以难释易;二、词典释义应避免"辗转递训"和"重叠释义";三、词典释义应避免语言拖沓,甚至前后矛盾;四、词典释义应避免描述语言支离破碎。
- 沈桂丽
- 关键词:释义明白
- 走出学校,走进生活——从汉字修辞学看商品品牌名
- 2013年
- 当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不少人购买商品往往会认准品牌来消费。然而,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一不留神就买了山寨商品。确实,有的商品品牌号与一些知名品牌号在视觉上很相似,难免使一些消费者视觉模糊,从而买了似是而非的商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了解这类商品品牌号命名的方式很有必要。而学习汉字修辞学有助于我们认清商品牌号。
- 沈桂丽
-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瑕疵与改进
- 2007年
- 本文以2002年版和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为例,说明词典释义的准确性是离不开逻辑的定义规则的制约的。
- 沈桂丽
- 关键词:释义逻辑错误
- “人化自然”与“审美呈现”
- 2011年
- "自然人化"有两个基本向度:向外,指人对自然的征服即外在自然的人化;向内,指文化向肉体的积淀即人性的生成,也称为人化自然。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本质上都是人性的理性展现。只有在审美中,理性与感性,道德与肉体,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才能得以完美结合,人性才能得以完整的呈现。审美是人化自然的象征性展现,当人性偏向于人的自然性时,审美形态偏重呈现出优美形态;当人性偏重于精神性时,审美形态就偏向于"崇高"形态。审美形态的多样性正是复杂人性的整体性表现,优美与崇高作为审美范畴只是多种审美形态的家族相似性能指符号。
- 袁牧华沈桂丽
- 关键词:人化自然审美呈现
- 逻辑的定义规则与词典释义的准确性
- 2009年
- 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的正确性的科学。在字词释义上,虽然不能照搬逻辑的定义规则,但逻辑作为思维的强大工具对词典释义是有帮助的。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的释义为例,考察逻辑的定义规则对词典释义的适用性,说明辞书编纂者必须懂一点逻辑,才有可能提高词典释义的准确性。
- 沈桂丽
- 关键词:释义逻辑错误
- 网络聊天语词汇的语体特征的计量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QQ聊天语的抽样语料进行词汇计量分析,探寻其词汇运用上的语体特点。首先,QQ聊天语的用词绝大多数都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范围内,是现代汉语的通用成分;其次,QQ聊天语在用词上有鲜明特点:一是表情成分丰富,主要指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的大量使用、重叠使用、创新使用;二是网络用语专用成分多并且紧跟时代、来源广泛。因此,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下产生的口语化的书面语体,它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
- 沈桂丽袁牧华
-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体词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