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鄂武
- 作品数:26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被引量:3
- 2001年
- 杨新红甘万崇刘仁忠潘鄂武徐红梅
- 关键词:介入栓塞治疗合并症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假性动脉瘤
- 脊柱侧凸畸形支点侧屈位数字X线摄片对矫正预测评估的价值
- 2007年
- 目的:通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4种术前数字X线摄影,分析适宜的摄影体位及影像,评估临床脊柱矫形的预测矫正数据。方法:对4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53个结构性弯曲行术前脊柱站立正位、仰卧牵引正位、仰卧侧屈正位及支点侧屈正位数字X线摄影,比较摄影特点计算校正率,并与术后站立位影像对比。测量所有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术前胸弯组和腰弯组中,仰卧牵引正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3±2)°和(38±2)°,支点侧屈正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35±1)°和(19±1)°,术后的Cobb角分别为(32±1)°和(18±1)°;仰卧侧屈正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1±2)°和(33±2)°,支点侧屈正位Cobb角分别为(29±1)°和(12±1)°,术后Cobb角分别为(27±1)°和(12±1)°。术前及术后Cobb角之间比较:支点侧屈正位无显著性差异,而仰卧牵引正位和仰卧侧屈正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支点侧屈正位校正度与校正率均大于仰卧牵引正位及仰卧侧屈正位。结论:站立正位和支点侧屈正位可保持同一状态下重复性的摄影姿势,能主动配合且易标准化。支点侧屈正位能真实反映侧凸的僵硬程度及柔韧度,较准确地预测脊柱侧凸矫形的校正度。
- 潘鄂武彭宙锋陈军陶海鹰钱葵叶丽琼汪炜伟蔡庆霞程亮
- 关键词:脊柱侧凸数字X线摄影
- 经皮椎体成形术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操作技术、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PVP在CT定位或双“C”臂DSA透视及球管多角度定位导向下,采用正位法及斜位法,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结果:31例患者共穿刺37个腰椎,9个胸椎,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31个,转移瘤15个。11例CT定位穿刺均一次成功,PVP技术操作成功率100%,疼痛完全缓解率90%。24例术后进行CT检查,4例椎体后缘出现少量骨水泥渗透;2例椎间盘渗透,均无运动障碍。结论:DSA透视任意调节球管倾斜角度,定位引导行PVP安全可靠,可掌握注射骨水泥的最佳时机,其技术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引起的临床疼痛症状。PVP术前检查资料的综合评估、患者的体位准备与穿刺针定位等对顺利进行PVP尤为重要。
- 潘鄂武唐兴桥饶珉杨新红甘万崇陈军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作CT扫描时眼球的放射防护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优化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作颞骨CT扫描的曝光参数,减少其辐射危害。方法对疑有颞骨内耳病变者87例(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接受者31例),行颞骨薄层高分辨CT扫描(HRCT),以成人扫描参数为标准,适当调整扫描曝光量及扫描角度,直至图像符合诊断的要求,并分析其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儿童颞骨CT扫描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值可降低到成人曝光量的66.67%~83.33%,DLP也可降低到66.67%~83.33%,且内耳及植入电极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优良。结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作CT扫描曝光量的适当降低,以及扫描角度的适当调整,可有效地降低颞骨局部的辐射剂量,且有效地避免了儿童眼晶体的直接辐射伤害。
- 刘昌盛张端莲郑晓华李茂进魏文洲潘鄂武唐兴桥
- 关键词:耳蜗植入植入体层摄影术
- 数字乳腺X线摄影能谱及探测器成像技术
- 乳腺摄影技术的进步,为降低辐射剂量,提高病灶检出率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介绍了应用X射线频谱及数字乳腺X线摄影探测器成像的新技术。为适应不同密度乳腺组织的检查,可采用不同的靶面材料和滤过
- 潘鄂武
- 关键词:乳腺摄影成像技术探测器
- 文献传递
- 骨样骨瘤的数字化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X线、CT,尤其是多排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骨样骨瘤24例,24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扫描18例;股骨10例,胫骨7例,肱骨3例,颈椎2例,髂骨2例;分析比较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骨质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9例和18例表现为一卵圆形或圆形瘤巢,直径<2 cm;管状骨的骨样骨瘤与骨干相邻处骨皮质见骨质硬化;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2%和100%。结论:骨样骨瘤有特征性X线表现,结合典型的夜间疼痛为主的临床症状一般可明确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恰当的CT后处理技术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 苗焕民陈军潘鄂武彭宙锋徐佑林汪炜伟查云飞
- 关键词:骨样骨瘤数字化摄影CT
- 数字化鼻咽侧位影像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鼻咽侧位片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鼻咽侧位片腺样体-鼻咽腔(A/N)比率测量值,结合临床症状及纤维鼻咽镜检查儿童腺样体的分度范围(Ⅰ-Ⅳ°)进行影像诊断。结果:112例A/N在0.61-0.89之间的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再经低温等离子射频切割消融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鼻咽侧位A/N比值,可作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客观指标。
- 潘鄂武陈军罗志宏彭宙锋汪炜伟刘昌盛
- 关键词:儿童腺样体肥大X线摄影术
- 目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放射设备的必然选择——高频X射线机
- 医疗照射是全民所受电离辐射的最大人为因素,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我国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X线机的装备工作是构建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医患双方身体健康影响...
- 陈军潘鄂武彭宙锋查云飞李茂进
-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文献传递
-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5
- 2004年
- 目的 优化鼻窦扫描剂量 ,探讨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 对常规扫描发现鼻窦病变的 80例青少年及 110例成人患者行低剂量单层追踪扫描 ,观察其成像质量 ,分析低剂量阈值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 (CTDIW )。结果 青少年组低剂量扫描的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下降幅度均为 70 .3 8%~ 75 % ,成人组下降幅度均为 68.47%~ 73 .85 %。结论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正确应用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 刘昌盛郑小华童四平魏文洲潘鄂武钱葵唐兴桥殷响林
- 关键词:鼻窦辐射防护
- 高千伏胸片影像质量临床分析
- 2004年
- 田国芳胡勇倪鄂黄海英潘鄂武
- 关键词:高千伏胸片影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