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中晚期PLC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单用奥沙利铂(OXA)治疗,OXA 140 mg静脉滴注,d1、d15;亚叶酸钙片50 mg口服,d1~14。研究组60例采用OXA联合卡培他滨(CAP)方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AP1000 mg/次,口服,2次/d,d1~14。两组均每4周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两组6个月、1年总生存率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42.1%)显著高于对照组(13.3%)(χ2=3.54,P=0.03);研究组6个月(68.4%)、1年生存率(5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26.7%)(χ2=3.62、4.96,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FP水平[(96.8±21.9)μg·L-1]与对照组[(101.2±23.8)μg·L-1]比较并无明显差异(t=0.72,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18.3%)显著低于对照组(53.3%)(χ2=5.89,P<0.01)。结论 OXA联合CAP治疗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并对老年患者及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 牛海刚 郭建平 朱福义 赵宏耀 侯志刚关键词: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化疗药物 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CD14分子的变化与意义及其与胰腺病变的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8只成年spragae-dawley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SAP组,n=24),假手术组(Control... 牛海刚关键词:淀粉酶 文献传递 三镜联合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三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山西省汾阳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AOS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 reatography,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wk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变化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6.63μmol/L±1.82μmol/L vs 11.34μmol/L±2.8μmol/L;23.38μmol/L±10.47μmol/L vs 40.25μmol/L±16.30μmol/L;6.53×109/L±2.13×109/L vs9.65×109/L±3.10×109/L;40.34 g/L±6.53 g/L vs 33.64 g/L±5.21 g/L;7.10 U/L±1.82 U/L v s 4.93 U/L±1.6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128.34 min±12.58 min vs 118.58 min±11.67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54.20 m L±10.10 m L vs 252.50m L±75.16 m L;23.16 h±3.64 h vs 70.25 h±10.53 h;5.50 d±1.13 d vs 15.50 d±4.3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12 mo,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和结石残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 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ENBD+EST+LCBDE联合治疗AOSC能� 牛海刚 高瑞忠 朱福义 张国锋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胆道镜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2年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分别采用PPH(PPH组,42例)和MMH(MMH组,58例)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PPH组与MMH组术后2年比较,在出现肛门溢液(2.38%比20.69%,P=0.007)、皮赘(9.52%比25.86%,P=0.040)和细便(2.38%比18.97%,P=0.027)方面PPH组术后少见,总的并发症发生率(9.52%比25.86%,P=0.040)和总排便功能异常(9.52%比29.31%,P=0.017)方面PPH组术后也少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痔脱垂复发(14.29%比10.34%,P=0.549)、症状改善满意度(92.86%比87.93%,P=0.636)和总的症状复发(19.05%比25.86%,P=0.42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PPH安全、并发症少、对排便功能影响小。 高瑞忠 梁小波 许长年 张金燕 王平 牛海刚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miRNA在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40例胰腺癌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的4种miRNA(miR-190、miR-196a、miR-221和miR-222)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中4种miRNA表达量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R-196a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其他3种miRNA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关,而且4种miRN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CA199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NA作为敏感而特异的胰腺癌肿瘤标志值得进一步研究。 牛海刚关键词:胰腺癌 MIRNA CA199 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2年疗效的比较 <正>目的比较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与 Milligan- Morgan术(MM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分为 PPH 组(42例)和 MMH 组(58例... 高瑞忠 梁小波 许长年 王平 张金燕 牛海刚文献传递 孕激素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全世界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体内的激素水平差异有关。孕激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组织的发育与功能调节。孕激素受体(PR)是孕激素作用的靶点,在孕激素的激活作用下,通过相关信号通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R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通过对PR分型及活性的调控展开探索研究,进一步改善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 王瑞君 郭建平 郭文科 牛海刚关键词:孕激素受体 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前列腺癌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横膈下肝血管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比较CT和腹腔镜路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横膈下方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RFA治疗43例患者的43个膈下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1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CT组),24例接受腹腔镜路径RFA治疗(腹腔镜组).结果 43例肝血管瘤的直径为6.0~11.8cm,平均(9.4±1.7 cm).2组患者血管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FA治疗,无技术失败.两组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CT组和腹腔镜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4.7%(18/19)和91.7%(22/24)(Fisher,P>0.05).RFA治疗后,15例患者发生21例次胸部并发症,其中CT组13例患者(68.4%,13/19),腹腔镜组2例患者(8.3%,2/24)(Fisher,P<0.05).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胸腔积液和膈肌破裂,Ⅲ级),均发生在CT组,其余为轻微并发症(Ⅰ级).所有轻微并发症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严重并发症分别通过胸腔引流和胸腔镜手术治愈.结论 腹腔镜路径下RFA治疗膈下肝血管瘤可明显降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是膈下肝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案. 牛海刚 高君 丁雪梅 柯山 孙文兵 辛宗海 宁纯民 国世刚 李晓龙关键词:血管瘤 手术后并发症 射频消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一种类型。由于其缺乏特异的治疗标志物,复发率、死亡率以及侵袭性均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焦点在于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占乳腺癌间质细胞的50%以上,且是肿瘤微环境中最多的免疫细胞。目前关于TAM与肿瘤相关机制的大量研究发现,TAM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TNBC治疗及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TAM在TNBC中的作用及潜在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樊星秀 郭建平 牛海刚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新辅助化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和治疗的关系 2022年 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恶性程度高且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靶点,临床和研究工作难以取得进展。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作为肿瘤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TNBC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TILs数量与TNBC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且TILs也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TILs治疗等方法发挥了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TNBC的外周血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等)与TILs也有一定关系。目前认为,TILs在TNBC的预后和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未来应对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曹薇 牛海刚 郭建平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新辅助化疗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