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维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稻瘟
  • 6篇稻瘟病
  • 6篇瘟病
  • 6篇病菌
  • 5篇病原
  • 5篇病原菌
  • 4篇稻瘟病菌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病原菌鉴定
  • 3篇水稻
  • 3篇豇豆
  • 3篇轮纹
  • 3篇轮纹病
  • 3篇多主棒孢
  • 2篇稻瘟菌
  • 2篇锈病
  • 2篇药剂
  • 2篇药剂筛选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机构

  • 12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辽宁城市建设...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作者

  • 14篇王世维
  • 11篇刘志恒
  • 6篇郑文静
  • 3篇赵宝海
  • 3篇安心
  • 3篇王妍
  • 3篇胡积祥
  • 3篇郑川
  • 3篇黄欣阳
  • 3篇魏松红
  • 3篇唐爽爽
  • 2篇赵家铭
  • 2篇马占鸿
  • 2篇侯悦
  • 2篇王树和
  • 2篇张丽霞
  • 1篇亓烨
  • 1篇骆勇
  • 1篇赵廷昌
  • 1篇滕晓菲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稻瘟病菌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致病型比较
采用2011年从辽宁水稻8个主产区采集的稻穗颈瘟标样,选择应用分离的67个稻瘟病菌株,利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鉴别,鉴定供试67个菌株分属于6群26个生理小种.从中选取具有地区代表性和品种(系)代表性的48株菌株,培养菌丝并...
王世维郑文静魏松红王妍赵宝海刘志恒
关键词:稻瘟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3种病害,分别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 iformis f.sp.tritici、小麦叶锈菌P.triticina、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引起,均是传统的气传病害,在我国四川省能够常年发生危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3种病害最经济、
初炳瑶谷医林王翠翠王树和王世维马占鸿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
辽宁省稻瘟病菌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致病型比较
采用2011年从辽宁水稻8个主产区采集的稻穗颈瘟标样,选择应用分离的67个稻瘟病菌株,利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鉴别,鉴定供试67个菌株分属于6群26个生理小种。从中选取具有地区代表性和品种(系)代表性的48株菌株,培养菌丝并...
王世维郑文静魏松红王妍赵宝海刘志恒
关键词:稻瘟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1~2012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分析辽宁省2011~2012年稻瘟病菌种群的动态分布情况,以期为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及其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采集辽宁省水稻8个主要产区稻穗颈瘟标样495份,经病菌分离、纯化,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148株菌株,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两年间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8株菌株,经鉴定划分为7群39个生理小种;两年间病菌ZA群和ZB群出现频率较高且稳定,为辽宁省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致病较弱的粳型种群ZF虽然频率仅次于ZA群和ZB群,但仍处于下降趋势;ZC群和ZD群生理小种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而ZE群小种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且2012年与ZF群持平;ZG群在2007年之后,时隔4年重新出现。各地的稻瘟病菌种群复杂程度不尽相同:辽宁东南地区,如沈阳、抚顺、丹东和大连地区种群分布较为复杂,多为6~7个种群;而渤海湾地区,如盘锦、营口等地种群分布较为简单,种群数少于6群。可见,辽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主要以致病力较强的ZA和ZB两群为主,且近年间种群频率较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全省各地的稻瘟病抗病育种提供了参考。
刘志恒王世维魏松红王海宁郑文静杨廷章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监测
辣椒叶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在中国辽宁省设施栽培辣椒上首次发现的新病害辣椒叶斑病,鉴定其致病菌为尖孢枝孢(Cladosporium oxysporum)。对该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测定:病菌菌丝生长以V8汁培养基为最适;能有效利用多种糖和氮源,分别以山梨醇和麦芽浸膏最佳;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最适pH6~8;光照可促进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77℃。病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pH7;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8℃。
黄欣阳刘志恒杨红亓烨胡积祥王世维
关键词:辣椒叶斑病生物学特性
小麦条锈病菌致病类型G22-83及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在四川省小麦品种(系)上寄生适合度的测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致病类型G22-83及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近年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的寄生适合度,在田间分别将致病类型G22-83、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接种于四川省109个小麦品种(系),采用综合病情指数法测定3个供试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显示,致病类型G22-83、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的平均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1930、0.0560和0.0379,且前者显著高于后两者;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的平均相对寄生适合度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致病类型G22-83、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在四川省109个小麦品种(系)上相对寄生适合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0626、0.0000和0.0000,前者在四川省109个小麦品种(系)上相对寄生适合度的平均水平和波动程度均高于后两者。致病类型G22-83在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上的寄生适合度较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的优势菌系。
王树和王树和龚凯悦王世维王世维骆勇
关键词:小麦小麦条锈菌寄生适合度
辽宁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型鉴定及分析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DNA样本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产物测序,对6个无毒基因PCR产物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出条带的,设计不同引物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在PCR产物电泳检测中,Avr1-CO39、Avr-pia和Avr-pii没有产物条带,对这3个无毒基因设计验证引物,其PCR产物电泳检测仍没有条带出现,其结果证明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流行稻瘟病菌中多不携带Avr1-CO39、Avr-pia和Avr-pii;对于其他3个无毒基因AvrPiz-t、Avr-pik和Avr-pita则有特异性扩增产物,说明这3个无毒基因在各稻区稻瘟病菌中以不同突变类型及不同频率出现。其中,与Pi2、Pi9和Piz-t对应的AvrPiz-t,分别在22个菌株的中被检测到,且有21个菌株的序列与其序列一致,说明该基因遗传相对稳定,也间接证明携带Pi2、Pi9和Piz-t的水稻品种在辽宁地区的广谱抗性;与基因组序列不同的16号菌株,在DNA序列192 bp处发生一个单碱基C的缺失,从而导致移码突变,且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至72位氨基酸时提前终止,而使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失去无毒基因的功能。与Pik、Pik-p、Pik-m和pik-s对应的Avr-pik,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各菌株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经测序验证等位基因序列分为4种类型(B、D、F、G),其中12个菌株携带可为Pik或其等位基因Pik-m和pik-p所识别的D类型;9个菌株携带B类型,该等位基因曾被报道,但是否具有无毒基因的功能仍未验证;另有2个菌株携带F类型等位基因,该基因为首次发现,并分别出现在丹东和盘锦地区。其特点在于与D类型基因间�
王世维郑文静赵家铭魏松红王妍赵宝海刘志恒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
吉林水稻纹枯病菌多核和双核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对采自吉林省的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菌丝生长速度,多核菌株比双核菌株明显较快,但双核菌株菌落相对致密。多核菌株在PDA上生长最快,稻秆煎汁培养基上最慢;而双核菌株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上最慢。两者菌株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和查氏培养基;多核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苯丙氨酸,而双核菌株为蛋白胨。光照能抑制多核菌株菌丝生长,但对双核菌株影响较小。二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30℃。多核菌株在pH值为7时菌丝生长最快;而双核菌株以pH值为8时最适。对于菌核形成,两种菌株均以玉米和查氏培养基为最适。乳糖不利于多核菌株菌核产生,却较适宜于双核菌菌株;以果糖为碳源时,两者菌株菌核干重差异最大。KNO_3利于多核菌株产生菌核,而双核菌株以苯丙氨酸最适。多核菌株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20℃,而双核菌株为25℃。两者菌株菌核形成均以pH值5为最适。对于致死温度,多核菌株菌丝和新鲜菌核均为56℃,10min;而双核菌株为49℃,10min。
刘志恒胡积祥王世维侯悦黄欣阳李忠祥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生物学特性
水杨酸诱导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及抗瘟性的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选用丽江新团黑谷和以其为背景的水稻单基因系Pi9为试验材料。试验分2组进行,一组以0.01 m M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将2个品种5叶期幼苗做喷雾处理,另一组喷清水作为对照,2 d后,2组同时喷雾接种稻瘟菌孢悬液,病原菌选取2012年辽宁省优势菌株ZA1,以无菌水接种做对照。接种稻瘟病病菌后1~5 d对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研究,间隔24 h取样1次,连续检测5次。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组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比清水对照组提高,接种稻瘟菌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无菌水对照组;Pi9单基因系高于丽江新团黑谷的酶活性。同时到显症期SA处理组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在水稻抗稻瘟病过程中,SA处理提高了SOD和POD的酶活性,并通过改变基础抗性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赵宝海王世维郑文静刘志恒张丽霞
关键词:水稻水杨酸稻瘟病抗氧化酶
辽宁省豇豆新病害——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多主棒孢霉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地。1989~1990年,黄书豪和李增平(1991)在海南发现豇豆轮纹病的为害,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豇豆棒孢菌[Corynespora.vignicola(Kawnura)GoTo];...
李健冰安心唐爽爽郑川王世维刘志恒
关键词:药剂筛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