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标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公安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被引量:1
- 2005年
- 我国刑法典第26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罪,也称准抢劫罪、准强盗罪、事后抢劫罪,是指在盗窃、诈骗、抢夺的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毕后非法状态持续的一定期间内,由于行为人在主客观方面出现了特定的变化,使整个行为的性质恶化,从而在法律评价中要以抢劫罪论处的情形。厘清转化型抢劫罪的形态,把握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才能正确定罪和准确量刑。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刑法
- 论信息化与社区警务被引量:1
- 2004年
- 社区警务是第四次警务革命推出的一种警务模式,具有主动型、防范型、服务型的特点。信息化在社区警务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开展信息化社区警务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要求。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社区警务信息化警务模式
- 论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被引量:3
- 2005年
- 中国现行刑法典第2 6 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罪,亦称准抢劫罪、准强盗罪、事后抢劫罪,它 是指在盗窃、诈骗、抢夺的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毕后非法状态持续的一定期间内,由于行为人在主客观 方面出现了特定的变化,使整个行为的性质恶化,从而在法律评价中要以抢劫罪论处的情形。理清转化 型抢劫罪的形态,把握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
- 有组织犯罪对策理念的几个误区
- 2003年
- 有组织犯罪的对策理念方面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不以为然;二是对现实的中国有组织犯罪过分夸大渲染;三是宣传上的神秘主义;四是警方的种种失误。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
- “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3
- 2006年
- “地下钱庄”作为一种非法的、游离于现有金融体系之外的市场化金融平台,利用或部分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结算网络,为洗钱犯罪、特别是涉及跨国(境)资金转移等提供流动性、隐蔽性服务的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对国内经济安全、社会风气和政治稳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结合当前我国“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严峻形势,笔者对“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特点、洗钱通道、洗钱的危害性等进行分析,并从法律、制度、政策、刑事侦查等几个方面,对“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对策。
- 王伟标李兴锋
- 关键词:地下钱庄洗钱犯罪
- 论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被引量:2
- 2004年
- 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是指作为故意犯罪的转化型抢劫罪在行为人实施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形成的各种结局性状态。转化型抢劫罪不存在犯罪预备这一犯罪形态。转化型抢劫罪只存在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转化型抢劫罪凡是未取得公私财物,不具备“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的,构成抢劫罪的未遂。转化型抢劫罪具备了“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就成为抢劫罪修正犯罪构成的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转化型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仍然存在未遂与既遂的区分。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既遂未遂
- 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被引量:6
- 2004年
-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流浪乞讨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正常、摇摆、反常等三种类型。流浪乞讨人员引发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对策是既要相信政策,澄清错误意识;又要正视问题,制定《办法》配套措施以确保政策的执行。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流浪乞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 关于加强二手手机市场治安管理的调研报告被引量:2
- 2005年
- 手机作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已经在社会上普及,二手手机市场也逐渐形成。在二手手 机市场中,除了正常的更新换代产品外,还存在着大量非法渠道进入的产品。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强 对二手手机市场的治安管理,防止其成为窝赃、销赃的渠道。文章以宁波市海曙区二手手机市场的现 状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
- 王伟标李鹏展
- 关键词:二手手机治安管理
- 条码和射频技术在公安业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08年
- 条码和射频作为较成熟的技术,已经应用在很多行业上,从它们的特点来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公安机关的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将公安系统需要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总结为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分别讨论了采用条码和射频技术对这两类对象管理的方法、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 王伟标黄蔚民谢康吕军王勇王海斌
- 关键词:驾驶证暂住证射频技术射频标签条码技术公安业务
- 宁波公安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 2009年
- 在当前全球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既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警务的大趋势,更是事关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目前,宁波公安信息化建设已到了一个发展中的"拐点"。根据公安部"三项建设"总体部署和宁波市公安局党委"敏锐治安、主动治安、实力治安"的工作理念,宁波公安机关在客观分析现状、理性思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三年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三四四五"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宁波公安信息化进程理清了思路。
- 王伟标
-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