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幼儿(3-6岁)体质诊断中机能评价方法的探讨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 谭思洁于学礼张一兵王佩云闫沂孔令琴刘昌玲赵志宏张莉韩建伟乔耕张桥姬静宜张玮祁文
- 该研究重在社会效益,幼儿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改善国人体质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该课题完成的3-6岁幼儿体质评价中机能检测方法:“45秒30次蹲起计算心功能指数”、“肺活量/体重”、“简单反应时”均操作简...
- 关键词:
- 关键词:幼儿体质运动处方
- 中学生心功能指数的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以60次/分蹲起为负荷,测定了12-17岁6个年龄组602人男性中学生,结果大多数年龄组间有显著性。
- 王佩云
- 关键词:蹲起心功能指数中学生
- 儿童身高助长运动处方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通过对15名小学三、四年级身材矮小的学生形态、机能测量和内分泌检查,采用运动处方进行半年的身高助长体育锻炼,结果:男童身高平均增长3.42cm,女童身高平均增长3.60cm。
- 王佩云张一兵黄耕培
- 关键词:儿童身高运动处方
- 不同形式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下肢骨纵向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血清及胫骨IGF-I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运动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可能机理,同时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身高助长运动处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各运动组分别进行9周跑台、跳跃、游泳训练,检测下列指标:1.胫骨、股骨长度;2.血清IGF-I水平;3.胫骨IGF-I水平。结果:跑组、跳组大鼠下肢骨长度明显大于游泳组和对照组;各训练组血清IGF-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跑组、跳组胫骨IGF-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游泳组。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跑台、跳跃训练明显促进下肢骨纵向生长;血清IGF-I水平相对稳定,受运动训练影响不明显;骨组织IGF-I水平受运动训练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运动中下肢骨承重及受力大小与其纵向生长有关,运动可引起骨组织IGF-I水平升高,骨中IGF-I水平可能是影响骨生长的重要因素。
- 鲍丽颖王佩云
- 关键词:骨生长
- 幼儿乳酸阈值及无氧阈心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对 33名幼儿乳酸阈及其心率值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3~ 5岁幼儿 AT时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成人及青少年 ;幼儿亚极量强度运动后乳酸峰值大多出现在负荷后 1min,反映了幼儿机体代谢的特异性。此实验结果可为幼儿有关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研究提供参数 ,所测得的乳酸阈心率值将为幼儿健身、减肥。
- 谭思洁于学礼张一兵王佩云张薇
- 关键词:幼儿心率乳酸阈运动处方
- 第二掌骨近端骨发育的X线解剖观察
- 1998年
- 在天津市0~7岁婴幼儿骨龄标准图谱研究中,对第二掌骨近端骨发育的x线解剖进行了观察,发现此部位骨发育指征可分成7个等级,为婴幼儿的骨发育研究提供了x线解剖基础。
- 张一兵王佩云崔淑霞邵惠娟
- 关键词:第二掌骨骨发育婴幼儿
- 天津市婴幼儿骨龄标准图谱的研制被引量:1
- 1998年
- 以天津市7个区的0~7岁婴幼儿1920例为样本制定了本地区骨龄标准和标准图谱。经可靠性检验本图谱法的随机误差为0.05~0.20岁,系统误差为0.06~0.21岁。
- 张一兵崔淑霞邵惠娟黄耕培王佩云
- 关键词:婴幼儿
- 矮身材儿童身高助长运动处方的探索被引量:20
- 2003年
- 为了探索矮身材儿童身高助长运动处方功效,采用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矮身材儿童和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矮身材儿童实施6个月身高助长运动处方后,身高平均增长3 5cm,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激素因子—1对骨纵向生长有关键性作用。实验证明,采用接近无氧阈中等强度,以跑、跳训练为主要运动方式的运动处方,对矮身材儿童增高最为有效。
- 王佩云张一兵
- 关键词:儿童运动处方身高生长激素
- 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综合治疗被引量:3
- 1998年
- 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综合治疗THERAPYONSIMPLEOBESITYINJUVENILES王佩云WangPeiyun单纯性肥胖是指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贮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者。我们于1991~1993...
- 王佩云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少年肥胖儿童科学减肥健美操生活饮食习惯
- 幼儿心功能测评方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为了确定幼儿心功能测评方法,选择了3种不同的运动负荷量,即“30s30次蹲起”、“30s20次蹲起”、“45s30次蹲起”,对1412名3~6岁幼儿进行实验、对比发现,处于发育期的幼儿不宜进行大强度负荷的运动实验,静态的心率、血压测评也难以对心血管功能作出有效的评定。因此,最终确定以“45s30次蹲起”的定量负荷测评作为该年龄阶段心功能评价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王佩云张一兵张砚君
- 关键词:幼儿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