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臻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王克臻陈晓旭熊文德隋全英
- 关键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 光动力学疗法辅助治疗恶性脑胶质瘤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中施行光敏素光动力学疗法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光动力学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27例患者。术前24h静脉滴注光敏素(2mg/kg),行肿瘤根治术或尽量切除肿瘤组织,并于术中行手术残腔内激光照射治疗(能量密度200J/cm^2)。结果27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影像学证实无瘤生存15例,肿瘤复发7例,死亡5例。结论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脑胶质瘤辅助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王守权王克臻王心民石军伟
-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神经胶质瘤光敏色素
- 正常成人脑动脉的MRA测量和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为脑动脉的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正常成人脑动脉MRA解剖学基础。方法:对大连市105名(男性68,女性37)正常成人进行头部MRA扫描,用最大强度投影法重建脑动脉,并测量脑动脉的各段直径,观察各脑动脉的走行、分支类型及左右侧差异。结果:(1)脑动脉的MRA测量值左右有差别,研究获得了左右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各段的平均值。(2)大脑前动脉单干型占90.0%,双干型占10.0%。大脑中动脉单干型45.2%,双干型47.6%,多干型7.2%。大脑后动脉的起源有三种类型。结论:MRA能够清晰地立体显示脑动脉的全长及主要分支。脑动脉的MRA直径存在左右差别并与大脑功能有关。
- 王克臻李岩马威张竹峰徐飞
- 关键词:脑动脉MRA正常成人人体测量学
- 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9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改变,为临床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3-02-2010-02收治的9例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历资料,主要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共行手术13次。其中9例术后行放疗,其中辅助传统外放疗6例,辅助γ刀治疗3例。结论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预后不良,易复发,术后给予放疗可有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
- 王克臻
- 板障型脑膜瘤误诊为颅骨骨瘤2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我院2006-01-2010-01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板障型脑膜瘤2例,均以颅骨骨瘤收入院,术前核磁检查提示硬脑膜受累被侵袭,现将治疗经过及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 王克臻石军伟熊文德
- 关键词:误诊
- 磷酸钙骨水泥应用类型的选择
- 陈晓旭王志强考宏盛隋全英石军伟王燕霞付明杰王克臻马春
- 该研究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神经外科学和骨科学多专业相结合的课题,主要探索磷酸钙骨水泥的配方、基本性能、生物相容性几作为人工骨材料的可能性。研究实验者制备了五种CPBCs:OCP-PHA、OCP-HA、OPC、CDHA、HA...
- 关键词:
-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
- 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提高对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 (DSA)明确诊断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迟性鼻衄常发生于颅脑损伤 1~ 3个月之后。伤后MRI表现为蝶窦内血肿 ,伴血肿内流空现象。 1例病人行选择血管内介入可脱球囊闭塞并旷置载瘤的颈内动脉 ;1例病人行选择颈部颈内动脉结扎术 ,2例病人疗效均佳。结论 对于伴有单眼盲、颅底骨折和蝶窦内血肿以及严重鼻衄的病人要高度怀疑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能 ,可先行头部MRI筛选诊断。若出现延迟性严重鼻衄 ,及早行全脑血管DSA明确诊断。根据病人脑动脉环侧支循环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陈晓旭王克臻陈东石军伟
- 关键词:严重鼻衄并发症
- 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开颅夹闭手术中,使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1 mm微探头检测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信号,未行动脉瘤夹调整55例;处理动脉后,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血流信号降低或消失时,改变动脉瘤夹夹闭位置65例,使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对比分析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变化,并于术后1周对患者均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复查。术后1、3和6个月随访DSA,评估术后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瘤颈残余及载瘤动脉梗阻率为3.3%(4/120),低于大宗病例5%的血管梗阻或瘤颈残余率。结论微血管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该技术有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中的误夹或载瘤动脉夹闭不全,以便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 冷基勇丛培雨王心民王克臻吕洪柱崔承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术
-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王克臻付明越张洪玲王心民丛培雨石军伟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程发病机制
- 脑动脉的MRA测量研究
-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
- 王克臻
- 关键词:脑动脉MRA直径健康成人人体测量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