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

作品数:357 被引量:1,302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135篇会议论文
  • 14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338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1篇食管
  • 95篇细胞
  • 93篇食管癌
  • 92篇肿瘤
  • 85篇放疗
  • 71篇化疗
  • 60篇小细胞
  • 57篇疗法
  • 48篇预后
  • 44篇放化疗
  • 42篇食管肿瘤
  • 42篇术后
  • 42篇放射疗法
  • 42篇肺癌
  • 41篇疗效
  • 39篇淋巴
  • 37篇淋巴结
  • 36篇腺癌
  • 33篇放射性
  • 32篇适形

机构

  • 230篇河北医科大学...
  • 9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7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泰山医学院
  • 8篇唐山工人医院
  • 8篇定州市人民医...
  • 7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天津市肿瘤医...
  • 4篇山东省肿瘤医...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356篇王军
  • 106篇刘青
  • 100篇王祎
  • 90篇曹峰
  • 86篇景绍武
  • 82篇程云杰
  • 63篇杨从容
  • 48篇郭银
  • 46篇韩春
  • 37篇李娜
  • 36篇庞青松
  • 36篇袁智勇
  • 34篇赵路军
  • 30篇张辛
  • 30篇王平
  • 27篇王平
  • 26篇吴凤鹏
  • 26篇祝淑钗
  • 22篇龙书敬
  • 18篇尚凯

传媒

  • 56篇中华放射肿瘤...
  • 2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7篇中华医学会第...
  • 16篇中国肿瘤临床
  • 8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中华放射医学...
  • 6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河北医药
  • 5篇泰山医学院学...
  • 5篇第八届中国肿...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4篇2007第六...
  • 4篇第四届中国肿...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7篇2017
  • 47篇2016
  • 25篇2015
  • 59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12篇2010
  • 37篇2009
  • 26篇2008
  • 18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3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食管鳞癌关系的Meta 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HIF-1α与食管鳞癌研究的文献,采用Stata 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分化程度、组织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分期、淋巴管受侵及血管受侵采用优势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进行分析。结果入选14篇文献共包括1121例食管鳞癌患者,结果显示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 OR=0.088,95% CI:0.061~0.129,P=0.000);HIF-1α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OR=0.421,95% CI:0.222~0.798,P=0.008;OR=0.387,95%CI:0.207~0.725,P=0.003),HIF-1α高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偏晚。而HIF-1α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管受侵及血管受侵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HIF-1α蛋白高表达增加了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 HIF-1α可以作为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指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景绍武王军刘青程云杰杨从容王祎曹峰温斌焦文鹏郭银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侵润
急性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病理学表现及损伤机制研究
建立动物实验模型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急性期的病理学表现探索损伤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和照射组(n=6).照射组采用6MV-X线单次20Gy经心前区照射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照射后第14天...
武亚晶王军王升郭银曹峰王祎刘青程云杰焦文鹏
关键词:放射性心脏损伤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内质网应激
食管癌调强放疗与同期联合化疗的疗效比较
本文比较了食管癌单纯调强放疗与放疗同期联合化疗的疗效,评价了治疗毒副反应,并分析了治疗失败原因。指出食管癌调强放疗技术对肺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未增加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但急性血液学毒性反...
王军韩春王祎楚丽李润霄曹彦坤刘丹迟子锋
关键词:食管癌化学疗法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根治性放疗靶区勾画参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6—2009年间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资料,分析不同 Siewert 分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高危淋巴引流区。χ2检验组间差别。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9.2%、转移度为31.31%,以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6.4%、转移度为8.3%,以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SiewertⅠ型较Ⅱ、Ⅲ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3),腹腔淋巴结转移度低(P=0.002)。 T3+T4期及肿瘤最大径≥6 cm 者淋巴结转移度在腹腔多个区域均高于对照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在肿瘤最大径组间差别不明显。胃大弯、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膈下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在不同组间均低于<10%。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放疗腹腔高危淋巴区域应包括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旁、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纵隔高危淋巴引流区包括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并依据不同 Siewert 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个体化靶区设计。
王军张彦军刘青郭银李娜武亚晶王祎曹峰景绍武杨从容
关键词:放射疗法靶区勾画淋巴结转移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左心室功能损伤剂量体积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左心室受照剂量体积参数在急性观察期内对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CTCAE3.0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对109例接受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进行左心室功能评价,分析左心室受照...
王军龙书敬景绍武王祎郭银李娜武亚晶刘青
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预后分析
<正>我国食管腺癌发病率低,国内有关食管腺癌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疗效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研究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比较,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综合治疗选择提供参考选择2004-01-01—2013-12...
李娜王军李静曹峰王祎程云杰刘青景绍武杨从容武亚晶郭银
关键词:食管腺癌手术化学治疗
文献传递
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食管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食管腺癌患者201例,其中Ⅰ期50例,Ⅱ期75例,Ⅲ期71例,Ⅳ期...
李娜王军李静曹峰王祎程云杰刘青景绍武杨从容武亚晶郭银
剂量-体积参数指标对晚期放射性心包损伤发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心脏剂量-体积参数指标对晚期放射性心包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胸部强化CT和超声心动图观察4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晚期放射性心包损伤发生情况,并对心脏剂...
龙书敬王军王祎曹峰焦文鹏李娜武亚晶郭银
UHRF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UHRF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接受单纯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前食管镜活检组织标本中UHRF1的表达情况,分析UHRF1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杨从容王雅棣王军刘青程云杰景绍武李成林曹峰王神
抑制UHRF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抑制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基因表达对肝癌MHCC-97H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合成UHRF1基因特异性小发夹RNA(shRNA),构建稳定干扰UHRF1基因表达的重组慢病毒LV-sh UHRF1(以空载体慢病毒LV-sh NC作为阴性对照),并将其感染MHCC-97H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HRF1 mRNA在MHCC-97H细胞中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HR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法检测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LV-sh UHRF1组UHRF1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MMP-9、VEG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LV-sh NC组(P均<0.05),迁移细胞数明显少于LV-sh NC组(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抑制UHRF1的表达后可抑制MHCC-97H细胞的迁移能力,机制可能与影响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杨从容王军张萍常靓赵学涛曹彦坤边晨峰
关键词:RNA干扰肝癌细胞迁移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