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4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ARS定点医院门诊部“零”感染经验总结
- 2004年
- 赵蕊李跃旗石建时刘怡刘超霞王军李琳周越塑
- 关键词:发热医院门诊就诊流程消毒隔离
- 传染病专科医院抗生素应用调查被引量:9
- 1998年
- 目的为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1173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抗生素应用人数546人,应用率46.5%,其中肝病抗生素应用率21%、腹泻病应用率98.4%、其它疾病应用率40.8%。治疗用药占97.3%,预防用药占2.7%,合理用药占89.7%,不合理用药占10.3%。结论高龄、严重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是继发二重感染的重要因素,需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提高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
- 王军王红旗周华罗淑兰于玺华
-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医院内感染
- 霍乱弧菌及其他致病弧菌DNA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霍乱弧菌和其它致病弧菌分子遗传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序列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平均链锁聚类分析 ,对 3株O1群古典型、4株E1Tor型、3株O13 9群霍乱弧菌和副溶血等 3株致病弧菌进行检测。结果 O13 9群霍乱弧菌和O1群含有相同的霍乱肠毒素 (CTX)基因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6 9%~ 98 7%。其它致病弧菌不含有CTX基因。RAPD将不同弧菌分成 4类 ;即古典型、E1Tor型和O13 9群、副溶血和创伤弧菌及河弧菌。O13 9群与O1群E1Tor型DNA指纹图谱几乎完全一致 ,平均链锁距离为 0 ,与古典型相似 ,平均链锁距离为 2 0 7。与副溶血等致病弧菌差异较大 ,平均链锁距离为 6 76~ 8 5 4。结论 霍乱弧菌和其它致病弧菌遗传特征表现出多态性。O13 9群霍乱弧菌与E1Tor型遗传特征相同 ,前者很可能由E1Tor型进化而来 ,副溶血与创伤弧菌也具有相同特征。
- 王军于玺华白文林李永刚虞爱华姜素椿徐桂永王全立
- 关键词:霍乱弧菌聚合酶链反应DNA
- 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DNA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yic DNA,RAPD)对2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其他6株大肠埃希菌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O157∶H7不仅含有15∶0和17∶0脂肪酸组分,不含或仅含微量14∶02OH和19∶0ω8c脂肪酸,而且sum4和sum7脂肪酸峰值也明显高于其他菌株,DNA指纹谱也显示了其独有特征。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相对含量和DNA指纹图谱特征与O26∶H11及其他大肠埃希菌显著不同,与大肠埃希菌O26∶H11等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距离。
- 王军李跃旗王红旗赵蕊石建时
- 关键词:脂肪酸类色谱法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DNA指纹法
- 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检测粪便中志贺氏菌
- 1994年
- 本文报告了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检测出腹泻病患者粪便中志贺氏菌。选择志贺氏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共有的DNA序列;质粒编码的侵袭相关焦点(ial)作为靶序列,PCR检测9株志贺氏菌,均扩增出320bp DNA片段,。19株非志贺氏菌均阴性。敏感试验显示其最小检菌量为100 cfu。58份粪际本中,23份阳性(39.6%),粪培养18份阳性(31%)。PCR敏感性高于粪培养8.6%。
- 王军虞爱华周志平王景林吕正文马立人刘耀清谢玲王全立
- 关键词:PCR志贺氏菌靶序列侵袭性大肠杆菌腹泻病
-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NA polymorphism of Vibrio cholerae and other vibrios
- 2002年
- 目的探讨霍乱弧菌和其它致病弧菌分子遗传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NA 序列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和平均链锁聚类分析,对3株O139群霍乱弧菌、3株O1群 El Tor型、4株古典型和3株副溶血等致病弧菌进行检测.结果 O139群霍乱弧菌和O1群含有相同的霍乱肠毒素(CTX)A2-B亚单位基因,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8.9%.RAPD 将不同弧菌分成4类;即①O139群和El Tor型、②古典型、③副溶血和创伤弧菌及④河弧菌.O139群与O1群El Tor型DNA指纹图谱几乎完全一致,平均链锁距离为0,与古典型相似,平均链锁距离为2.07. 与副溶血等致病弧菌差别较大,平均链锁距离为6.76-8.54.结论 O139群霍乱弧菌与O1群El Tor型遗传特征相同,前者很可能由El Tor型进化而来.副溶血与创伤弧菌也具有相同遗传特征.霍乱弧菌和其它致病弧菌遗传特征表现出多态性.
- 王军李跃旗石建时李立新白文林虞爱华姜素椿
- 关键词:霍乱弧菌聚合酶链反应DNA序列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产肠毒素霍乱弧菌的快速鉴定及基因分型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为适应临床诊断和食品检测的需要 ,探讨快速检测霍乱弧菌及其分型的方法。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霍乱弧菌肠毒素 (CTX)A2 B亚单位靶序列基因 ,结合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对霍乱弧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的 3株O139群霍乱弧菌、3株ElTor生物型和 4株古典生物型均含有 (CTX)A2 B亚单位基因 ,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其同源 (97 1%~ 98 9% )。RAPD中用普通引物将不同弧菌分成 2种基因谱 ;即①O139群和ElTor型 ;②古典型。用重复序列引物进一步将霍乱弧菌分成 3型 ,即①O139群 ;②ElTor型 ;③古典型。重复实验结果稳定。结论 :用PCR结合RAPD检测霍乱弧菌并对其进行分型 ,操作简便、快速、敏感而且准确 ,对临床诊断。
- 王军李跃旗刘雪松石建时于玺华
- 关键词:弧菌霍乱聚合酶链反应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为中毒性菌痢2例
- 1996年
- 姜天俊虞爱华王军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中毒性菌痢
- 营养止泻奶治疗婴儿腹泻营养不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2001年
- 王军虞爱华李跃旗苏淑慧邹正生石建时陈仁淳陈菊梅
- 关键词:营养不良婴儿腹泻
- 多聚酶链反应在细菌性腹泻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5年
- 为了解国外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细菌性腹泻病诊断中的应用,本文就PCR检测各种腹泻致病菌,一次性PCR检测多种腹泻致病菌,PCR用于各种腹泻致病菌种属、群及亚群的分类及其检测中所遇到的抑制物处理分别进行综述。
- 王军
-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