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梅
- 作品数:30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癌中的Fas FasL HLA-DR表达被引量:5
- 1999年
- 刘政国银平章王宝梅孔令非赵跃武
- 关键词:FAS-FASLHLA-DR结直肠肿瘤
- SARS冠状病毒S蛋白HLA-A<'*>0201限制性CD8<'+>T淋巴细胞表位的鉴定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亦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02年11月中旬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首宗病例以来,该病迅速蔓延到...
- 王宝梅
- 关键词:急性呼吸综合症细胞毒T淋巴细胞表位
- 文献传递
-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FasL表达的研究——一种新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 1999年
- 目的:探讨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了45 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及12 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FasL 蛋白的表达。结果: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及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021±0-847 ,3-583 ±0-66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23) ,均呈高表达。结论:FasL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及正常视网膜中均呈现高表达,是贯穿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在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孔令非刘正国王宝梅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 大肠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 1997年
- 目的研究大肠癌的发生机理,期望发现与大肠癌发生有关的染色体脆性位点,以指导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防治。方法对2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瘤组织及4例大肠癌细胞系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癌细胞多为异倍体,染色体数目以亚二倍体居多,常见13号染色体增多及17、1号染色体丢失;结构畸变较常累及1号染色体,以1q21,1p13区的裂隙、断裂、末端丢失最为常见。对比大肠癌细胞染色体高度非随机断裂点与脆性位点和目前所确认的癌基因位点,发现三者同位或毗邻的位点为1q21。结论1q21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并对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宝梅银平章孔令非刘正国徐继跃赵跃武
-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畸变
- 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一种免疫反攻击机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细胞Fas配体 (Fas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了 40例食管癌原发灶和 17例淋巴结转移灶中FasL在食管癌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4例 (85 % )原发性食管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FasL的表达 ,31例 (82 5 % )TiL细胞FasL亦表达阳性 ,17例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 ,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 :食管癌细胞可能通过FasL的表达 ,杀伤TiL ,以达到免疫逃逸及免疫反攻击 ,对食管癌的形成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刘政国银平章王宝梅孔令非赵跃武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细胞肿瘤浸润FASL
- mdr-1、CD44v、和nm23-H1基因产物与肝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为探讨mdr- 1 、CD44v 和nm23 - H1 基因产物蛋白与肝癌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 例肝癌患者CD44v 和nm23 - H1 和mdr- 1 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肝癌组织mdr- 1 、CD44v 和nm23 - H1(60-08 % ) ,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 P< 0-05) ;肝癌转移组的mdr- 1 、CD44v 阳性表达率高于nm23 - H1 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 P< 0-05) ;肝癌非转移组的nm23 - H1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mdr- 1 、CD44v 阳性表达率( P< 0-05) 。肝癌转移组mdr- 1 、CD44v 明显高于非转移组,而nm23 - H1 则反之( P< 0-05) 。肝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可能与mdr- 1 、CD44v 和nm23 - H1 三种基因产物的异常表达有关。
- 赵跃武刘政国孔令非王宝梅银平章
- 关键词:肝肿瘤免疫组化
- CD自杀基因联合GM-CSF基因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理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研究自杀基因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联合治疗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理。方法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3天后,分别在肿瘤局部直接注射表达小鼠GM-CSF的重组腺病毒AdGM-CSF和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腺病毒Ad-CD,然后连续10天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AdCD/5FC/AdGMCSF组)、单用AdCD/5FC组、单用AdGM-CSF组、注射对照病毒AdlacZ/5FC组或PBS组。结果与接受AdCD/5FC、AdGM-CSF、AdlacZ/5FC或PBS治疗的荷瘤小鼠比较,经联合治疗后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P<0.01)。经AdCD/5FC/AdGMCSF联合基因治疗后,肿瘤瘤体内或瘤周有大量树突状细胞、CD8+T细胞浸润,黑色素瘤细胞表达MHC-Ⅰ和B7-1分子明显增加,荷瘤小鼠脾细胞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特异性杀伤功能增强。结论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GM-CSF基因转移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又可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 鞠佃文曹雪涛王宝梅银平章万涛陶群章卫平
- 关键词:基因治疗腺病毒载体自杀基因GM-CSF
- 大肠杆菌CD自杀基因转染诱导肿细胞凋亡及旁观者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以重组腺病毒AdCD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体外传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结果显示,转染了CD基因的FBL3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AdCD/5-FC系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将经AdCD/5-FC处理过的FBL3细胞上清倍比稀释后,加入到野生型FBL3细胞中,发现当上清仅占6.25%时,即对野生型FBL3细胞发挥明显的杀伤作用,提示旁观者效应在AdCD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还观察了CD基因体内转染后的杀伤效果,荷瘤小鼠局部注射AdCD并连续10天给予5-FC(300mg/kg)治疗后,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 王宝梅曹雪涛鞠佃文银平章孔令非万涛陶群于益芝
-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旁观者效应自杀基因
- 大肠癌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
- 1997年
- 对2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及脆性部位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患者染色体裂隙、断裂及脆性部位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脆性位点1q21、8q22在半数以上的病例中表达,并与癌基因同位或毗邻。说明大肠癌患者具有明显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特征,并提示其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增高可能与大肠癌患者的肿瘤遗传易感性增加有关。
- 王宝梅银平章徐继跃王玉峰
- 关键词:大肠癌染色体不稳定性脆性位点
- 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线粒体转运蛋白分子及其编码序列和用途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新型线粒体转运蛋白分子(Bonemarrow stromal cell-derived mitochondria carrier protein,HuBMSC-MCP)。本发明提供编码...
- 王宝梅李楠吴艳峰曹雪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