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年汕头口岸蚊类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掌握汕头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口岸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收集法、伊蚊集卵器调查法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蚊类携带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情况。结果 2014年5-10月捕获成蚊1 52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亚科3属1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数的52%;全年平均蚊密度为2.36只/h·灯;成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5-6月,白纹伊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8-9月。结论本次调查得出较为详细的汕头口岸蚊媒本底资料,为今后蚊媒防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蔡雪妍蔡耿民詹冠英王少斌潘会进
- 关键词:种群构成
- 汕头口岸出入境邮寄物检验检疫监管情况分析
- 2005年
- 〔目的〕 对出入境邮寄物加强现场的检验检疫监管和风险分析 ,以防止由于邮寄物携带的违禁物品而引起各种疫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方法〕 对 2 0 0 3年 5月~ 2 0 0 4年 4月从汕头邮政中心局出入境的所有邮寄物进行了现场的检疫查验和监管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出入境邮寄物来源和输往的国家或地区广泛、品种复杂 ,特别是入境违禁物品种类繁多 ,疫情复杂 ,截获量、检出率均以特殊物品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 由于出入境违禁物品存在着传播人类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的风险 ,因此检验检疫部门必须努力做好出入境邮寄物现场的检疫监管和危险分析 ,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 ,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安全。
- 詹大江吴隆德蔡翁义史粤钦王少斌
- 关键词:出入境检疫查验
- 创建国际卫生海港模式研究
- 2008年
- 为提高我国海港口岸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水平,增强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的要求,结合海港口岸实际,就创建"国际卫生海港"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立、职责分工、宣传教育,创建"国际卫生海港"的任务、步骤、卫生控制方案及报告、卫生控制能力的保持等方面的内容、方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建立了创建"国际卫生海港"的模式,为我国海港口岸创建"国际卫生海港"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肖鹏吴毓南蔡耿民林盛才吴隆德李灿斌詹大江王立忠蔡英才王少斌周少文许文亮彭东军
- 汕头口岸天然环境本底辐射调查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掌握汕头口岸天然环境的本底辐射情况 ,为在口岸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口岸地区选择 5个监测地点 ,每个监测地点选择 5个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重复测量 5次 ,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值并对不同高度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天然环境γ射线剂量当量率为 0 .2 1 μSv/h ,其 95 %置信区间为 (0 .1 9,0 .2 3) μSv/h ;β本底辐射为 0 .4 8Bq/cm2 ,其 95 %置信区间为 (0 .34,0 .6 2 )Bq/cm2 ;α本底辐射未能测出。对离地面不同高度 (分别为 0 .1m、1 .0m和 2 .0m)测得的γ射线剂量当量率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本次调查 ,为实施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
- 吴毓南林禧蔡英才林盛才彭东军王少斌李灿斌
- 关键词:天然环境
- 汕头口岸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汕头口岸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监测结果的分析 ,掌握常见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第一手资料 ,便于加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防止放射性有害物质的传入传出 ,保护人体健康。〔方法〕 应用放射性监测仪对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进口花岗岩、大理石和出口石材的γ射线剂量当量率实测平均值分别为 0 .32 μSv/h、0 .1 9μSv/h、0 .34μSv/h。〔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对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 ,检验检疫机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管理办法 。
- 吴毓南吴隆德蔡英才林盛才彭东军王少斌李灿斌
- 关键词:放射性天然石材剂量当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