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被引量:6
- 2006年
- 1990年以来,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态势。甘肃省周边省(区)均发生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和流行,卫生部要求各省加强布病防治工作。本省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虽未发生较大流行,但一直有散发病例。本省是畜牧大省,也曾是全国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但多年来人、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处于滑坡和停顿状态,随时都有布病暴发和流行的可能。本文对近几年特别是2005年布病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
- 鲁培俊吴得强王建国刘广宇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甘肃省部分医院肠道门诊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04年
- 杨建英杨枢敏赵新华张广业王建国蓝弘
- 关键词:肠道门诊肠道传染病血清
- 2005—2010年甘肃省布鲁杆菌病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专项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内容包括布病疫情爆发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和传染源情况等。结果2005—2010年,全省6个县(区)、7个乡(镇)、9个行政村出现8起人畜间布病爆发疫情,共确诊新发病人66例。传染源主要为小尾寒羊、绒山羊,其次为奶牛;爆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6年内新发病例的职业分布为农民59例,占89.39%(59/66);学生4例,占6.06%(4/66);牧民3例,占4.54%(3/66)。结论甘肃省近年来布鲁杆菌病爆发疫情较多,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 王鼎盛王建国刘广宇潘卫民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特征数据收集
- 甘肃省2009~2010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也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的重病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防治,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86个县、市(区)中已有72个县、市(区)达到国家规定的稳定区控制标准。进入21世纪后,全省布病疫情不断上升。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或流行,尤其是2009~2010年部分县暴发布病疫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现将近2年布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 王建国梁效成王鼎盛刘广宇
- 甘肃省2005~2006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全省布鲁氏茵病(布病)2年监测结果的分析,提出防治建议。方法整理2005~2006年全省布病监测资料,分析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我省布病疫情呈全面上升趋势,人群血清阳性率升高,新发病例增加,出现暴发疫点,疫区不断扩大,兰州市等城市人群血清阳性率明显上升,畜间监测结果与人间基本符合。结论我省面临布病疫情全面暴发和流行的危险,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抓住疫情控制的有利时机,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较大范围的流行。
- 高共王建国盖永志刘广宇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甘肃省霍乱疫情应急反应对策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探讨适合甘肃省霍乱疫情应急反应对策 :制定全省霍乱控制应急预案 ;模拟霍乱突发事件 ,自编现场演练案例 ;研制霍乱疫情应急处理装置 ;实验研究用于治疗与预防的高敏抗菌药物 :发生 O1 群霍乱疫情时首选药物为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 ,发生 O1 39群霍乱疫情时首选药物为氟哌酸、吡哌酸、丁胺卡那、菌必治、先锋 IV、先锋 VI;实验研究用于不同水体中杀灭霍乱弧菌的消毒剂 :0 .0 5 %过氧乙酸、0 .2 %“84”消毒液、0 .0 75 %碘伏、0 .2 5 %戊二醛 5~ 6分钟均可 10 0 %杀灭不同水体中的霍乱弧菌 ;开发健康教育材料 :如宣传单、折页、广播电视稿件、录像带等。
- 杨枢敏赵新华张广业杨建英王建国兰弘
- 关键词:霍乱
- 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的研究被引量:42
- 2012年
- 目的对目前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因素调查研究,提出符合甘肃省实际,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对1990~2009年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0~2009年,布鲁氏菌病感染率由0.41%上升到3.41%,发病率由0.035/10万上升到0.271/10万;阳性血清地区由3个县区上升到37个县区;新发病人由2个县区上升到17个县区。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群以4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职业以农民和牧民为主;流行高峰集中在5~8月份;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为牛和猪。20年间牛布鲁氏菌病感染率由1990的0.04%上升到2009年的0.17%,奶牛感染率由0.08%上升到0.17%,羊感染率由0.02上升到1.37%;20年间全省家畜牛平均检疫覆盖率仅占存栏量的18.14%,奶牛检疫率28.65%,羊检疫率0.14%;牛平均免疫覆盖率为6.27%,羊平均免疫覆盖率为4.88%。普通人群布鲁氏菌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仅为10.6%,高危人群仅为14.9%;医务人员仅为28.4%。结论甘肃省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逐年上升,年内新发病人逐年增加;流行范围逐年扩大,疫情重点地区已由传统的牧区逐渐转向农区,并向城镇逼近蔓延。传染源得不到彻底净化,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政策及经费支持欠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匮乏,群众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缺乏等是影响甘肃布鲁氏菌病流行及回升主要因素。针对上述严峻形势,应尽快完善修订防控措施,以早日遏制疫情迅速上升的势头。
- 王鼎盛王建国刘广宇潘卫民格鹏飞葛亚俊吴斌苗克军穆洮霞徐大琴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影响因素防控对策
- 甘肃省2005~2008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概况被引量:5
- 2010年
- 王建国刘广宇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疫情回升人兽共患
- 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分析被引量:30
- 2011年
- 目的总结分析甘肃省2000~2010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流行特点,为下一步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病监测和疫情调查资料,采用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11年间共报告年内新发病人166例,发病率在0.004~0.271/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0.054/10万,特别近几年来,全省布病阳性血清地区分布前几位均为兰州市所辖各县(区)。结论全省人间布病感染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布病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疫情重点地区已由传统的牧区逐渐转向农区,并向城镇逼近和蔓延的趋势。
- 王鼎盛王建国梁效成刘广宇
- 关键词:布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