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征

作品数:19 被引量:18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疾病
  • 3篇端脑
  • 3篇血管
  • 3篇血浆
  • 3篇舒张
  • 3篇舒张功能
  • 3篇重症
  • 3篇颅脑
  • 3篇末端脑钠肽前...
  • 3篇脑钠肽
  • 3篇脑钠肽前体
  • 3篇急性
  • 3篇急性颅脑
  • 3篇疾病患者
  • 3篇肺炎
  • 3篇氨基末端
  • 3篇氨基末端脑钠...
  • 3篇氨基末端脑钠...
  • 3篇病患
  • 3篇肠内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首钢...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篇王征
  • 8篇贾文钗
  • 8篇骆勇
  • 5篇贺春晖
  • 5篇张晓燕
  • 5篇钟春妍
  • 4篇宁辉
  • 4篇杨颖
  • 4篇孟磊
  • 4篇霍勇
  • 4篇张宝娓
  • 4篇齐丽彤
  • 4篇马为
  • 3篇赵锋
  • 3篇徐国宾
  • 3篇王学菁
  • 2篇祝振忠
  • 2篇赵秉清
  • 1篇乔宇
  • 1篇唐群中

传媒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技术对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1例,应用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的57例患者作为PiCCO组,同期选择基础情况类似的应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理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PiCCO组患者的0~12 h液体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24~48 h、48~72 h 2组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3d时,PiCCO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CPIS评分2组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Pi CCO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均P<0.05),但2组住院期间和28d生存均无显著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3)、APACHEⅡ评分(P=0.01)、SOFA评分(P=0.02)和机械通气时间(P=0.002)为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7岁、SOFA≥6分、APACHEⅡ≥23分和机械通气时间≥7 d为相应危险因素的阈值。结论:PiCCO技术可以精确指导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但对短期病死率无明显影响。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为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钟春妍贾文钗王征宁辉贺春晖张晓燕骆勇
关键词:重症肺炎重度心力衰竭液体管理
ICU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心功能状态的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参数的分布状况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2009年1月~2014年12月共71位由于急性颅脑疾病而收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于发病6 h内置入PICCO导管监测心功能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转归等一般资料,以及颅脑疾病的类别、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诊断资料;应用PULSION PiCCO plus容量监测仪测定心功能参数包括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心指数(CI)和每搏量指数(SVI)。根据患者28天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急性颅脑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各心功能参数的分布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2组GC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2)。对2组发病后每天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后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7天dPmax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12、0.016、0.025和0.029),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同时第3天CI水平和第7天SVI水平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13和0.015)死亡组均低于存活组。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PICCO测得的心功能参数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但dPmax与GEF(r=0.02,P=0.750)和SVI(r=-0.02,P=0.622)之间无相关性,同时除了CI与GCS评分(r=-0.07,P=0.133)无相关性外,其余各心功能参数均与GC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CFI和dPmax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而偏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总体患者还是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其心功能变化与发病天数均无相关性。进一步的生存分析显示第2天CFI、第3天CFI、第2天dPmax、第3天dPmax和第1天的CI对28天生存情况有影响(P分别为0.038、0.019、0.035、0.020和0.019),CFI、CI降低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以及dPmax正常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急性颅脑疾病患者发病后
王征贺春晖贺春晖骆勇贾文钗钟春妍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功能
急性颅脑疾病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分布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疾病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分布状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71例由于急性颅脑疾病而收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ICU的病历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于发病6 h内置入连续心输出量(PICCO)装置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转归等一般资料,以及颅脑疾病类别、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诊断资料;应用PULSION PICCO plus容量监测仪测定EVLWI。根据患者28 d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急性颅脑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EVLWI水平分布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GC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两组发病后EVLWI水平分析显示,发病后第3天和第5天EVLWI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24、0.010),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同时发病后第5天和第7天2组EVLWI升高比例也有显著性差异(P=0.047、0.028),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对EVLWI分布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所有患者发病后EVLWI和EVLWI升高比例均与发病天数呈正相关关系(r=0.14,P=0.005;r=0.991,P=0.000),死亡组EVLWI与发病天数亦呈正相关关系(r=0.337,P=0.000),而生存组的EVLWI与发病天数无相关性(r=0.039,P=0.587);存活组和死亡组的EVLWI升高比例与发病天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0.862、0.938,P=0.013、0.001)。进一步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显示,第5天和第7天的EVLWI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38、0.011),EVLWI升高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急性颅脑疾病发病后,EVLWI与病程及28 d存活率相关。
王征贺春晖贺春晖骆勇贾文钗钟春妍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指数神经源性肺水肿
社区队列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分布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社区队列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的分布状况。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4例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队列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人群心血管疾病病史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心房颤动,并收集有无糖尿病病史;对受试者进行NYHA分级评估,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并依据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肺动脉血流多普勒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者进行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分组(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分析不同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该人群中NYHAⅠ级86.5%,Ⅱ级12.9%;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占3.5%。该人群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69.75 ng/L。血浆NT-proBNP水平在有冠心病者高于无冠心病者(108.60 ng/L比65.68ng/L,P<0.05),有高血压者高于无高血压者(72.71 ng/L比61.51 ng/L,P<0.05),有房颤者高于无房颤者(93.31ng/L比67.61 ng/L,P<0.05),有糖尿病者高于无糖尿病者(80.05 ng/L比66.04 ng/L,P<0.05),NYHA分级Ⅱ级者高于Ⅰ级者(115.5 ng/L比65.01 ng/L,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者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者(293.8ng/L比67.85 ng/L,P<0.05),舒张功能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和未定型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为53.73 ng/L、75.07 ng/L、101.85 ng/L和269.75 ng/L。结论社区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可能对早期监测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功能变化有一定临床意义。
王征张宝娓赵锋霍勇徐国宾杨颖齐丽彤孟磊马为王学菁王淑玉刘力生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血管疾病
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通气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度AECOPD需行NPPV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管饲肠内营养组(30例)和经口摄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7 d内每日营养摄入量和累计营养摄入量,7 d后血浆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的变化,脱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与经口摄食组比较,管饲肠内营养组7 d内每日营养摄入量和累计摄入量明显增加(P<0.05),7 d后血浆前白蛋白[(258.4±16.5)mg/L比(146.7±21.6)mg/L]和转铁蛋白[(2.8±0.6)g/L比(1.7±0.3)g/L]浓度明显升高(P<0.05),脱机成功率明显升高(83.3%比70.0%,P<0.05),无创通气时间[5.6(3.2~8.6)d比8.4(4.1~12.3)d]、住ICU时间[9.2(7.4~11.8)d比13.6(8.3~17.2)d]明显缩短(P<0.05),气管插管率(16.6%比30.0%)和28 d死亡率(3.3%比10.0%)明显降低(P<0.05)。结论管饲肠内营养较经口摄食能迅速改善中度AECOPD行NPPV治疗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研究结果提示对中度AECOPD行NPPV治疗的患者应首选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骆勇贾文钗王征
关键词:管饲肠内营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9
201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
骆勇贾文钗王征
关键词:肠外营养肺疾病阻塞性慢性急性加重
社区队列人群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左心室构型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社区队列人群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3例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队列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人群年龄、性别、身高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以及心血管疾病病史情况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及心房颤动并收集有无糖尿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病史;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有关参数,并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内径(LVDd)等参数对受试者左心室构型进行分型分组。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的关系。结果:在校正有差异因素后,有左心室肥厚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中位数分别为96.79 ng/L和62.74 ng/L(P=0.0001),左心室构型的分型与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r=0.159,P=0.0001),以向心性肥厚型血浆NT-ProBNP水平最高,为105.4 ng/L。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构型分型为血浆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构型有关,左心室构型是血浆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王征张宝娓赵锋徐国宾杨颖齐丽彤孟磊马为王学菁王淑玉刘力生霍勇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肥厚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内急救气管插管体会被引量:8
2010年
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否迅速成功插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8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紧急气管插管,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宁辉王征
关键词:气管插管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并发症
高危队列人群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队列人群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3例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依据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肺动脉血流多普勒对LVEF正常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未定型);分析LVEF正常者血浆NT-proBNP浓度正常与升高者左室舒张功能差异,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LVEF正常的人群中,血浆NT-proBNP浓度正常者与升高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龄、性别、心率与血浆NT-proBNP浓度相关,校正上述因素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rp=0.053,P=0.021)与血浆NT-proBNP浓度独立相关。结论:LVEF正常人群中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者其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且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浆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可作为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早期诊断、干预的依据。
王征赵锋霍勇徐国宾张宝娓杨颖齐丽彤孟磊马为王学菁王淑玉刘力生
关键词:舒张功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ICU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首钢医院ICU监护病房189例合并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强化组(n=95)和对照组(n=94)。强化组的血糖控制目标为6.0~8.0mmol/L,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目标为10~11.1mmol/L。比较2组预期的结果。结果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时间、院内感染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ODS、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赵秉清祝振忠王征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