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文
- 作品数:32 被引量:3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扫面计划是一项科研与调查有机结合的大科学计划。该计划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约730.43×10^(4)km^(2),形成了完整的集野外调查、多元素分析测试、分析质量监控、数据库建设和编图等多项方法技术于一体的方法技术体系。这里总结了我国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程度、方法技术要点及在矿产勘查和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梳理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拟开展的5项主要工作,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发展提供了参考。
- 宋云涛王成文郭志娟韩伟聂兰仕杨帆孔牧
- 关键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产勘查地质
- 一种冻土区浅层土壤取气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冻土区浅层土壤中存在的游离态天然气气体采集的取气设备,能够避免气体混样,同时能够快速取气,满足地域性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研究的需要,包括成孔器和取气器,所述成孔器,包括钻头和钻杆,所述钻头的尾端设有连接...
- 张富贵杨志斌张舜尧王成文王惠艳唐瑞玲杨帆
- 文献传递
- 热释光:一种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被引量:4
- 2018年
- 开发不受沼泽微生物影响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是提高中纬度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探井预测成功率的重要课题之一。选择在祁连山聚乎更天然气水合物已知区进行土壤热释光勘查技术实验。实验区为高寒沼泽景观,面积150 km^2,采样密度2点/km^2,采样深度60 cm,采集土壤样品300件,应用热释光测量仪对土壤样品进行了热释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上方出现天然热释光高值异常,与烃类异常浓度范围一致,为顶部异常模式。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对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认为祁连山聚乎更地区天然气热释光异常与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关系密切,源于深部水合物矿藏。研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进一步调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张富贵王成文张舜尧周亚龙唐瑞玲
- 关键词:热释光天然气水合物冻土区
- 小西弓金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被引量:6
- 2014年
- 小西弓金矿是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北山区段重要的金矿床。选择具干旱荒漠景观区典型特征的小西弓金矿床及其外围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对比,系统研究了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风积物的干扰特点、测量的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小西弓金矿区及与其相似的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应首选土壤测量。
- 杨帆刘华忠宋云涛王成文喻劲松徐仁廷韩伟王乔林郭志娟孔牧张华
-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土壤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
- 雄安新区土壤氟地球化学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为科学评估雄安新区表层土壤氟(F)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利用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分析土壤F贫化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土壤F健康风险评估,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研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新区表层土壤ω(F)均值为641 mg·kg^(-1),是全国A层土壤背景值的1.34倍,F过剩和高等级样点占比超过85%,F含量整体相对偏高.灌溉水样ρ(F-)均值为0.85 mg·L^(-1),F-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受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流向的影响.土壤F垂向空间变化不显著,其垂向变化主要受土壤有机碳、质地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垂向分布影响.表层土壤F的贫化富集主要受地质背景成因控制,人为因素(农业灌溉水、施肥和大气干湿沉降)等外源输入影响其异常的空间分布.区内土壤F含量与地貌环境“标志性”指标Al_(2)O_(3)、Fe_(2)O_(3)、MgO和K_(2)O含量,土壤有机碳(Corg.)、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和粉粒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口摄入是土壤氟主要暴露风险途径,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Q均小于1,危害可忽略;成人和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超过阈值的概率分别为34.3%和27.6%,每日土壤摄入量为最敏感参数.
- 郭志娟刘飞郭志娟刘飞刘飞
-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
- 云南省镇雄县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30
- 2019年
- 为查明镇雄县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基于现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内梅罗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其土壤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比例分别为39.03%、16.62%和28.57%。但8种重金属中Cu、Hg、As、Ni、Pb、Cr、Zn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仅Cd存在较高等级的潜在生态风险,其潜在生态危害等级程度低、中、较高、高、严重的样品数比例分别为17.71%、39.21%、22.77%、12.31%和8.0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r^i)均值为118.24。土壤Cd高潜在生态危害和较高潜在生态危害样点主要位于下二叠统地层单元中。同时,调查区45件农作物玉米籽实重金属评价结果显示,仅1件玉米籽实样品Cd含量超标,农作物玉米籽实与其对应的农作物根系土中的重金属Cd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调查区土壤Cd高含量主要受地质背景影响,对调查区内玉米籽实影响较小,在强酸性土壤环境下,随土壤中可溶态Cd含量增加,导致农作物对Cd的吸收富集风险加大。
- 周亚龙郭志娟郭志娟王成文彭敏彭敏
-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长江武汉段冲积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长江沿江全流域的重金属元素镉异常带引发了人们对沿长江流域城市的镉及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的关注。本文以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武汉为研究区,对长江武汉段沿岸的冲积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镉、铜、铅、镍、铬的含量和以BCR法分步提取的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等4种形态的分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同时,配套分析了蔬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镉、铜、铅、镍、铬的含量,以便了解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长江武汉段沿岸的冲积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铅、铜、镍元素含量接近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指标,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满足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环境标准;铬元素含量较低,接近其背景值。长江武汉段沿岸的冲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活动性强的弱酸提取态分量随着采样点位置距离武汉钢铁厂越近而增大,显示重金属污染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工业生产造成的。重金属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存在积累效应,表现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对应深层的含量。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与各自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关,活动性强的弱酸提取态镉和铅分量高,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这些土壤中种植的蔬菜中,重金属元素镉含量普遍明显超标,部分蔬菜中铅元素含量超标,铜、镍、铬元素含量正常。
- 杨帆郝志红张舜尧刘华忠王成文凌其聪
- 关键词: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 浅覆盖区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创新技术-应用浅钻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
- 喻劲松刘华忠宋殿兰韩伟谭春亮杨少平孔牧林广利王乔林杨帆徐仁廷宋云涛王成文卢猛冉灵杰郭坤郭志娟张华张建海
- 该项目解决了不同类型浅覆盖区有效化探样品的识别、采集和复杂覆盖层配套钻进工艺的技术难题,系统研建了浅覆盖区调查、普查和详查等不同勘查阶段的浅钻化探技术方法,提出了浅覆盖区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和浅覆盖区基岩面以上风化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地球化学勘查
-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甘肃北山白头山铷矿找矿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1年
- 白头山铷矿床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典型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研究。初步确定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中的通用指示元素组合为Rb、Be、Bi、Tl、Li、K 2O;北山地区勘查铷稀有金属矿床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粒级为-4~20目,最佳采样层位为残积层。试点测量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以完整地圈定已知的铷矿化范围,迅速缩小找矿靶区,为后续异常查证等工作布署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为北山地区找寻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同时试点测量在已知矿区外围发现了新的具有找铷矿前景的靶区,有望获得新的找矿进展,为同类地区寻找铷稀有金属矿产提供了示范。
- 王乔林孔牧孔牧王成文韩伟
-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典型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硒-镉迁移累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 2024年
- 地质高背景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硒-镉(Se-Cd)共生现象直接影响富Se土地资源的安全利用.为探究西南地质高背景区土壤-作物系统Se-Cd迁移累积特征及生物有效性,实现地质高背景区天然富Se土地资源的安全利用,系统采集分析84件农作物(玉米)及其配套根系土壤样品中Se-Cd含量及理化性质,采用地统计、生物富集因子及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开展土壤-作物系统中Se-Cd累积特征、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Cd含量显著高于全国和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受地质背景、成土过程中次生富集作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富集特征,根系土壤Se地累积指数等级为无富集到轻微富集等级,赋存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土壤Cd地累积指数等级以中度污染等级为主,赋存形态以残渣态和铁锰结合态为主.作物籽实富Se率达98.8%(DB 50/T 524-2013),生物富集因子均值为5.8%;作物籽实Cd含量超标率仅1.19%(GB 2762-2022),Cd生物富集因子平均值为2.11%,作物籽粒Cd的生态风险相对较低.地质背景成因的Se-Cd共生区,土壤弱碱性环境能有效降低区内作物籽实Cd的生物有效性,土壤富Se对于作物吸收Cd有一定抑制效果.相关分析显示,土壤-作物系统中Se和Cd从土壤向作物籽实的迁移累积受元素赋存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pH)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土壤-作物系统中Se与Cd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
- 周亚龙彭敏彭敏陈杰杨志斌韩伟
- 关键词:土壤-作物系统生物有效性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