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9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 2001年
- 郑备红王晓梅饶靖红
- 关键词:羊水过少病理
- 孕妇生理心理与孕期保健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探讨孕妇生理心理与孕期保健对低出生体重儿(LBW)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LBW-小于胎龄儿(SGA)-对照(正常)三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婴儿及产妇,于产后对896例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摘取病历相关资料。将所得变量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变量入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个变量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有15个,包括孕妇心理因素2个、生理因素4个、病理因素6个、孕期保健因素3个。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身高、产检次数、无应激试验异常、脐带绕颈、脐血流阻力异常、初检孕周、胎膜早破、孕妇对婴儿性别的企盼、异常家族史等9个因素是LBW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知识获取与否是保护因素,说明有些LBW可以在孕期预防。结论 LBW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张荣莲陈烈平陈起燕修晓燕陈菊芳王晓梅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影响因素
- 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胎儿丢失、制定孕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单胎产妇资料,选取其中胎儿丢失者495例为病例组;按年龄、孕周以14的配比,随机选取1 980例胎儿存活者作为对照组,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死胎史、胎膜早破和孕次≥2次等是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居住楼层≥6层为胎儿丢失的保护因素。结论对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针对性干预处理,以降低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率。
- 王晓梅林元
- 关键词:孕妇保健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影响因素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分娩的181例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病例的临床资料。将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病例作为观察组A,阴道试产失败改行再次剖宫产的病例作为观察组B。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及分娩前体质指数(BMI)、定期产前检查、孕周、导乐陪伴分娩、新生儿体重等与阴道试产成功的关系。结果阴道试产成功151例,失败30例,成功率83.4%。孕前BMI≤24.9、定期产前检查、导乐陪伴分娩为阴道试产成功的保护因素;分娩前BMI≥30、新生儿出生体重>3.5kg、孕周≥40周为危险因素。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良好的体重管理、病情需要时引产及加速产程、导乐陪伴分娩可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
- 王晓梅陈小梅潘勉李莉黄纬美林娟
-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剖宫产术
- 妊娠期梅毒和非梅毒孕妇生殖保健知识行为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675例梅毒孕妇和1353例非梅素孕妇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胎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总收入等一般情况;婚前检查、婚前教育、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及优生优育等生殖保健有关知识行为等。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用比值比(oddsratio,OR)表示影响因素与梅毒的关系。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经济情况、进行婚检及接受婚前健康教育生殖保健相关知识、获得生殖保健相关知识途径、年龄别与妊娠期梅毒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保健知识和婚检对梅毒孕妇有影响,应采用综合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殖保健知识水平及婚检率,进而降低梅毒的发生率。
- 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陈菊芳王晓梅
- 关键词:梅毒妊娠期卫生保健知识
- 催产素激惹试验(OCT)可疑阳性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胎心监护作为产前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测试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判断胎儿宫内情况和决定处理方案的主要根据的手段之一,降低了新生儿的窒息和死亡率。对它的价值,很多文献都作了报道,催产素激惹试验(OCT)作为胎心监护的方法之一,其阳性和阴性都有了基...
- 王晓梅曹俊江秀钦
- 关键词:催产素胎心监测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肌醇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尿肌醇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常规产前检查的GDM孕妇80例作为GDM组,同期本院门诊常规产检的非GDM孕妇50例作为非GDM组。比较GDM组与非GDM组血、尿肌醇水平,糖脂代谢指标及其相关性。采用独立或成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DM组血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非GDM组[分别为322.1 ng/ml(279.1~364.1 ng/ml)与403.8 ng/ml(391.8~425.3 ng/ml),Z=-7.879;1.8 mmol/L(1.5~2.0 mmol/L)与2.0 mmol/L(1.7~2.2 mmol/L),Z=-2.419;P值均<0.05]。GDM组尿肌醇、脂蛋白a、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非GDM组[分别为192.2 ng/ml(171.0~219.9 ng/ml)与143.8 ng/ml(121.1~158.6 ng/ml),Z=-6.834;253.2 mg/L(65.0~349.0 mg/L)与148.5 mg/L(46.5~159.3 mg/L),Z=-0.187;5.0 mmol/L(5.1~5.6 mmol/L)与4.4 mmol/L(4.2~4.6 mmol/L),Z=-5.547;10.0 mmol/L(9.1~11.3 mmol/L)与7.8 mmol/L(7.0~8.4 mmol/L),Z=-6.987;8.6 mmol/L(7.6~9.4 mmol/L)与6.6 mmol/L(5.7~7.1 mmol/L),Z=-7.100;18.2 mU/L(10.6~25.9 mU/L)与11.0 mU/L(6.3~12.7 mU/L),Z=-4.537;5.4%(4.5%~5.5%)与5.1%(4.9%~5.4%),Z=-3.468;P值均<0.05]。(2)血肌醇与空腹胰岛素、75 g 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6、-0.416、-0.350和-0.407);尿肌醇与75 g 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0.389和0.429),P值均<0.05。结论GDM孕妇血肌醇水平下降,而尿肌醇排泄增加。孕中期测定肌醇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评估孕妇代谢情况。
- 刘照贞汤思佳张宇龙吴奕君林晟王晓梅陈寿珍
- 关键词:肌醇胰岛素抵抗
- 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12月椎管内分娩镇痛经阴道分娩初产妇53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经阴道分娩非镇痛初产妇55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及妊娠结局(产后2 h出血量、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科转入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检查率和破膜方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分别为7.33(4.50~13.75)h与13.00(10.00~15.00)h,第二产程分别为0.48(0.37~0.74)h与0.75(0.38~1.12)h,总产程分别为8.02(5.10~14.56)h与14.08(10.80~16.25)h,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85,P<0.001;Z=-2.315,P=0.021;Z=-4.290,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分别为22.6%(12/53)与54.5%(30/55),阴道检查率分别为26.4%(14/53)与58.2%(32/55),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0,P=0.001;χ2=11.139,P=0.001);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科转入率及人工破膜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疼痛,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于产科分娩。
- 汤思佳刘照贞吴奕君林晟陈寿珍王晓梅
- 关键词: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产程产科干预人工破膜
- 福建省2015—201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6年福建省103所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全省2015—2016年监测围产儿669 099例,其中出生缺陷11 77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75.98/万,城镇(214.13/万)高于乡村(156.85/万,RR=1.37);男性(202.83/万)高于女性(143.89/万,RR=1.41);多胎(331.04/万)高于单胎(172.05/万,RR=1.92);高龄孕母(204.91/万)高于非高龄(172.01/万,RR=1.25)。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马蹄内翻足和总唇裂。结论福建省2015—201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城乡、性别、胎数和孕母年龄间比较,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差异。应加强低龄和高龄孕妇管理,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黄纬美林元游昭华林英英王晓梅罗金英
- 关键词:发生率
- 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病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病因,为提高围产保健水平,减少胎儿丢失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建档产前检查、终止妊娠的孕中晚期胎儿丢失病例,分析胎儿丢失病因。结果 (1)胎儿丢失543例,胎儿丢失病因依次为胎儿因素43.83%、母体因素24.68%、胎盘因素15.10%、不明原因9.58%、脐带因素6.81%。(2)胎儿因素中71.01%发生于中孕期,母体因素、胎盘因素分布于中孕期的各占88.81%、85.37%。(3)脐带因素64.86%分布于晚孕期,是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中孕期保健可减少胎儿丢失,避免严重畸形胎儿进入围产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妊娠晚期提高脐带异常的产前诊断率,关注胎动异常情况,加强胎儿监护,可降低死胎发生率。
- 王晓梅林元
- 关键词:妊娠中期妊娠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