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鲁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准分子激光术后近视回退和欠矫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近视中心准分子激光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并行二次手术的45例70眼,按<-6.00D为Ⅰ组,>-6.00D度为Ⅱ组,将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前后屈光度、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术式、切削光斑直径、角膜切削量及残留厚度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未手术时屈光度差别显著(P<0.05)。屈回退后两组屈光度差别无意义(9>0.05)。Ⅰ,Ⅱ两组首次激光术后6mo内,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有明显差别(P<0.05)。二次手术后,1wk内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差别明显(P<0.05),1-3mo无差别(P>0.05);Ⅰ组于6mo时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出现差别(P<0.05),Ⅱ组差别不显著(P>0.05):两组激光切削光斑的直径及角膜切削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度回退程度与术前屈光状态无关。不同屈光度屈光回退程度相同。高度近视、LASIK多区切削和切削光斑直径小是发生屈光回退和欠矫的主要原因。
- 贾丽李金科米生健张愉王晓鲁魏亚荣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近视屈光回退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42例56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超过0.5以上者49眼占87.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低于术后3个月视力,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
- 贾丽张愉张超刘晓利王晓鲁郝燕生
- 关键词:白内障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 眼眶静脉曲张3例
- 2002年
- 张超王晓鲁李敏
- 关键词:病例分析眼眶静脉曲张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对965例1024眼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术后低视力原因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998眼(97.46%),26眼改为ECCE+IOL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mo):视力<0.3者141眼(13.77%),视力0.3~0.8者730眼(71.29%),视力≥1.0者153眼(14.94%);术中后囊膜破裂41眼(4.00%),撕囊失败16眼(1.56%)。虹膜损伤5眼(0.49%),核坠入玻璃体腔者2眼(0.20%)。术后角膜水肿98眼(9.57%),一过性高眼压31眼(3.03%),人工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者1眼(0.10%),眼内炎4眼(0.39%),眼球萎缩2眼(0.2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视力满意等优点,但是了解手术并发症原因,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张超贾丽王晓鲁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
- 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22眼(59%),≥0.5者共12眼(32%)。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23眼(62%);±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12眼(32%),±1.0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眼(6%)。术中仅2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1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囊混浊2眼。8例患者术后第1d角膜轻度水肿,在3~5d内自行消退。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无眼压升高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 张超谢桂军贾丽程随涛王晓鲁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后囊膜划开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后囊膜划开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4眼)因后发性白内障在行后囊膜划开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24mo。结果:术中34眼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占59%(20/34),术后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混浊,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短期的炎症反应。结论:后囊膜划开联合人工品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术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办法,但手术要求有较高的显微操作技巧。
- 张超丰培勋王晓鲁贾丽
-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最佳矫正视力
- 脉络膜骨瘤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检查的鉴别要点,防止误诊发生。方法:对7例脉络膜骨瘤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专科检查、B超、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鉴别。结果: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7例脉络膜骨瘤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眼底、B超、CT检查,确诊为脉络膜骨瘤,均未行眼球摘除术,挽救了患者眼球。结论:脉络膜骨瘤临床上易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但通过眼底、B超、CT检查,综合分析是可以鉴别的。
- 张超王晓鲁贾丽
- 关键词:脉络膜骨瘤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误诊
- 巩膜环扎术后眼球的屈光改变及生物测量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环扎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3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患者。分别在术前 1天、术后 1 0天测量屈光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结果 :巩膜环扎术后屈光度向负值偏移 (- 0 75± - 0 2 5)D。角膜水平曲率变大、前房变浅 (P <0 0 5)。而角膜垂直曲率和晶状体厚度变化不明显 (P >0 0 5)。控制环扎带平均 65mm长时 ,眼内嵴高 3~ 6D ,眼轴长度平均增加 1 36mm。结论 :巩膜环扎术后眼屈光度向负值偏移。
- 贾丽米生健常秋花王晓鲁李金科张超
- 关键词:巩膜环扎术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