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广
- 作品数:43 被引量:3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海洋沉积环境监测中作用
- 鲍承思王玉广
-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沉积物环境监测粒度分析
- 辽东湾西侧六股河口附近砂质平原岸段海水入侵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根据现场监测资料,对辽东湾西侧绥中砂质平原海水入侵的成因和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区下部含水层主要是由透水性较好砂砾石等粗颗粒物质组成,是为海水入侵的主要通道;地下水位受季节性控制和地下水开采的影响,平水期比丰水期的地下水位最大下降4.19m,海水入侵的范围和程度主要受控于地下水的变化,在地下水位下降的平水期和枯水期,海水入侵程度的范围明显扩大,枯水期比丰水期的海水入侵距离大0.62km;地下水中的化学组成较好地反映了海水入侵的程度,S1孔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与海水相同,S2孔水化学类型为Na+、Ca2+—Cl-、HCO-3型,即表现海水与淡水混合的特征,S3孔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3、SO2-4型,属淡水区,并且Na+、Ca2+、Mg2+、Cl-、SO2-4和矿化度,自岸边S1孔至陆S3孔方向,其浓度值降底明显。
- 王玉广于洪军韩富伟张怡辉
-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位水化学类型
- DX05区块海底地形地貌调查与研究
- 于永海王玉广许有良付元宾刘永青胡展铭马长敏刘娟贾凯张凤林吴成斌王权明
- 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即“908专项”的三项基本内容之一,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又是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工作内容的一部分。“DX05区块海底地形地貌调查与研究”是黄河三角洲调...
- 关键词:
- 关键词:海底地形地貌黄河三角洲
- 基于3S技术的海岸线测量与管理应用研究被引量:32
- 2003年
- 该文针对我国海岸线管理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准确掌握海岸线基础数据,实时动态更新海岸线变化数据,建立海岸线管理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3S技术在海岸线测量与管理中的适宜性及其在海岸线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信标差分GPS、RTK定位系统,采用TM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测量的精度比较分析与评估,确认了TM遥感影像进行人工海岸线测量精度的可靠性,提出海岸线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 于永海苗丰民王玉广王权明王剑高树刚
- 关键词:海岸线GISGPSRS
- 辽宁团山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选划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根据2003年11月辽宁团山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选划研究现场调查,探讨了该区海蚀地貌的成因,评价了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依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7504-1998),确定了保护区类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给出了保护区级别。结果表明,保护区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尚好,生态群落正常,保护区类型符合《海洋自然保护区分类原则》(类别III)相关标准,主要保护对象为海蚀地貌景观,该保护区可建成国家级,这在全国沿海尚不多见。
- 李淑媛苗丰民张宪文王玉广冯志权范德江李师汤
- 关键词:海蚀地貌
- 辽宁营口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特征研究
- 2013年
- 本文通过18个观测井内主要9种离子浓度,对辽东湾东部营口沿岸海水入侵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浓度与地下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随着海水入侵的发展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3大类型。①Na+—Cl-型:沿海岸呈条带状分布;②Cl-·HCO3-或HCO3-·Cl-型:分布于前者之上的陆域,从北至南连续带状分布,北部较宽,中部较窄;③HCO3-型(阳离子为Na+·Ca2+):分布于远离海岸的陆域松散沉积层中,北部为大面积成片分布,南部缺失。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带状分布,类型变化规律明显,反映了海水入侵分布特征,当淡水开采时,水位降深越大,微咸水入侵强度越大,控制淡水开采是防止微咸水入侵的主要措施。
- 王玉广张玢张永华于淼
-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特征
- 辽东湾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分布及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辽东湾北部和东、西两侧滨海地区108个地下水井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1)辽东湾海水入侵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北部淤泥质海岸,其分布特点是严重海水入侵区、轻度海水入侵区由岸向陆呈带状分布;东西两侧以砂砾质海岸为主,局部地区海水入侵较重,大部分地区海水入侵较轻;(2)辽东湾地下水化学类型可分为五种类型,其分布特点是由岸向陆呈带状分布,规律明显,反映了海水入侵分布特征。氯化物型一般分布在微咸水至咸水区,重碳酸盐氯化物型或氯化物重碳酸盐型、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型或氯化物重碳酸盐硫酸盐型分布在微咸水向淡水过渡区,硫酸盐重碳酸盐型或重碳酸盐硫酸盐型、重碳酸盐型主要分布在淡水区。
- 王传珺王玉广付元宾吴英超于姬李晴宫玮
-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特征
- 海沙开采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预测研究——以绥中县三道砂干开采海沙工程海域使用可行性研究为例被引量:3
- 2006年
- 分析了岸滩、海底地形和海岸地貌现代作用过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海沙开采导致的海底地形改变,以及由此引起流场及波浪折射而造成的海岸动力变化,讨论了这种变化对海底和海岸的动态影响。通过计算悬浮泥沙和再释放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扩散和输运途径,预测了环境质量影响范围,以减轻海砂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 王玉广李淑媛张宪文张存智
- 关键词:数值模拟环境质量
- 辽东湾西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通过对19个观测井2年定期、连续的水位观测,以及水质主要9种离子浓度分析,阐述了辽东湾西部沿岸海水入侵的分布特征。根据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浓度与地下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随着海水入侵的发展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地下水化学类型分为5大类型:Na+-Cl-型、Cl-.HCO3-或HCO3-.Cl-型(阳离子为Ca2+.Na+)、HCO3-.Cl-.SO42-或Cl-.HCO3-.SO42-型水(阳离子为Ca2+)、SO42-.HCO3-型(阳离子为Na+.Ca2+)、HCO3-型(阳离子为Ca2+.Na+)。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带状分布,类型变化规律明显,反映了海水入侵分布特征。当淡水开采时,水位降深越大,微咸水入侵强度越大。控制淡水开采是防止微咸水入侵的主要措施。
- 王玉广刘娟张永华杨新梅
- 关键词: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特征
- 沉积物机械组成对海洋沉积环境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以辽东北黄海浅海、湖滩、海湾及辽河口海区 1983年辽宁海岸带调查和1987年海湾调查资料为基础,按各区域分别研究了底质重金属Cu、Zn、Pb、Cd及硫化物的标准化比值与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关系,求得非线性关系函数式,并比较了各区域污染物标准化比值大于1.0时沉积物中值粒经的分布范围。通过石城岛滩涂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变化引起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等,说明沉积物机械组成对沉积环境质量及生态的影响。
- 鲍永恩王玉广
- 关键词:沉积物环境质量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