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云

作品数:113 被引量:836H指数:1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针刺
  • 19篇针灸
  • 15篇放血
  • 12篇中医
  • 12篇经穴
  • 12篇井穴
  • 12篇刺络
  • 12篇刺络放血
  • 11篇经络
  • 10篇缺血
  • 10篇颈椎
  • 10篇颈椎病
  • 9篇针灸学
  • 9篇十二井
  • 9篇十二井穴
  • 9篇手十二井穴
  • 9篇健康
  • 8篇针刺疗
  • 8篇针刺疗法
  • 8篇刺疗法

机构

  • 58篇天津中医药大...
  • 54篇天津中医学院
  • 22篇武警医学院
  • 1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北辰北门...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医药集团...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天津市第二医...

作者

  • 113篇王秀云
  • 59篇郭义
  • 27篇张艳军
  • 27篇徐汤苹
  • 21篇苗文方
  • 20篇张春煦
  • 19篇刘公望
  • 14篇张果忠
  • 13篇李积胜
  • 12篇孟向文
  • 11篇董洪英
  • 9篇胡利民
  • 8篇刘阳阳
  • 8篇李桂兰
  • 8篇周震
  • 8篇于春泉
  • 8篇王泓午
  • 7篇王强
  • 7篇尚秀葵
  • 6篇赵雪

传媒

  • 14篇天津中医药
  • 9篇上海针灸杂志
  • 6篇针刺研究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天津中医学院...
  • 4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医研究
  • 2篇天津中医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医教育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化学传感器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13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钙离子是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被引量:42
1998年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体测试发现,经穴处的Ca2+浓度高于非经穴处,针刺本经穴位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的Ca2+浓度升高;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相应外周经穴处的Ca2+浓度存在特异性变化;当络合针刺穴位处及相应经脉线上的Ca2+、或阻断穴位经脉线上的Ca2+通道、或拮抗经穴处的钙调素活性,针刺效应均消失。提示Ca2+是经脉活动的重要化学基础之一。
郭义张艳军苗文方王秀云胡夙慧史丽萍徐汤苹胡利民张春煦
关键词:钙离子经络针灸
家兔腧穴单胺类递质浓度特异性及针刺对其影响的研究
多年来,研究者们从生物化学角度开展了对经络的研究,如证明了离子、微量元素、氧代谢等都与经络活动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经络线是体表和体内的交感神经敏感线,针刺信号的循经传递过程依赖于某种低分子物质的循经移动,另外,通过对经线...
罗汀郭义王秀云
关键词:腧穴单胺类递质微透析技术
文献传递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
本文在分析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医刺血疗法的渊源、适应症、操作方法、及刺络部位的选择等角度对中医刺血疗法作了全面的介绍,此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我国其它民族医药学中刺血疗法的应用情况及刺络放血疗法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
王广军郭义王秀云
文献传递
亚健康在中医学的理论渊源与源流发展被引量:14
2006年
探索亚健康的思想起源与中医源流发展,以期为现代亚健康预防医学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展亚健康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亚健康的预防思想导源于《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学说理论,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救其萌芽”“、刺其未生”“、精神内守”“、不妄作劳”“、气味合而服之”等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为中医针灸临床及养生与食疗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原则。同时中医自汉、唐、明、清各代,从养生、保健、规范生活方式以及临床早发现、早治疗等多方面对亚健康的预防思想与措施进行了发挥与发展。
王秀云刘公望李积胜
关键词:亚健康理论渊源源流发展中医
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神经干细胞的鉴定,BrdU标记鉴定增殖。采用稀释法检测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6、0.6、0.06μmol/L)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Nestin染色为阳性,BrdU的增殖鉴定为阳性。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神经球生成数目明显增加。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明显增加神经球生成数目,具有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
钟佩茹王秀云柴丽娟周志焕石田寅夫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黄芪甲苷增殖
微透析校正的相关问题和方法被引量:18
2004年
微透析技术是研究生物动态变化的一种新型的活体生物采样技术,近年来由于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微透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在体的定量研究。在进行生物细胞外液的定量研究中,微透析探针的校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微透析的回收率、影响因素及校正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微透析校正的相关问题。
罗汀郭义王秀云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
针刺人体足三里上巨虚穴对胃经其他腧穴处Ca^(2+)浓度影响的试验观察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 浓度的影响。 [方法 ]以Ca2 + 选择性塑料针型电极 ,刺入足三里、解溪、阴市及其旁开点 ,测试Ca2 + 浓度 ,然后将针刺入上巨虚、足三里 ,动态观察测试点Ca2 + 浓度。[结果 ]针刺上巨虚、足三里 ,可提高胃经其他腧穴处Ca2 + 浓度。 [结论 ]针刺调气与调节经脉线上的Ca2 + 浓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郭义胡利民张艳军王秀云张春煦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上巨虚CA^2+浓度
“四天穴”针方对颈椎病模型大鼠外周炎性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四天穴"针方对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外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酶-2(COX-2)及中性蛋白多糖酶(MM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天穴针刺组、夹脊穴针刺组,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分别给予四天穴及夹脊穴针刺,浓缩型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检测"四天穴"针方对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造模后1周、2周、4周颈椎间盘IL-1β、iNOS、COX-2及MMP-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四天穴"针方能明显抑制椎间盘炎性因子IL-1β、iNOS、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蛋白的表达。[结论]"四天穴"针方可减缓颈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外周炎性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有关。
周震王遵来王秀云孟向文尚秀葵董洪英
关键词:四天穴颈椎病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四天穴针刺法恢复神经根型颈椎病动力平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踣、李调广泛应用,人们屈颈、伏案工作的机会、时间大幅度增加,同时遭受风寒湿邪侵袭的机会亦增多,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因此,研究、防治颈椎病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课题选取临床门诊病例共127例,
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董洪英周震张果忠吕少文尚秀葵王强
关键词:四天穴神经根型颈椎病动力平衡
乌头碱性心律失常家兔外周经穴处H^+浓度变化的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13
1996年
以往的实验表明,乌头碱性心律失常家兔内关处H+浓度存在特异性的变化,在乌头碱性心律失常过程中,内关穴处PH值先骤然升高,然后至降低趋势。笔者通过进一步的监测研究发现,当心律失常出现时,心包经和心经上H+浓度亦存在相对特异性的变化,即H+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其相应经脉线上可能存在着H+浓度的特异性变化,但其变化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卫张艳军郭义苗文方王秀云徐汤苹
关键词:经穴氢离子心律失常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