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伟 作品数:28 被引量:244 H指数:9 供职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暖温带针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群落特征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是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之一。结合甘肃天水小陇山土壤微生物多年调研资料,在总结针叶林和阔叶林下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阔叶林转化为针叶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动态。结果表明:1暖温带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分布特征的生态幅较小,针叶林较大;2针阔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优势菌属相同,但针叶林的优势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及稀有菌属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在阔叶林未出现,阔叶林常见属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在针叶林未出现;3暖温带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针叶林,针、阔叶林下功能菌群类型且其数量排序基本一致;4阔叶林转变为针叶林后,对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分布、种属组成、多样性和功能菌群等特征的全面分析认为,土壤微生物逐步适应了地上植被的变化,即微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建立与地上植被类型的关系更密切。 张克弟 巨天珍 王继伟 惠亚梅 曹春 张宋智 刘小林关键词:阔叶林 针叶林 暖温带 兰州北山刺槐枝叶性状的坡向差异性 被引量:40 2015年 枝叶生长关系是植物在环境胁迫条件下提高空间资源利用能力的一种策略,弄清枝叶生长关系对理解植物应对环境异质性的表型可塑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Arc 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研究了兰州市北山不同坡向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小枝茎截面积-总叶面积和出叶强度-单叶面积的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向由北坡向东坡、南坡和西坡转变,刺槐林群落的郁闭度、高度和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刺槐小枝茎截面积、总叶面积和单叶面积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出叶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北坡、东坡、南坡和西坡4个坡向的刺槐小枝的茎截面积和总叶面积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并存在显著大于1的共同斜率,刺槐的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并存在接近于–1的共同斜率;随着坡向由北坡向东坡、南坡和西坡转变,茎截面积-总叶面积和出叶强度-单叶面积两组关系的回归方程截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刺槐枝叶在不同坡向上的异速生长关系反映了植物功能性状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以及植物构型构建的投资权衡机制。 史元春 赵成章 宋清华 杜晶 陈静 王继伟关键词:刺槐 单叶面积 坡向 人群集中区空气微生物的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选择人口集中的校园为研究区,通过时空布点采样,研究区域空气微生物的浓度和分布特点。对新老校区的监测结果表明:新老校区室内空气微生物指示的空气质量均以清洁为主,新老校区室外空气质量以污染为主,与往年学校本部的监测结果相比,室外空气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人流量越大,空气微生物浓度越大;在环境单一的新校区,校区空气微生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绿树成林人流量较大的老校区,并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正是微生物监测更能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的一面。 巨天珍 郭静 王斯扬 惠亚梅 王继伟 曹春关键词:空气微生物 空气质量 安全预警 祁连山北坡霸王枝-叶性状关系的个体大小差异 被引量:11 2016年 枝与叶片权衡关系的个体大小差异性,是物种形成不同冠层结构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一种策略,有利于植株通过构型调整自身的光合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在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地,根据体积将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分为3个大小等级(I级:(植株体积的立方根(d)≤60 cm)、II级(60 cm120 cm)),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大小等级霸王种群枝长度与叶面积、叶数量的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株大小等级增大,霸王的枝长度、叶面积、枝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叶数量呈逐渐减小趋势;霸王枝长度的增长速度大于或等于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枝长度的增加速度大于叶数量的增加速度;随着个体大小等级的增加,霸王枝长度与叶面积的异速斜率、枝长度与叶数量回归方程的y轴截距均显著减小,即植株叶面积与枝长度比值、叶数量的投入均显著降低。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霸王小个体植株倾向于短枝上着生大量的小叶,大个体植株趋向于长枝上着生少量的大叶,随植株大小等级增加,叶面积增加而叶数量降低,对小枝的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影响。 杜晶 赵成章 宋清华 史元春 王继伟 陈静关键词:叶面积 祁连山北坡 张掖湿地芦苇比叶面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6 2017年 密度制约下植物比叶面积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对于认识土壤-植物-大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3种密度(高密度Ⅰ:210—230株/m^2;中密度Ⅱ:130—150株/m^2;低密度Ⅲ:50—70株/m^2)条件下芦苇种群比叶面积(SLA)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芦苇种群密度的逐渐降低,湿地群落的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芦苇的株高、叶面积、叶干重、SLA和蒸腾速率(Tr)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叶厚度和WUE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密度条件下湿地植物芦苇比叶面积(SLA)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高密度(Ⅰ)与低密度(Ⅲ)样地,芦苇SLA与WUE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在中密度(Ⅱ)样地,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种群密度的湿地生境中,芦苇通过调整叶片形态构造,使比叶面积和水分利用效率形成了相反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植物适应光照条件、土壤含水量等异质性环境因子的资源利用策略和光合产物积累模式。 李群 赵成章 王继伟 赵连春 徐婷 韩玲关键词:芦苇 比叶面积 水分利用效率 密度制约 不同坡向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的权衡关系 被引量:22 2015年 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影响植物根系分布格局,二者的权衡关系对理解植物根系构型的生态适应策略有重要意义。利用Arc 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并提取坡向数据,采用全根挖掘和Win-RHIZO根系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不同坡向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根系分叉数与连接长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南坡转变,草地群落的密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甘肃臭草种群的密度、高度以及根系连接长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分叉数逐渐减小;不同坡向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与连接长度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0.05),在南坡和北坡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在东坡和西坡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甘肃臭草分配给根系分叉数与连接长度的资源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不同坡向甘肃臭草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的资源配置模式反映了植物根系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以及根系构型构建的投资权衡机制。 宋清华 赵成章 史元春 杜晶 王继伟 陈静关键词:坡向 根系构型 不同密度旱柳的树冠构型与光截获 被引量:8 2017年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树冠构型和光截获来增强自身的光合效率和竞争力。在甘肃省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选取I(25–36 Ind.·plot–1)、II(37–48 Ind.·plot–1)和III(49–60 Ind.·plot–1)3个密度梯度,研究了不同密度旱柳(Salix matsudana)的冠层厚度、冠层面积和冠层光截获,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旱柳种群密度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土壤电导率和水分利用率逐渐减小,旱柳枝长度与冠层厚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光合有效辐射、分枝数、分枝角度与冠层面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中密度样地最大;旱柳的光截获与冠层厚度和冠层面积在低密度样地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在高密度样地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在中密度样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旱柳在低密度选择减小光截获与冠层厚度而增大冠层面积的水平空间拓展模式,在高密度倾向于垂直空间拓展模式,反映了植物树冠构型在不同生境中的表型可塑性变化。 陈静 赵成章 王继伟 赵连春关键词:光截获 旱柳 兰州市农村畜禽污染以及对水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以兰州市农村作为研究区域,对2003—2007年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安宁区、城关区等三县五区的畜禽污染情况,其中安宁区和红古区属于较重污染区,农村地区畜禽污染又逐年加重的趋势,后者与当地耕地的逐年减少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各区(县)畜禽粪便污染物COD、TN、TP的值,测算了各区(县)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COD、TN、TP的等标排放量,比较得知5年中TP的等标排放率均超过了56%,TN超过了34%。区域水体中TP污染的源头与农村地区畜禽污染又直接的联系。因此农村地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落实将对从源头治理农村水体的污染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及今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的重要战略之一。 巨天珍 王继伟 陈源 林郁 张睿关键词:畜禽污染 水体污染 兰州北山半干旱区刺槐叶大小-数量权衡与坡向间的关系 被引量:5 2015年 权衡关系是生活史对策理论的基础,叶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对理解不同生境下植物生物量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研究了西北半干旱区兰州市北山各坡向人工林刺槐叶数量和大小的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和南坡转变,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刺槐小枝单叶面积和单叶片干重逐渐减小,出叶强度逐渐增大;4个坡向刺槐小枝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单叶片干重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并存在接近-1的共同斜率;随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和南坡转变,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单叶片干重四组关系的回归方程截距均逐渐减小。刺槐叶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反映了植物功能性状对异质生境的响应和适应,以及植物资源分配的权衡机制。 陈静 赵成章 王继伟关键词:刺槐 单叶面积 坡向 秦岭西段北坡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境特征 被引量:4 2015年 对秦岭西段北坡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总量为1.44×10^7-7.52×10^9CFU/g干土,其中细菌占总数的87.99%-99.96%,真菌占总数的0.01%-0.16%,放线菌占总数的0.01%-0.23%;土壤上中下3层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其中表层数量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小陇山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共有27菌属,其中细菌有15属,真菌有9属,放线菌有3属。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种属比人工林微生物种属多,功能菌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溶磷菌〉好气性固氮菌〉解钾硅酸盐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针阔混交林下土壤中的功能菌群数量最多,红豆杉林下土壤中的功能菌群数最少,人工林下的功能菌群数基本少于自然林下的功能菌群数。混合林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其次是油松、华山松林,白皮松林下的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最低;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差异较大。土壤微生物物种均匀度与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混交林大于纯林,自然林大于人工林。 惠亚梅 巨天珍 贾丽 陈源 王继伟 樊振华关键词:土壤 生态特征 群落多样性 小陇山